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PC模式下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 刘茂权
[导读] 改革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下不断进步,目前,节能造价成本也随之增多;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相关标准理解不到位,设计时保守意识较为严重,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不够了解,造价成本不够熟悉,造成节能方案成本偏高的情况。

柳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刘茂权   广西柳州  545800

摘要:改革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下不断进步,目前,节能造价成本也随之增多;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相关标准理解不到位,设计时保守意识较为严重,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不够了解,造价成本不够熟悉,造成节能方案成本偏高的情况。文章通过对节能造价成本与相关节能设计标准及规范的解读,分析节能优化设计的原则,总结概括了节能优化设计管控措施,形成设计优化策略,以期对EPC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EPC模式;绿色节能设计;优化原则;优化策略
        引言
        如今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过和传统形式的比较能够看出,这种形式有着比较显著的优势,所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过这项技术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管理难度较大,对于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风险比较高等。本文分析了在EPC总承包管理形式中的有关问题,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实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进行承包,全面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等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从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到交付运营,总承包企业进行全过程统筹管理。这种模式对总承包单位要求很高,也能发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EPC总承包模式旨在改变长久以来分割且低效运行的建设服务供应链。打破设计与建造之间长久以来的鸿沟,有效降低开发商的管理和沟通成本,提高工程建设工期缩短、质量增值、投资性价比适宜的综合效益,解决设计、生产制作和施工一体化的问题。
        2节能设计优化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节能设计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气候分区、地形、太阳日照辐射、风向、地热、建筑属性、当地经济水平、本地材料等信息合理地选择设计参考标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规范是设计师创作的标尺,设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设计规范的学习,理解和熟练运用节能设计原理和条文要求,运用规范依据更好地进行设计优化。
        2.2技术经济兼优原则
        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各方应对实现同一功能的多个设计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择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行、便于施工的方案,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和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3节能优化设计管控措施
        EPC项目管理模式应该重视设计策划的重要性,笔者根据项目经验积累提出了“正向设计”的节能优化策略。正向设计是将节能理念、节能技术应用于从前期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运用节能来帮助引导创作过程。
        3.1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在EPC模式中,总承包方的项目经理属于主体,其中主要就是经理来指导进行日常管理,因此需要有着完善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确保能够充分地联系总承包方和分包方。在这个时期,需要正确地落实EPC模式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增加到项目管理体系中,掌握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如此也有助于增强整体的管理水平。
        3.2装配施工阶段
        在装配施工前,总承包商先和施工单位在BIM平台上对施工过程进行预先模拟,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节点,从而进行有效预防。在施工时,总承包商应安排构件生产厂的技术人员协助施工,以解决在安装过程中构件预埋管线偏移,孔洞连接错位等问题。


装配式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艺复杂,交叉管理工作多,要有效组织按节点按计划穿插施工,使各个工序都能有序搭接。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也要保持良好信息沟通,把控设计的意图,落实标准要求。
        3.3施工图设计阶段
        节能报告书是由节能计算软件输出,是优化设计、审查图纸的重要依据,常用的节能计算软件有天正节能、PKPM、斯维尔。设计管理人员在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审查图纸,通过不断调整反复计算,使设计参数达到最优。笔者以天正节能计算软件出具的节能报告书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主要管控要点。
        3.3.1建筑构造
        检查建筑构造做法层次、厚度是否与建筑做法表相统一;检查导热系数、修正系数是否与保温选型材料实验报告相一致;检查节能计算指标结果实际计算值应无限接近指标限制值,可通过减少材料厚度或减少材料构造做法达到优化目的。设计人员应多次调整,达到最经济合理的目标。
        3.3.2门窗气密性等级
        外门窗气密性等级是否符合相关节能规范设计要求。
        3.4环境控制策略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环境下的质量影响因素,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环境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总体施工质量。然而,项目环境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项目施工前,应全面勘察施工环境,制订风险预案,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手段降低环境因素对项目施工的负面影响。
        3.5审查设计,参数最优
        通过审查设计文件,确保围护结构构造及门窗选型性能参数、计算值达到规范要求限值;通过反复调节试算,寻找最优的构造做法,避免冗余。门窗的单平方米造价大于保温单平米造价,在工程量一定的情况下,理论上可通过降低门窗参数提高保温参数来降低成本。
        3.6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
        人力资源和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需要持续增强人力资源培养力度,提升设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可以减少项目成本,增强对于风险的管理科控制。要是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就需要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仔细地分析出现的原因,选择合理的解决措施,实现对于进度风险的控制。不仅如此,也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机构建设,提升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支适应EPC模式需求,具备较高能力和素质的优秀队伍。
        3.7项目总体质量检查验收控制
        项目竣工后,总承包商首先要对施工情况进行验收,再由监理单位对项目整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须签署验收报告。最后,完成资料的汇总整理。此时,总承包商应向质量监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质量监管部门核定项目验收单位人员的资格,监督项目竣工验收流程,并将资料组卷移交当地档案管理部门存档保管。
        结语
        节能支出是土建、安装、门窗成本之后的又一重要支出,节能优化是成本优化的重要利器。设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节能成本优化意识,掌握节能设计知识,熟悉节能设计规范,了解节能成本造价;优化设计应多角度多方案比选,全方位综合考虑,解决节能效能与成本控制有效合一。
参考文献
[1]曲磊,柏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节能,2018,046(003):31-39.
[2]曾祥才,朱冬生.浅谈建筑节能技术[J].建筑节能,2007(01):20-24.
[3]陈华晋,李宝骏,董志峰.浅谈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J].建筑节能,2007,35(003):29-31.
[4]刘贵文,郭攀.基于EPC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09):91-95.
[5]夏明月,李巍.基于EPC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散装水泥,2020(04):51-52.
作者简介:刘茂权(1965-),男,汉族,广西象州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设计等相关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