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解析 杜晓梦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杜晓梦
[导读]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进程中,建筑行业必须以低碳环保的理念引领建筑行业加快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杜晓梦  身份证号码:13068119870918****    河北  涿州   072750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进程中,建筑行业必须以低碳环保的理念引领建筑行业加快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提高节能建筑设计水平势在必行。
关键词: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技术;设计
        引言
        随着节能环保工作的逐步深入,建设节能低碳建筑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建筑物会受到太阳能、环境、风能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这些外部条件。全面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在设计时,还要考虑节约能源,做好环保设计,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利益。节能建筑设计就是指资源消耗最少,经济效益最大,使污染最小,环境得到保护。通过实施节能设计工作,不仅可以合理、科学地改善环境,而且有利于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建筑设计工作的实施中,必须努力降低能耗,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负荷。
        1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原则低碳节能建筑设计要考虑建筑物所在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自然环境特征,不能将不同地区地理自然环境特征的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直接生搬硬套拿来用。这也预示着,建筑设计在考虑低碳节能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研,对建筑物所在地的先天条件和特征规律进行了解熟悉,以便建筑设计更好地与地区环境特点相适应。在低碳节能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周边环境,做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相匹配、相协调。2)和谐性原则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是满足基本的功能性要求。因此,和谐性原则首先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建筑设计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要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也不能为了追求达到特定的节能环保目标而牺牲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除了满足人类使用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以外,和谐性还体现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上,尤其是在建筑物拆除以后,拆除的材料是否能够循环再利用,拆除后对环境没有很大影响,对环境没有危害,这是低碳节能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3) 经济性原则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应尽量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如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雨水等等。在建筑物施工材料选择上,应选择容易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如钢材、轻质混凝土板材、木材、竹材料。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原则不仅体现在某个单一环节,而且贯穿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
        2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解析
        2.1使用低碳环保住宅建筑设计材质
        低碳环保型的材质指的是无毒害、无放射性、无污染性,同时不会威胁到人体健康的材质,通过在建筑物施工中使用低碳环保的材质,可以优化转变传统材料生产的理念。过去,建筑设计一般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等为代价,但是无疑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使用原始材料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目前,使用低碳环保的绿色材质既不会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又低碳、环保。在初始阶段,通常把低碳环保的绿色材料叫作生态环保材料。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低碳性特征,是一种新能源。但是要想开发出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须尊重自然环境,确保生态与材料之间存在协调性与依赖性。在设计建筑物住宅建筑的过程中,选用合适的住宅建筑材料是最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将建筑设计需求和技术低碳成效、材料结合起来,采用对环境、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材料与技术。其次,在获取设计方案后,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住宅建筑材料耗费量过多的情况,高度注重低碳成效,保证住宅建筑设计是环保低碳、绿色生态的。
        2.2风光互补技术
        风能和太阳能在时间上有较强的互补性,白天阳光充足,风很小,而夜晚没有阳光,风较大。


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性特征,将其利用在发电系统上是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如风光互补照明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系统、储能系统、照明系统等,风能与太阳能平稳逆变成交流电,自动选择并网时机,对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优化并网平稳性。该技术在室外照明中应用较多,相对于传统的电缆供电方式,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实现了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地最佳匹配,缓解电网压力,不需要大量的输电线路,建设成本和长期运营成本低,不仅环保,而且节能,是建筑设计中低碳减排理念的良好体现。
        2.3 使用具有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材料
        现如今在城市高层住宅建筑中经常会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进而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建筑领域,可能对用户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多样。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环节,应该做好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强调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尽可能选择无毒材料和环保材料。当前我国高层住宅建筑普遍都是使用以混凝土、钢筋为主要材料的建筑框架,对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经常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在进行城市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要使用具有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材料,在选择材料时应当选择有可持续利用以及可回收利用特性的材料,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目的,如只对主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对非承重结构尽可能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对材料厂家进行挑选时要遵循就近原则,可以避免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高消耗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设计前期就需要对当地材料进行考虑。同时,在对建筑材料选择时要选择低碳环保、可持续使用以及可以再次回收的材料,从而使低碳建筑能够进行长久的可持续使用。
        2.4墙体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中墙体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整个建筑的保温效果取决于外墙的质量水平。传统的外墙采用实心黏土砖,保温效果差,还不环保。因此,必须做好墙体工程的节能设计。在建筑墙体设计过程中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是节能的主要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可以改善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并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房屋建筑中最常见的新型墙体材料是空心石膏砌块,这种墙砌块提高了保温和通风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且成本低廉,可以节省建筑成本。与传统外墙结构相比,该设计方法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玻璃幕墙除基本的防护功能外,还可以优化室内环境品质,增强节能建筑效果。
        2.5因地制宜,坚持低碳环保
        打造低碳环保型住宅区,充分考虑建筑基地的光、风、太阳辐射等自然条件及自然设计因素,充分利用自然,将自然融入建筑中,推动自然与建筑和谐发展,确保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强化城市住宅区的绿化建设力度,反之,不仅使自然的情趣被削弱,还不利于各项施工工作的开展,导致设计出来的住宅区缺少特色。所以在规划设计住宅区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现状条件和自然地形的利用率,将洼地、坡地当成水化用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率,将原有数目留存下来,采取建筑朝向定位、建筑空间与体型组合的方式满足人体舒适感,提高对低碳技术与低碳建筑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对阳光辐射的控制效果。如此,对炎热地区可有效确保通风、遮阳、隔热,提升建筑空间的舒适程度。此外,要因地制宜,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优化调整空气温度,创设优质的环境,借助建筑顶棚蓄积雨水,提升建筑室外环境的渗透能力。
        结语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未来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必然成为设计者关注的重点。加强对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建筑中的高污染、高损耗状况,以此来完善以绿色建筑、环保建筑为主的建筑体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索[J].门窗,2019(09):142-143.
【2】任红妮.分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4):201-202.
【3】徐正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