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刘彦章
[导读] 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
        刘彦章
        北京艺苑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100076 13062719820806****
        摘要: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和执行有偏差,将造成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差、耐久度降低等隐患问题。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
        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是导致房屋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混凝土骨料中泥土等杂质太多,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其次,没有科学合理地控制骨料的级配系数,导致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不达标,出现蜂窝等不良问题,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发生裂缝问题。最后,没有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导致混凝土离析而产生裂缝;关于强度方面会导致强度不均匀,上层的强度会降低,下层强度会升高。
        1.2模板问题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离不开模板支护,随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程量越来越大,混凝土模板工程的工程量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降低模板的成本,一般需要进行模板标准化制作和循环使用,在拆卸模板和安装模板过程中,需要把控模板的严密性,防止模板变形、漏浆和失稳。在模板支撑形式设计阶段,需要加强计算和模拟运算,避免仅凭借经验进行模板施工,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变形和跑浆事故发生的频率。模板工程完成后,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涂刷隔离剂和检查验收,一方面防止过度干燥,吸收房屋建筑混凝土中的水分,造成其流动性差而影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检查验收,对模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改进,确保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随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高度不断发展,当前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多采用滑模、爬模及飞模,需要搭设外部平台或脚手架,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条件满足安全和质量标准规定。
        1.3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保证混凝土成型的关键因素就是混凝土模板,如果模板施工存在问题那么必然无法保证混凝土成型达到预期要求。当前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充分重视模板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要求,模板表面不整洁,导致最终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粗糙、麻面等问题。因承载力不够或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位移,对混凝土构件的整体强度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造成混凝土使用性能降低。其次,在混凝土施工中拌和不合理、拌和时间控制不当导致超时搅拌或者搅拌不足进而发生水化反应降低了混合料的性能,导致最终浇筑的混凝土构件难以达到设计强度。最后,混凝土的浇筑坍落度控制不合理、浇筑时间过程等因素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如果中间发生长时间间歇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上下层连接不密实甚至断层。此外,振捣过程中过振、漏振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影响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选择材料
        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不同类型、不同标号的水泥性能也各不相同,在混凝土配比时不可盲目使用,应选择强度好、耐磨度高的硅酸盐水泥。砂石的选择也要级配合理,不可选用颗粒太大或太小的砂石,并严格控制含泥量。混凝土拌和时尽量使用干净的自来水,不可使用二次循环水,避免混凝土受到污染。建筑混凝土施工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工程问题就是混凝土开裂,在施工过程当中科学合理地配合使用合适的缓凝剂可以有效防止该现象的发生。另外可以适当掺加粉煤灰也可起到缓冲抗裂作用。


        2.2配合比控制
        应当按照实际运用的原材料设计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可以通过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将标准的配合比确定,确保混凝土和易性、保水性、安定性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同时应当考虑经济性尽量节省工程成本。砂石实际含水量和配合比设计是生产混凝土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出现差异或者配置不当很可能导致混合料无法使用。在拌制混凝土之前,工作人员应当测定砂石中的含水率,同时根据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材料的应用。可见,要严格根据房屋建筑各项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只有原材料合格才能将混凝土投入使用。
        2.3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全面采用“一次到顶、同一坡度、分层浇筑”的原则,以此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另外,防止混凝土内部漏振,需要实施重复振捣操作,这样能成效排除混凝土骨料、钢筋间的水分与空隙,增强物料间的握裹力,高效提升混凝土抗压能力,进而确保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在目前施工工艺中,对浇注混凝土的主要操作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模式,表层水泥浆较厚,初凝前,先通过长刮尺对混凝土实施刮平操作,而后运用木抹子进行多次搓压,进而确保混凝土表层的密度,以免产生裂缝。
        2.4对混凝土温度实施成效控制
        按照不同时节,采用不同施工方案,对混凝土的温度加以控制。比如,在冬季,应该选在温度偏高时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施工速度应该迅速,避免散热过快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施工完成后还应该在混凝土表层覆盖一层保温物料,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另外,对混凝土实施模具拆卸时,也需选取在温度偏高时实施。在夏天对混凝土温度实施控制时,应该尽量在温度偏低时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与此同时,砂石原料需放在阴凉处,以免暴晒。若对混凝土实施搅拌时,需择取冷水加以搅拌。
        2.5养护阶段加强监督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不够重视养护环节的措施制定和落实检查工作,常常发生后期养护不到位而导致的裂缝和质量问题,为后续房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和防水保温等留下隐患,甚至降低了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寿命,已经成为影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应当根据养护需求和季节变化,灵活地制定科学的养护实施方案,并列入施工的监督管理中。将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序进行合理扩充,增加养护环节的重要性宣传和研究,使用适宜的养生剂材料,做好土工布的覆盖和洒水,维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对减少裂缝具有很大意义,控制养护时间不低于两周,覆盖材料厚度不宜低于3mm,防止局部裸露。虽然提前拆除模板可以提高模板租赁的周转速度,降低施工成本,但是,由此造成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开裂风险将增加后续的处理费用和成本,应当进行综合核算,做到科学施工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降低随意性。
        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因此,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竣工后都要层层把控,高度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逐一击破,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参考文献:
        [1]苏俊钢.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砖瓦,2021(01):177-178.
        [2]何世全.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中国外资,2017(9):245.
        [3]叶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9(8):104-105.
        [4]柏青.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存问题与处理建议研究[J].智能城市,2019(2):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