培智生活语文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杨桂芳
[导读]

杨桂芳    剑阁县特殊教学校  6283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18-01

        众所周知,培智班的学生因智力残疾或者多重残疾导致智力低下,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作为培智班的老师,不仅要教授他们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这里我就谈谈我自己在培智班生活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首先教学中要心怀关爱走近他们。一般情况下多数智障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缺少关爱,性格孤僻,内心自卑,敏感,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作为老师,我们要蹲下身子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他们多一份耐心和细心,用行动去关心和爱护他们,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内心真切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同学沟通并逐步走向社会。七年级的小静同学,家在农村的大山里,父母没文化,只能靠种土地或外出务工挣点辛苦钱,她还有个妹妹也在上学,这更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她虽然肢体健全,但智力十分低下,反应迟钝,别人一句简单的话,她半天明白不了,性格比较孤僻,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的自卑,总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她这样下去以后怎么能怎么适应正常的生活呢?我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几位老师商量着对她进行帮扶,有的老师拿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她穿,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她,鼓励她,让她当老师的小助手,慢慢的她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也开始和同学接触了,偶尔还当起了小老师。看着她的变化,我们都很开心。爱是开启一切的金钥匙。
        其次,教学设计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又应贴近生活。《培智生活语文教学课程标准》(2016版)中明确规定:生活语文就是要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生活语文即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语文学习中学习必备的生活技能。这也是培智生活语文总目标中提出来的。比如我在设计《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一文时,课件中所需的交通工照片,我尽可能的自己拍摄,比如火车、飞机、轮船,我选择的是自己旅游时的照片或者提前收集的学生旅行时的照片,这样学生有一种熟悉感,更容易激起学生表达欲望和探索兴趣。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这些交通工具时大家发言都很踊跃,有的同学说自己是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的感受或者是去了哪些地方,还有的同学问老师去了哪里?那里好耍不?当我问到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应该如何购票和一些注意事项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积极性很高,真正的体现了语文源自生活。还有我们在学习《呼救》一课时,提前布置学生知道自己家庭的具体位置,在课中我带孩子们认识了消防车,学习词语:消防车、呼救等,知道了火警电话119,还学会说句子:我家住在什么地方,我们这里发生了火灾。


整个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这些生活常识,也能提高学生自救和呼救的社会生活能力。
        再次,教学设计要做到形象生动,多循环并尽可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智障学生反应迟钝,接受新事物缓慢,语言表达问题较严重,一般情况下只能明白几句简单的命令式语句,通常情况下他们只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往往还有语病。我们在设计教学案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形象生动的事物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解除他们心里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培智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培智生活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学习方式。我在上《大扫除》一文时,我先出示大扫除的图片问:大家看一看,这些孩子们在做什么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大扫除,同时学习词语 。我又问“大扫除要做些什么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我随机板书:扫地、擦黑板、整理桌椅,又给同学们讲了什么是整理桌椅。学习了生字以后我就及时安排了一次大扫除。我先给同学们分好工,然后讲了打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让同学们一边做,一边观察大扫除中同学们分别都做了些什么事边引导学生说话:句子1:今天课后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大扫除。我们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句子2: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做什么,有的做什么,还有的做什么。句子3:课外活动时,操场上人真多呀。有的做什么,有的做什么,还有的做什么。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说句子的难度,同学们在实践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词语“扫地”,“擦黑板”,“整理桌椅”的记忆,增强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大扫除结束时,我又及时地复习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语和课文,同学们读的轻松,读的起劲,还有几个轻度智障的孩子居然能把课文给背下来了,虽然不是很流利,但这也足以让我感觉震惊了。平常背一首儿歌对于智障的孩子来说就要花上很长时间,而且感觉很吃力。这个效果足以证明理论结合实践的强大,真的应了那句民谚: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孩子们学的轻松,学的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体验了,感知了,因此印象也深刻了。
        最后,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智障孩子因为智力,肢体等方面的缺陷,很多人得不到家庭、社会的温暖,甚至遭到歧视,这样内心就更加自卑,孤独和自闭。动手能力差,做事效率低,同时他们内心自卑不愿与人沟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既能降低难度又能很好地培养他们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如在学习《大扫除》一课时,母禁智同学很积极地跑去擦黑板,但个子矮,黑板上边的字迹就够不着,这时就需要别人的帮助,我就鼓励他去邀请高个子的李浩林来帮忙,这样黑板很快就被擦得干干净净了。我就这个事例在班上引导孩子们意识到: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被帮助者也会觉得快乐。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要学会去帮助别人。
        智障孩子是迟开的花,更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心去浇灌和培育。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中学习生活的技能。愿我们每位老师用好《生活语文》这把金钥匙为智障的孩子们打开生活的大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