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陈震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陈震
[导读]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一项能力,保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保障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学生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者,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陈震     普安县江西坡镇民族中学  561500
【摘要】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一项能力,保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保障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学生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者,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21-01

        引言
        初中生刚刚结束长达六年小学生涯,正式步入初中校园,开启了一段新的学习旅程,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形成的素养对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索、研究中掌握信息技术,实现全面发展。
        1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说学生完全展现自我主体思想继而实行的发展性学习,以教育者引导为始发点,以自我学习为根本,以互帮互助为实践方式,以养成学生自我学习为注重点。大数据环境下的主动学习,就是在利用大数据长处为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在教育者的诱导、指导、帮助、点醒下,学生拥有着主动需求理解不足、解决不足的热烈想法和情感,用探索的方式,主动参加学习,继而做到解决难题,把握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和水平的目标。它以计算机大数据当作教学数据的承载物,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还有最新的教学设备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由知识的被灌输角色向知识的主动建设角色进步,让老旧的教育者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向着学生打破时间与空间阻碍的主动学习形式进步。自主学习其实是一种积极主动思考的过程,体现的是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主动思考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自己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应付学业要求的被动参与,通过自行搜集相关知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2.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一直处在教师的掌控下,被动地学习知识,这使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十分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有效地改变这种不良教学现象,教师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消除学生机械性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良现象。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便于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探索知识,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用计算机写作”这节课时,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作家用计算机写作的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运用计算机写作,看一看哪个学生能够最先掌握运用计算机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


之后,使学生能够从这种真实与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自主深度探究计算机的写作功能,使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逐步加强学生用计算机写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
        2.2传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传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技能,还亲自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自主探索、发现、创造知识的喜悦。例如,某一节内容中主要讲解工作表格之中内容计算时,其中涉及到求和、填充、平均分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一进行概念讲解,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集中讲解。教师可以将“我的成绩”作为教学案例,并提出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计算出一个同学的总成绩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而让学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操作,之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操作,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更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
        2.3以鼓励认同为主,优化课堂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包括页面设置、布局调整等等问题,教师如果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进行一对一的演示,既浪费教学时间,实际的教学成果也不好,更可能给学生养成一种遇到问题不主动思考,动不动就向老师、同学求助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取得,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开始有针对性、有选择性进行拒绝,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再思考下,再考虑下能不能通过之前已经学习过的方式进行解决。有时候学校机房里面的电脑其实已经联网,但是学生却无视这个优势,不懂得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而我则会开始有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开始学会利用电脑、书籍等方式学习查询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开始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西方一些教育界的专家认为,学习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习惯和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有根据学生特点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所在。
        结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好知识。再者,教学要多考虑学生,结合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来选择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度学习理论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形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旺.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0(14).
[2]赵军.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3).
[3]张志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
[4]梁顺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0(14):115-116.
[5]谷兴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