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 侯鑫孟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侯鑫孟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者认识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优化施工管理方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保证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1302821991091***4X  侯鑫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者认识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优化施工管理方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保证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管理措施,优化管理方案,提升管理效率,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同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从内而外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脉络。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实际上是我国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体现和反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仅反映了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控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足时,在其中的任何一环上都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果,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等因素,甚至是最终的经济收益。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工程的工艺技术越来越复杂,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工程体量增大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容易发生工程安全事故,施工工艺和结构施工的复杂性提升了工程技术的管理难度,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控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施工中各个项目的交叉作业,对施工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施工成本费用,同时使施工作业效率有所提升。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者也应加强管理业务的学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责任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开发建设时,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给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直接影响。例如,管理职责不明、奖惩制度模糊、监督机制弱化、管理不透明等,给建筑工程的整体开发埋下了安全隐患。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管理体系升级、完善的重王磊湖南湘水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要性与必要性,在实际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受阻,无法有效发挥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能。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完善,推动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2.2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实施,各个部分工作的开展实践环节,如果均有与之相互对应的管理标准,工程施工就能够保障保量的进行;相反,施工人员盲目的进行施工技术各项工作的安排,施工现场就会一片混乱,施工效率自然是无法得到保障。



        2.3忽视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材料对整体项目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筑材料是工程结构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60%左右,所以建筑工程材料质量不仅决定项目整体质量水平,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不重视材料的质量管理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确定材料供应商时,没有科学的招投标管理制度,部分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不能满足项目要求却顺利中标入选,这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管理难度增加。对进场材料未严格审查,材料存放的不合理,使工程材料未用于工程建设便受到污损,这是造成材料成本浪费的主要原因。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3.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时,应建构良好的管理制度。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健全过程中,应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实力与职业素养,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可以胜任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进行管理时,可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消除管理工作风险,健全施工管理体系时,应建构监管审查机制,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督促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更正,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2建立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创新,在于完善施工现场缺失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打破传统的制度模块套用结构。其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制度管理,需按照国家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材料、工程建设局部区域的质量检查。其二,建筑施工现场形成安全管理机制。其中不仅包括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还包括临时搭建的住宿区域安全管理。其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日常监管责任分配制度。
        3.3重视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管控
        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应严格查验材料供应商资质,确保材料供应商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经营实力,确保供应材料的质量符合项目要求;其次要做好工程材料的进场管理。管理人员需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核查,确保材料的规格和型号等信息符合施工要求;最后对现场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分类存放工程材料并建立库存档案,避免在存放过程中影响材料质量。
        结语
        为更好地发挥工程建设作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进行工程呢个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明确当前的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全面统筹质量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控,实现施工建设质量的高效优化,让所有的施工工作都能够充分地覆盖在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建设质量问题,从而深化建筑工程项目管控作用,实现建筑工程任务目标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科技风,2020(15)
[2]张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华建设,2019(10).
[3]王鑫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7):157+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