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柴育婷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下   作者:柴育婷
[导读] 建筑企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建筑业已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工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工程进步缓慢、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柴育婷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建筑企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建筑业已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工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工程进步缓慢、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在当前的大环境中,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化融入工程管理中,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效率,促进建设工程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通过运用建筑信息专业技术管理能力,整合多家企业的管理知识、技能、资源等管理要素,以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竞争力,形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以企业信息化工程管理操作系统软件为例,该系统具有信息集成化、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将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各项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相互结合,使各个部门之间尽可能及时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保证数据的处理精准度和信息一致性。
        1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
        1.1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在建筑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建设工程管理混乱、不规范。建蒋霞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筑市场仍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些工程并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甚至有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对建设管理工作有严重的影响。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规范建筑市场,加快建筑业的立法,加大建筑行业的执法力度,使建筑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1.2信息化建设范围较窄
        在进行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者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信息化建设普及范围较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落实和开展。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习惯用老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忽视当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作用和效果,也没有对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导致建筑工程管理者对信息化技术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也无法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导致信息化管理技术受到一定的局限,影响最终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
        1.3相关的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素养,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就要依靠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落实,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效果,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都缺乏必要的专业化人才,很多信息技术没有相应的人员应用和落实,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法就没有进行普及推广,导致大部分人员都不具备操作的能力和素养,建筑企业也没有开展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导致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2.1提升信息化建筑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首先要提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想要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就要利用信息化进行建筑工程各方面的管理,促进建筑管理水平的提升。


建筑企业要将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优化,转变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观念,学习和研究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对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和关注。在建筑工程管理目标、管理成本及管理进度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划,制定有效的建筑工程建设战略,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管理,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得到增强。
        2.2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为顺应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管理的框架体系也应随之做出调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仅要求在信息技术上有更高水平,还要求企业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重点围绕工程管理的各大领域,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成本、进度、质量目标。在此框架体系中,信息技术是支撑,信息系统则是针对经营性业务、生产性业务和综合性业务的管理要点所设计的全面系统,将此应用在实际工程管理中,有利于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企业在增强信息化意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适当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形式,保证该框架体系能够稳定运行。
        2.3工期进度管理
        基于云信息网络技术,可以自动编制工期进度计划,制定一套完善的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具体操作上,主要可以采用总—线划分系统信息支持、项目整体结构信息分解两种操作方式,提出一个明确的阶段性工程施工目标任务。在实际企业应用中,系统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工期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实时计算、数据分析,通过实时对比企业预期进度计划和计算实际工期进度,从中准确找出工期进度中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避免影响下一阶段的正常施工。
        2.4构建信息协同服务平台
        CAD和REVIT等信息技术软件偏重于设计、施工和造价管理,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施工阶段一般还是采用人工记录工程数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易查找和保存。建筑工程的各单位之间有着较多的业务关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单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此背景下,急需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协同服务公共平台,这是基于项目自身的集成平台,侧重于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相关业务流程的整合,涉及项目的各方主体可登录该平台处理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也可通过该平台查询与项目相关的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每个项目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内不仅有项目构件的所有信息,也有与项目相关的历史记录。网络协同服务平台不仅能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实现各参与单位的高效率协作。
        2.5加强信息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想要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地进步和提升,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借鉴国外优秀的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经验,加强信息化软件人才的培养,结合企业的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不断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升级优化,同时要对软件的各项指标和参数进行调整,提升软件的简易型和实效性,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更好地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效果和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管理模式转型。我国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构建建筑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管理体系。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朝着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博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与技术,2017(2):182-183.
[2]郭长有,陈军.基于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群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0):18-21.
[3]储瑞华.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信息周刊,2019(6):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