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住宅工程楼梯间“综合征”质量通病的控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陈艳艳
[导读] 在多层及高层建筑住宅中,楼梯是很重要的元素,楼梯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影响整栋建筑的使用、安全、合理。楼梯的安装施工应和其他主体结构的施工同步推进,借此方式使楼梯间结构的整体性、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功能得到更大保障。

浙江公和设计集团淮安分公司 陈艳艳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在多层及高层建筑住宅中,楼梯是很重要的元素,楼梯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影响整栋建筑的使用、安全、合理。楼梯的安装施工应和其他主体结构的施工同步推进,借此方式使楼梯间结构的整体性、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功能得到更大保障。楼梯间“综合征”,是指楼梯间踏步、墙面、扶手等位置装饰阶段出现对感观与使用功能形成不良影响的质量缺陷,本文对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措施。
关键词:住宅工程;楼梯间;质量通病;控制方法;
        为改善住宅工程楼梯施工效果,提出防控楼梯间“综合征”质量通病的建议,进而保证楼梯间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提升住宅工程内广大业主出行舒适度。而为完全解除“综合征”质量问题,除了综合多方面因素完善设计图纸之外,还要规范应用各项技术方法。
        1 楼梯踏步高度不一致
        1.1 现象
        住宅工程中,经常会发现楼梯踏步高度不一致,有高有低,导致走路极为不舒服。
        1.2 预防措施
        楼梯踏步建议采用定型化钢模板。根据楼梯宽度、高度、长度、踏步数量提前放样,加工制作定型化钢模板,楼梯钢筋绑扎后,安装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安装应考虑起步位置和建筑饰面做法,确保相邻两跑楼梯梯步在一条线上。控制要点,定型模板加工尺寸应符合要求,安装位置应正确,安装牢固,水平位移允许偏差±3mm,标高偏差±3mm采用胶合板模板时,应控制楼梯支撑底板的木龙骨间距支承和横托的间距,底模支好后再完成三角踏步模的支撑工作。在施工时标高要注意控制,装修材料和踏步模第一步、最后一步高宽度关系密切。根据配置图有效做好模板支设,并且在安装过程,接缝部位加贴密封条,有效防止漏浆,确保接缝部位的严密。底部有空隙加10mm海棉即可。准确安装模板拼装,线锤检查立面是否完全垂直,如有倾斜的情况,可对斜向支撑进行微调。
        2 楼梯间构造柱、砌体施工不规范
        2.1 现象
        构造柱与主体框架同步浇筑,未与主体结构断开,未设置弹性连接,墙体砌筑在前,构造柱施工在后,工序颠倒。
        2.2 产生原因
        施工人员对构造柱受力状况不清晰,由于楼梯间属于公共通道也是应急通道,构造柱主要是结构加强,保证在应急情况发生时,结构会更安全而不至于出现坍塌事故等,主要就是提高了楼梯间的安全性能。大多数施工单位都要求要深化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深化设计后,将构造柱同主体结构一起施工,虽然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整体问题,却未考虑构造柱的受力,且在浇筑时未设置弹性连接,构造柱直接承受上部荷载,且与填充墙砌体不能很好的连接。
        2.3 预防措施
        楼梯间构造柱采用二次浇筑方式。弹性连接可以设在根部也可以设在顶部。严格按照构造柱施工工艺进行,先绑扎构造柱钢筋然后再进行墙体砌筑,与构造柱相邻部位砌体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应严格控制每个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和凹凸尺寸。
        在浇筑混凝土前,构造柱模板应充分湿润。模板内无残留杂物。
        3 楼梯平台与电梯前室标高不一致
        产生原因:不采暖楼梯平台设计做法通常是5cm细石混凝土做法,而电梯前室设计有供暖做法,面层通常都在10cm左右,这样电梯前室与楼梯平台就有了5cm的高差,
        预防措施:在施工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建议降低电梯前室板面标高5cm,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单,若在主体施工未考虑此项,就要在装饰施工面层调整结构的级高尺寸,避免出现高低不等。



        4 楼梯扶手、栏杆材料、外观、安装高度不满足要求
        4.1 楼梯扶手、栏杆材料要求
        在选用不锈钢栏杆时,一般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其还应查看检验报告中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和铁艺栏杆时,还应做好防腐、防锈施工。
        通往室外楼梯栏杆表面处理采用氟碳喷涂处理方法。楼梯栏杆扶手还应满足刚度要求。
        4.2 栏杆扶手的外观要求
        杆扶手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采用焊接时,焊接口应圆整,光滑,无裂纹及明显的焊斑缺陷等,表面光滑,无气泡,起皮,流坠等现象,涂层均匀,表面无掉色现象。
        4.3 栏杆高度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立杆间距过大
        预控措施:在加工过程中,应考虑扣除楼梯面层厚度,再进行加工安装;在安装过程和安装后,对护栏严格检查,确保护栏高度、垂直杆件间净间距。栏杆离地面0.1m高度内不宜留空,还应有防止儿童攀爬和坠落措施。
        5 楼梯滴水线
        现象:楼梯滴水线未设置,采用PVC线条安装楼梯滴水线后脱落,采用水泥砂浆制作滴水线后期有脱落现象,且不顺直。
        预防措施:一种方法是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提前策划在模板上留出滴水线(槽),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模板上放线,弹出滴水线的位置,在梯板上位置上安装凸出木条,与滴水线同宽,深度1~2cm,操作时应注意设计模板确定滴水线位置和大小,上、下保持统一。并且进行其厚度的计算,要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需要做好成品保护,特别拆模之初,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完善保护方面的工作,滴水线损坏太多对质量有影响。还有一种是水泥砂浆滴水线,为防止滴水线脱落,混凝土表面一定要毛化处理,在清理干净的混凝土梯板表面,甩上稀粥状水泥砂浆(1:1)在混凝土表面有效凝固,一直到手无法掰动后抹上水泥砂浆。
        6.踏步掉角,踏步、缓台空裂起砂
        在踏步阳角部位加设钢护角。现浇楼梯砼施工阶段,沿着踏步阳角方向每隔300mm布设一个Φ10mm钢筋埋件,建议施工方委托厂家预制、预埋楼梯。涂抹踏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等分处理,维持踏步两侧端所处方位一致,配合使用拉线去焊接钢护角构件。要稳固焊接钢护角和埋件,可供选用的钢护角构件主要有三种,Φ14mm圆钢、角钢、厚度大于3mm扁钢。应在抹面前一天焊接钢护角,以防人为因素碰撞导致钢护角形变。
        梯间地面正式施工之前要全面清理基层,当检测到面层厚度大于30mm时,应组织工人事前用细石砼进行找平处理。面层施工操作阶段中,应结合施工环境温度加强水灰比的控制,规避该项指标过大的情况。施工方应购置名牌水泥或者大厂家生产制造的水泥,依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压光时间与质量,压光次数不少于3遍。加大如下几点问题的管理控制:(1)若选用预制楼梯,要将玻璃分格条架设在缓台、休息平台和梯梁交接位置。(2)控制缓台与踏步面的水平度,尽量做到踏步方正,阴角顺滑平直。(3)结合既往实践历程,依照常规配比把缓台水泥砂浆内砂子减少至原来的2/3,利用等体积的筛漏去替代另外的1/3,以上操作方法能较好地弥补砂子较细、配比不精准的不足,砂浆强度也随之提升。(4)在最末一遍压光处理环节中,工人要尽早清除掉地面和墙面交接位置残留的砂浆,确保交接位置清晰度符合设计要求,若存有明踢脚线时,要加强其出墙长度的控制,始终要不大于5mm。(5)面层施工完成后12h内要实施全面覆盖护养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7d,上人过程中一定要用草袋整体覆盖休息平台、缓台处,以防有砂粒杂物直至触及面层而导致起砂。(6)缓台或者休息平台轻度起砂时,要使用环氧树脂胶泥进行满刮1次;发生严重起砂情况时,要督导施工方及时返工。
        结束语
        住宅工程楼梯间质量通病的整治、预防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实践中相关人员要认真观察现象,加强学习,扎实掌握质量规范与测评检验标准及操作规程,这样方能有效控制楼梯间质量通病,方能取得满意效果,进而使楼梯为广大住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庄泓.关于利用新工艺、新材料优势解决质量通病的研究[J].四川水泥,2020(12):45-46.
[2]刘大权.楼梯施工缝留置方法及其施工质量控制浅谈[J].智能城市,2020,6(13):137-138.
[3]隗伟.高层住宅铝模板优化设计及质量通病防治[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49-150.
[4]罗剑,张维.楼梯施工缝留置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5):55-56.
[5]胡立军.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J].建材与装饰,2020(6):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