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星
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200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证工民建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也保证工程的按时完工,做好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的准备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于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了分析,从准备技术到实际的技术落实过程中都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做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措施,也就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工民建施工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质量控制;
工民建工程中,随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了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使工民建工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此同时,将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进行规范性的施工工作,就可能影响到建筑工程浇筑工作的效果,需要做好技术分析和指导的工作。
1.砼浇注施工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工民建工程建设项目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而且,随着浇注层数的不断增加,浇注体积逐渐增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目前阶段,在工民建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提升,[1]。而且,在工民建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的机动性相对较大,导致施工作业效率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完善,以便浇筑工艺能与工程融为一体,提高效率和质量。
2.浇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优势介绍
根据科学配比,将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按一定的时间周期和频率均匀搅拌,然后在建筑工程中指定部位浇筑,这种施工工艺称为砼浇筑施工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工业与民用类建筑工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混凝土通常是由砂石原料配制而成,所以混凝土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与砖混结构相比,混凝土在结构稳定性上无疑要优于砂石材料,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其次,混凝土浇注施工工艺对所用设备和施工场地要求较高,所以该工艺几乎适用于所有场景的建筑工程。其三,如上所述,混凝土核心由砂石材料组成,其来源比较方便,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而且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除进行搅拌调配环节比较复杂外,其它施工环节都比较简单。所以,从整体上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具有较高的使用性价比。最后由于粉煤灰等工业废气均可作为混凝土的原料,所以,与其它施工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更符合当今工业与民用类建筑工程逐渐向绿色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3.浇筑前的准备技术
3.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施工人员需要在现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成本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保证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就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含水量等方面的计算工作。在搅拌前进行配比工作的有效控制,计算好工程用量,既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也保证好经济效益。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不同及配合比设计的差异将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尤其是水灰比控制。由于机制砂中字在石粉,其含量多少将决定自来水的用量。结合多年积累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工程特点,多次试配后确定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拌合水=412∶1116∶712∶7.4∶157,水灰比为0.38,坍落度为50mm,3d 抗压强度为35.9MPa,28d 为46.2MPa。3d 抗折强度4.78MPa,28d 为6.79MPa,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2拌和技术
现场进行更好地混凝土配比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现场的混凝土搅拌工作,在此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搅拌工作的时间,按照工作要求保证好搅拌的均匀度。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季的搅拌工作要在3min内完成,其它季节只需要搅拌2min。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技术方面的有效控制工作,也就落实好配比工作的标准,也就从混凝土的各个性能上进行控制,为混凝土施工打下基础。混凝土拌和质量好与坏决定路面浇筑质量,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需要测试人员蹲点在混凝土搅拌站,其要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对原材料的构成情况加以监督,如水泥、碎石、机制砂和外加剂等,使其各方面性能指标符合设计需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定,计量、下料、拌和及搅拌时间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在监理工程师检查和验收后,才允许每一车混凝土出厂,经其签认鉴定单后才能投入施工。
3.3振捣技术
混凝土摊铺后,振捣要及时,同时寻找合适的振动棒的捣点,振动棒和钢模间距离是10cm,快捣慢拔还要注意把握振捣时间,不能超过20~25s,振捣时要注意密实性。把振动梁安放在导轨后,设置好各项参数,如振动力、高程和振动频率,开始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速度1.2~1.5m/min移动,振捣时也保持均匀密实。混凝土在进行振捣时,用细石混凝土补平不平整部位,不能用水泥砂浆补平。混凝土振捣后接下来是提浆,利用滚筒进行2~3遍的操作,接下来为扑磨压实,需要进行2~3遍操作,扑磨后,要注意钢模上无水泥浆存在,做到清边整缝。混凝土的顶面高度与钢模顶标高度要相同,一般利用真空吸水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接下来要在其表面上平铺一层过滤布,铺设时要整齐不能有褶皱,为了使过滤布与混凝土更贴紧,搭接宽需要20~30mm。经过真空吸水后需要人工压平混凝土,待其收浆后还要精平。最后完成滚槽作业,缝的宽和深分别是3mm和4mm,滚槽要求一次成型,纹理与横缝设置相同,压纹要整体美观,在布置时要顺直并均匀。
4.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介绍
4.1混凝土捣固加固施工
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捣固密实需要安排好专业技术人员,以确保捣固密实设备插入混凝土5 cm左右的深度区域,避免模板受震。通常情况下,对各点要求有效的捣固周期控制在20~30 s之间,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浮浆现象,才能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沉陷现象,同时,也要创造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捣固周期,避免由于捣固频率过高而产生的离析。若用一台紧实机进行插入式(图1),则需将紧实型普通砼区域控制控制置于紧实度半径大约为1.5倍的范围内,同时需将紧实型轻集料砼区域控制置于紧实度设备的范围内。尤其要注意的是,要把捣实设备和模板之间的有效间隔距离控制在作用半径的零点五倍以内,避免钢筋等产生相互碰撞情况。
4.2墙体柱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在墙、柱、柱混凝土填充时,必须先用30~50 mm的混凝土填充均匀。这种混凝土可以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进行浇注作业,同时捣固密实也需要分阶层进行。要根据所选择的压实机设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层状材料的厚度。如果选择30棒固密实棒,则需要将分层厚度有效地控制在三百毫米范围内;如果选择50棒固密密实棒,则需要将分层厚度控制在四百毫米范围内;如果选择50棒固密密实棒,则需要将分层厚度控制在四百毫米范围内。特殊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其协同性,必须严格控制好洞口两侧砼高度,因此,既可以利用同步捣固密实的方法,又可以避开洞口变形问题,同时,还需要对较大直径洞口下部模板开口区域进行捣固密实施工,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排气孔位置。捣固密实砼阶段,尽量避免捣固设备与钢筋发生相互碰撞的情况,同时捣固密实上层砼时,也要派施工人员对模板进行敲击,以便更好地规避产生漏振的情况。浇注墙段时,需要在距墙段约600米范围内设置捣固设备,同时要避免随意改变墙段位置而破坏墙体。若采用二层浇筑墙与柱相结合的方法,则需要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选用无齿锯工具对施工的边缘区进行合理的切割操作,避免施工缝产生变形。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切割深度,避免与钢筋发生碰撞。
4.3二次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
为使板梁混凝土顺利施工,必须有效地依据框格的顺序进行浇筑。核心需要基于不同的高度,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依次进行,完成整体框架结构的浇筑。浇注到模板底部区域时,可同步浇注混凝土和钢板。在保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方向和倒置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可根据阶层式扩展次序持续不断地缩短浇筑间隔。同时,对于梁底等部位的砼,可采用直径50或30的插筋式捣固机进行捣固作业,同时也要充分保证具体的捣固阶段,以免与钢筋发生碰撞。如果柱子有钢筋交叉密集度比较大的情况,就需要选用直径规格较小的捣固式密封件来进行密封件,同时,也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密封件的整体密度。此外,模板砼的松铺厚度要比模板本身的厚度高,捣固密实后才能投入使用,因此,要选择使用长度在150~400 cm之间,适用于梁板砼施工的机械设备,然后再选择使用木质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抹平处理。最终,再用标高拉深法对平板平整度进行精确测量。
4.4楼梯砼浇筑施工
进行楼梯砼浇筑时,可选择采用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浇筑。为保证脚手架混凝土同步施工,脚手架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脚手架砼在到达脚手架区域后,还需进行第一次浇注,同时还要保证脚手架混凝土连续浇注时,脚手架砼第一次浇注时,脚手架砼必须使用木质工具进行抹光作业。
4.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整体浇筑施工结束后,仍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值得关注,那就是砼的标准化养护。混凝土浇筑半天周期结束后,需对混凝土进行增湿处理,同时在混凝土上覆盖保护性材料,确保混凝土中的水分不会迅速流失。砼材料的种类不同,其具体的覆盖周期也有较大差异。若选用防渗性较好的混凝土或掺入缓凝剂的混凝土时,其覆盖期至少为两周;若选用波特兰水泥,则其覆盖期至少为一周。同时,也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体量进行浇灌,以更好地保证混凝土湿度达到工程标准施工要求。同时也可以用涂饰剂对混凝土立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另外,室外温度较高时,应适当增加地面层的浇灌频率,同时在表层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更好地保证混凝土凝结水,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工业建筑方面,还是民用建筑方面,混凝土浇注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工民建工程的施工中,将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因此,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实际施工中,合理选择整体分层浇注、分段分层浇注、斜面分层浇注的施工方法,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以保证工民建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红涛,何继强.浅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9):172+174.
[2]陈超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4):149-150.
[3]朱荣.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6):38-39.
[4]徐海生.基于施工质量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5(02):67.
[5]梁小刚,赵永利.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分析[J].河南科技,2014(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