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控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分析 兰阳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兰阳
[导读]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随之加快,为提升业务经济效益,各企业对自身建设工作的成本投入均给予了高度重视。

德阳东汽建设置业有限公司  兰阳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随之加快,为提升业务经济效益,各企业对自身建设工作的成本投入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工程造价管控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方面加大革新力度,对建筑企业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工程造价管控及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其次分析了此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接合分析问题及现实情况,列举出数项可行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策略
        引言:建筑工程从投标到竣工涉及多阶段的造价管控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花销,工程管理人员需以整体工程建设定期定量完工为目标,对相关工作进行宏观向规划,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常见问题,确保二者管控应有效果的充分实现。因此,本文对工程造价管控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造价管控及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的实行侧重
        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实行侧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应在投资阶段做好市场调研,保证建设任务的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第二,通过对可选建设应用技术、用料、施工团队的综合境况进行评价后,选择兼备经济、创新、先进等特性的对象,充实建设工作内构。第三,待规划工作得出阶段性成果,应着手进行风险预测,确定规划内容的可行性,探寻工程造价的浮动区间,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竣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实行侧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应收集、整理好技术及经济类资料,确保各类合同、通知单、核定单及现场签单的完整性。第二,做好资料送审工作,确保资料规格合理,尊重审核工作时效性。第三,在执行工程量、材料价格、工程费用、现场签证等内容的审核工作时,应针对其不同内容及审核工作性质进行严谨的信息确认,对于分期建设项目,亦应做好各阶段造价审核规划,将其中超出初期预算的建设成本及时进行其责任承担归属的查明[1]。
        二、工程造价管控及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常见问题
        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多与投标各阶段的操作有关,其包括:
        缺乏科学性的招标策略。工程项目在其确定初期应预先考量建设成果在后期的实用性、社会影响性及可能产生的范围型经济效益,但从建设成本角度预估其整体价值,将致使工程招标规划策略与工程建设规划策略引导方向产生分歧。部分投标人员在编制投标书时,因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忽略部分影响招标内容会的管控因素,致使招标内容准确性与明晰性均难以达到应有程度。另一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启动领导者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在招标阶段添加了诸多较为“形象化”、“个人化”的要求,致使招标资金超出造价预算,进而影响后期一系列施工规划工作[2]。
        缺乏规范性的合同签订,当前时代的建设工程的合同签订工作,除却涉及纸质文件明确工程交付款方式、关联人及期限,还应涵盖建设规范、送审材料等内容。后两者与工程竣工验收有关,在签订初期合同双方如不对此类内容的严谨性和合理性加以确认,则交易造成协议双方的矛盾与进一步的争执,且最终均会导致单方乃至双方经济利益的受损。
        (二)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
        竣工结算造价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多与结算中后期相关人员职业素养与工作执行有关,其包括:
        缺少对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的重视。


临近工程结束,多数施工单位及工程管理者皆逐渐放松了对工程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难以及时上交供后期竣工核算工作应用的相关材料。此阶段工作涉及资料内容的整合和相关数据的核实,其相对考验一个建筑企业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性[3]。因流程相对繁琐复杂,部分结算工作在管理者执行先后的权衡下被耽误、甚至暂时搁置,最终导致审计工作不断延期,其间为建设合同双方造成的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施工部门之间欠缺协调度。在竣工结算期间,工程相关的各个部门均应配合相关工作,向上递交审核资料与报告。部分资料需再度整合信息进行规范化整理,使其内容全面,更加符合国家审核标准。单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往往会涉及到诸多施工部门,部分竣工结算工作管理者统筹规划能力的缺失,将导致此类工作的执行效率降低,亦或会致使各部门审核文件整理交叉重复、不同规格文件内容所述内容不一等境况的出现。
        三、工程造价管控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一)重视招标工作,优化执行规范
        在实行招标期间,应选择可靠的招标机构,使其了解企业工程招标相关的造价管理要求,严格参照工程成本预算计划文件,设定合理的招标价格。为提升招标工作执行效率,工程建设企业应安排专门小组联合招标企业负责造价管控的市场调研工作。在参考频繁接触市场、工程队、建设用料等造价信息相关内容的招标小组及机构的整体意见后,可给出最为合理的招标策略,设定出最利于此项工作推进的招标价格,同时收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项保障[4]。同时,应规范签订合同的文本内容,一则参考国家相关文书规范要求,二则加强施工方和业主探讨和协商的深度,尽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合同组文件的全面性设定可适当借鉴过往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明晰计价、结算、期限相关条例违反的责任归属,强调必备审核资料内容及建设规范存在的重要性,从双方发展角度出发,讲求公平公正,并以此为引导,优化后期工程建设各阶段这管控的执行。
        (二)执行自检制度,做好送审工作
        工程竣工结算工作首先应做好自我检测,保证自身上交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更新及监督工程各部门切实执行自检工作。首先,应从竣工验收入手,规范各类验收书类的形式,从此阶段便规范各部门自检工作上交文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单独设立验证书类报告的档案整理人员。针对自检工作的切实执行,应设立由上至下的监察管理流程,由各部门管理者上交自检报告和符合后期统一审核的相关文件,并在信息整合报告上予以签名。档案管理人员在归档时如发现存疑处,需第一时间联系部门管理者,令其全权处理存疑内容,惩处资料整理者。同时,应做好工程结算材料的送审工作,此类工作讲求及时和严谨,有了自检工作系统的存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后期的送审工作则可省去大量资料文件整合时间。专职的档案整理人员可参与工程竣工管理相关事宜,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规划送审工作的最佳处理时间。
        结论:
        总的来说,在行业市场竞争日益的今日,工程造价管控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创业探索始于勇气,但长期运营需基于管控。企业领导者应借鉴过往经验,优先考量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创新规划,重视招标工作,优化执行规范;执行自检制度,做好送审工作,逐步提升自身工程造价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控水平。在行业企业全部专注于提升自身建设质量、效率的今天,只有坚守成本管理细节的把控,才能在不断发展的商路上扎稳脚跟,稳步向前,最终登上名为成功的那一峰。
参考文献:
[1]黄丽君.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要点与造价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6):56-57+60.
[2]张志平.论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6):58-60.
[3]潘丽娟.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造价控制措施[J].散装水泥,2021(03):47-49.
[4]张北宁.甲方在招投标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6):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