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
国网黑龙江讷河市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 讷河 1613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依赖。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公众对电力日常安全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由许多电气设备组成,在运行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及时跟进相应的安全监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国网电力生产;安全监察;强化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时期,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重构管理模式,有序推进电力安全监管工作。要从不同角度分析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问题,努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充分发挥安全监管机制的重要作用。
1、电力安全监管的内容
安全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监督工作票中的安全措施、危险点、工作任务、工作区域、停电范围、控制措施是否与现场实际要求一致,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二、监督电力生产现场危险点的控制措施、监护人安排、标志悬挂、围栏设置、地下安装等安全措施的落实。第三,监控现场人员的精神状态和着装,以及现场的车辆和安全仪表。第四,监督班前班后会议的活动,包括注意事项是否解释清楚,是否设置了科学的安全措施,是否对作业现场的危险点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第五,监督大型作业现场作业前准备、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组织措施的落实。最后,电力安全监管部门应及时发现和制止风险行为和违法行为,并及时、如实报告。
2、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安全意识不足
在实际电力生产活动中,相关人员违章作业率高,处理生产、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和不规范的生产操作直接导致电力生产中安全事故频发。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协调意识较弱,自我保护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容易触电,无法保证自身安全,更无法为电力安全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非常重要。如果不重视,不仅会危及建筑工人的安全,还会威胁居民的使用。但是,目前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老质量员工专业素质低,不使用计算机系统等先进科学技术来操作和管理整个电力建设项目,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项目中的安全问题。有些只能进行人工维护,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有就是新工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整个电力项目的分布和系统状态不清楚,导致电力施工现场存在安全监管问题,阻碍了电力项目的安全管理。
2.3电力生产运行不规范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相关人员不能进行标准的电力生产操作。由于电力公司的许多员工往往忽视安全和标准化对提高电力生产过程的速度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性,他们通常会缩短标准工作时间或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一来,不仅会给电力生产带来隐患,还会严重损害电力公司的外部形象和经济效益。
3.强化电力生产安全监管措施
3.1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电力生产人员,应严格检查其资质,定期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术和综合业务水平等。从而丰富相关人员的知识,更好地协调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对于安全监督员来说,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全面监控现场作业,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监督工作中的漏洞,同时明确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不同岗位的人员。如果发生事故,可以追究他们个人的责任,防止彼此推卸责任,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3.2现代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应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活大部分进入自动化模式,现代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各级的青睐。为了顺利高效地开展电力安全监管工作,相关人员应根据发现的问题分析具体问题,而不仅仅是拘泥于形式,从基层工作入手,全面检查电力运行的各个方面,没有任何错误。优化监管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尽可能满足电力企业的技术和专业要求,使电力监管工作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优化调整电力安全监管模式,紧跟电力安全工作计划,积极组织一些有利于电力监管工作的活动和推广工作,为电力安全监管工作的高效调整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提高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3完善相关电力安全监管规定
为确保自身安全生产,电力企业应在提高电力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电力安全监管法规,巩固当前安全生产成果,提高电力生产管理效率和质量。在电力安全监管的相关制度中,应当限制和规范从业人员的电力生产行为,制定和完善奖惩措施。对长期在现场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积极认真工作、无违规行为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对消极怠工、生产过程中有违规操作或不安全行为的员工予以启动,以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4注意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鉴于电力线路建设的发展,作为项目工程的第一安全责任人,项目经理应做好本职工作,在施工前发挥关键作用,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风险承诺书等文件,为电力线路建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同时,要重视安全技术交底的开展,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安全人员和机器安全检查员,实现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对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分析研究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人员对机械设备、材料、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问题。对于班组的安全人员,要充分监督施工现场,掌握施工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开展效果。
3.5加强宣传教育
公示的对象不仅是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也是公众。对员工进行宣传的目的是使员工牢记安全,清楚地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除了做好职工安全宣传外,还要做好群众宣传教育,让群众对安全合理用电有个了解。根据电力事故的原因,一些人在日常用电中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能力不足。另外,在宣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面向群众的宣传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沟通协调。
3.6定期检查设备
在电力企业中,设备的安全关系到日常运行的安全。在运行过程中,设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危害。在监理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可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及时上报,方便管理者决策。问题需要在解决的过程中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但是在日常检查中,有些关键部位需要检查。对于日常的检查工作,需要做详细的记录,以方便其他工作。
结论:电力企业在满足电力用户需求的同时,应注重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针对当前电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因素,电力生产企业应重视完善电力监管体系、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运用电力设备监控技术等。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 军.试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管理方法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7(8).
[2]孙建.浅谈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现状及其创新发展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8(17):191.
[3]蔡海彬.试论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5(5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