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张丽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张丽
[导读] 风景园林设计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跟风、盲目模仿,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风景园林的地域特征,才能够设计出更优质的风景园林。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地域特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地域性特征


        引言
        地域性特征是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与人文性格特点的完美融合,更是人与物及景观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必须尊崇和追求的一个重大目标。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发展,要引导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注重增强对地域特点的综合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切实体现地域特点。
        1. 风景园林地域特点简介
        不同的地域,必然有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环境,必然有不同的植被树木,同时不同地域还有不同的土地应用形式,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不同中,既有可见的、有形的物质,也有不可见的、无形的精神文化。而这些元素都可以被纳入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作为风景园林的特征。就各种风景园林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一座风景越是与当地的主要特征保持高度的一致和完整性,越是与当期的群众审美相符合,其观察价值也就越突出,也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就国内外园林设计来看,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必然都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域特征,并将其完美融入园林设计中[1]。
        2. 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2.1兼顾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是风景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三要素。风景园林有着综合性特征,所以需要将三个要素贯彻落实到风景园林规划建设当中。在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对其适用性进行全面考量,所谓适用就是在选择植物类型和品种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特征,在降低投资的同时达到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性的效果。
        2.2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时,要将多个学科进行整合,加强植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专业知识的运用,将人本思想贯彻其中,确保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充分展现生物的多样性。
        2.3绿地景观立体绿化的原则
        构建立体景观形式,重视绿地特点的分析,综合发挥点、面、线的特点,将绿地应用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设计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在保证景观层次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加强对小气候、空气环境的调节。在规划建设中可以综合使用多个树种,比如在乔木下栽种灌木,灌木下种植花草等。
        3. 地域特点与风景园林之间的主要关联
        在城市中,地域特征可以作为人类与大自然相互融合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体现。风景园林规划在分析地域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再借助于城市建设来发展并加以传承。在研究风景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发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准则是建立在遵循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城市建设实际情况而进行适度改造,应按照“尊重为主,改造为辅”的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和原则,通过丰富多彩、充满创新的设计理念来促进城市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充分发展。由此可见,地域性特点对于风景园林规划的设计具有引领和辅助的作用[2]。



        4. 地域特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4.1充分考虑地貌因素
        地貌条件和地貌特点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回避的影响条件,所以作为园林艺术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地貌特征和地理特点中蕴藏的美好,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将这些地貌美融合到风景园林中。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大地的独特表现,纳入园林的各种艺术元素中,将大地的语言表现,用结合风景园林中的其他元素,为游客呈现出更有意义的美,也让风景园林更具地域特色,更能吸引游客的到来。一些景区基于农田和纵横交错的水渠为基础建设起来的。这样设计出来镜湖景区,既充分发挥了水渠灌溉的功能,又极具有艺术气息。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水渠的利用需要具有艺术的眼光,有所选择性的保留,才能够充分体现出风景园林的艺术性,也充分体现了镜湖景区的独特性和地域性。
        4.2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性的人文特点包含了历史文化、传统思想、民俗习惯等多种情怀。设计者要遵循各自的地域人文特点,并能延续不同地区呈现和展示出的既有相似点,又有差异性的人文特点和风格,并将这些地方的人文特点与其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相互结合,设计中要蕴含“以人为本”的因素,充分体现人文的色彩。如在古代中国,道家崇尚的园林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在我国传统园林建设中,通常都会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视为影响整个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理念影响下,园林设计者往往会更加注意烘托整个园林唯美的意境[3]。
        4.3植物特征
        在整个风景园林方案设计中,植物品种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会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所有的植物品质及设计效果产生影响,同样,每个不同的植物品种也会对风景园林整体的方案设计效果有所影响。在设计各种风景园林方案时,要正确选取植物品种。既要从基础的风景园林设计角度出发,还需要注重不同品种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能有效设计出各种类型的风景园林。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工作时,要综合分析风景园林所在地区的历史和地域特点,有效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大连山区风景园林规划就是这样的例子,大连由于山区人口众多,且地形复杂,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会考虑到应用大量根系较为发达的乔木。比如选择适合的花卉和银杏树,在园林主道两侧种下,每到秋天时,高大的银杏树和美丽的花卉互相呼应,撒落的花瓣朵朵、金色的树叶片片,这一美丽景色映入眼帘,让花卉和园林更具有吸引力,提高了园林的观赏性。同时,树冠中高大而繁茂的小山乔木也能充分发挥其遮阳作用,避免行人在夏季遭受烈日和曝晒。此外,排列错落有致的花卉和植被还会增添一种园林之美,丰富了现代园林建设的创新性。
        4.4有效结合社会因素
        对于现阶段风景园林的设计来说,对社会因素的考虑主要是由于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对传统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往往只注重其观赏价值和功能作用的展现方面,并没有将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而对于现代化园林景观本身功能性的提升,就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提升风景园林的功能特点,进一步促进园林景观的多元化特点。在对社会因素进行调查和运用的过程当中,受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的影响,社会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些城市化发展需要风景园林的衬托,而一些地区的发展则需要风景园林发挥重大作用,无论是何种社会因素,都需要将其有效运用到风景园林当中,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需求的同时,使文化传播、商业发展等多方面功能得以展现[4]。
        结束语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由于这项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特点,因此需要充分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地域性的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风景园林,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地域性的文化风俗。
        参考文献:
        [1]王柳佳,刘鸿儒,钱可敦.浅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艺术科技,2019(05):99.
        [2]申新宇.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J].吉林农业,2019(10):91.
        [3]李洋,康舒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研究[J].乡村科技,2019(07):73-74.
        [4]吴军.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2):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