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孟广亮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同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孟广亮
        北京华通兴远供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同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自动化控制在供热领域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且供热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构件组成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元器件的密度在逐渐变高,导致了拆卸的难度也在逐渐变高,于此同时带来的还有故障诊断方面的难度不断提高。而本文我们针对一些在工作中的施工实践经验,供热系统里面自动化控制出现的故障进行一些分类,着重研究故障的现场诊断以及维修的方法,并归纳总结了一些排除故障的方法。
        关键词:供热系统;故障诊断;故障排除
        1 供热设备常见故障分类
        1.1 依据指示分类
        一般的供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有故障发生都会出现对应的指示,这样能够把供热设备的故障问题分为有指示的故障和无指示的故障。而当今我国的智能技术目前发展到达了一定的阶段,而大部分的供热设备其实自身都存在着自我诊断的程序,而这一程序能够很好的检测到供热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就能够给对应的工作人员发出提醒。而工作人员则是可以通过发出的指示来初步判断出这次问题的原因和定位,从而第一时间对其开展维修工作。而那些没有指示的故障通常来说都是由于硬件的线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而相对于有指示故障来说,通常损害程度都较为严重。而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对供热设备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然后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这通常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着丰富的维修经验,并且还要熟练掌控供热设备的运行规律。
        1.2 依据位置分类
        供热设备通常依据出现故障的部位来区分为硬件故障或者是软件故障。而对于硬件故障问题来讲,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对齐进行维护或者是更换,比如电缆出现故障等等。而对于软件故障来讲,相关的工作人员通常只需要把程序进行重新的设计和录入然后重启系统即可解决。
        1.3 依据故障条件分类
        根据供热设备的故障条件,还可以将故障问题分为随机性故障或者是系统性故障。而顾名思义随机性故障指的就是供热设备会出现不定时而且毫无预兆的故障问题,而针对这类问题不论是诊断还是维护工作难度都相对来比较高,因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性的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就造成了实际维修效率较低。而随机性的故障主要包含了供热设备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故障,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多次的实验来排查故障,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再进行维修工作。而系统性故障则是说在某一个固定条件或者是固定情况下出现的状态,其问题通常可以提前预料,也就意味着能够向维护人员提前的发出警告,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2 故障诊断方法
        2.1 可对故障设备进行直观检查
        对于供热设备的故障检查方面主要步骤如下,首先需要全方位的查看供热设备是否存在报警提示,并且还要查看是否存在局部的熔断器烧毁的情况,是否存在元器件烧焦甚至开裂,所有的操作元件的位置是否正确。接下来再检查断电情况下能否利用接触所有主要的电路板的安装状态 ,还有就是各个长哈头的连接情况,各个功率下的信号导线的连接情况来排查故障出现的原因等等。
        2.2 对信号与报警指示分析
        2.2.1 硬件报警指示
        所谓的硬件报警指示就是说的PLC模块和变频器以及软启动装置上的所有状态的指示灯以及故障指示灯,然后再根据指示灯的状态以及对应的功能说明书来排查出现故障的具体问题。
        2.2.2 软件报警指示
        正如上述所说的上位机在应用软件还有变频器以及启动程序上的故障基本上都设有报警的显示,那么就根据报警的内容以及对应的使用说明手册就可以获取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3 仪器仪表检查
        仪器仪表检查方法主要是检测各组的交流电还有直流电的电压,然后再对相关的直流以及脉冲信号进行测量,再从中找寻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3 供热设备故障维修方法
        3.1 参数调整法
        通常的情况下,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所以设备运行过程当中的各项参数也会改变,而这类具体的数值参数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监管和更改。因此,在进行设备操控的过程中,为了保障供热设备能够持续稳定的安全运行,现场的工作人员就要对设备进行动态化监管,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对其调整。借助动态化的监管工作,能够时刻监控各项数值是否保持在标准范围当中,如果某个参数出现了异常或者超出合理值范围,那么就代表该设备内部某一个结构部件或者某一个组织出现了故障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对数值的调整,就能让设备恢复到正常运行轨道。
        3.2 备件置换法
        一旦供热设备出现故障,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要及时的对供热设备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全面的分析,如果发现供热设备故障位置处于印刷版电路,那么就要对该结构部件进行检修或者调换,避免对工整个供热设备出现不利影响。在进行备件更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将设备的各类电源切断,确保后续置换工作安全稳定,规避潜在安全风险。同时在备件配置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更换,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具体更换位置进行数据记录,确保更换完毕后的运行状态和设备故障之前的运行状态保持一致,不会因为配件的更换产生异常状态。另外,在备件更换完毕后,操作人员还要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各类软件的安装和操作,全面熟悉掌握各个步骤,杜绝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问题。
        3.3 交叉换位法
        该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较为广泛和普遍,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对一方变量进行控制。

如果现场施工员对于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同时也不能准确定位机械内部故障问题的位置,那么相应的配件也不能及时的更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技术人员更换相同类型的元件,并观察供热设备的后续使用状态。当元件更换完毕后,供热设备的使用状态持续稳定,全面恢复原始的工作状态,便可判断元器件并未发生更大损坏。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交叉换位法进行供热设备维修的过程,需要现场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开展维修工作,并全面排除各类因素的干扰,避免出现人为错误问题导致的故障问题扩大,从而加重故障问题带来的影响。
        3.4 应急处理法
        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供热设备生产厂家推进智能化升级,这就导致供热设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类软件之间的不兼容,导致系统出现故障问题。在该种情况下,其故障的维修难度较高,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往往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借助系统重启的方式,对设备故障进行紧急处理,使其能够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等到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故障检测和排除后,在正式开展断电维护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故障问题带来的损失。
        4 提升供热设备运行效率的对策
        4.1 转变维修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供电设备的维修方式仍旧沿用事后维修的方式。当供热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或者产生了异常的运行数据后,现场的管理人员才会对其进行检修或者维护工作。这种方式会导致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不稳定和相应经济损失,并且当问题得不到及时维修时,其损害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因此,供电设备的应用厂家,要转变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不但要保障供电设备故障问题发生之后的维修效率,还要开展定期的供热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发挥出监管人员和维护人员的自身职能,采取定点检修制度,全方位推进预防性维修维护管理制度,让各类资源能够合理配置,保障维修工作的效率实际质量。另外,部分企业在日常生产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应用到大量的设备,同时这类设备的先进性较高,为技术人员开展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设立专职的检修人员,定期对各类设备开展预防性的检修维护工作,动态化的观察和记录设备各项运行指标和数据,并结合以往的设备运行检修经验,促使设备能够长期稳定的属于正常运行状态。例如,检修人员可将供热设备的应用性能和应用重要性,科学合理的分为三种类别,第1种设备日常故障发生概率较高,会对企业的供热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第2种设备各方面性能处于中等水平。第3类设备的性能和指标较高,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率较低。第一种设备即使是不会出现过大的故障问题,在日常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内部零件的更换。而第二种设备要开展预防性检修和预判性故障处理工作,再结合动态化的数据监管,实现定期检修维护工作。第三种设备用事后检修模式,便可保障其正常运行。
        4.2 规范维修步骤程序
        为了保障供热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推进和持续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就要制定较为完善和全面的维修管理体系,借助管理内容当中的规章制度,将维修工作落实的每个管理人员当中,并为维修维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并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促使检修维护过程能够更加完善,从而提升供热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实际效率,杜绝由于各类故障或者损坏问题对于设备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检修人员还要不断规范和完善自身的操作过程以及操作方式,本着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投身到维护检修工作当中,提升对机械设备故障问题的预见能力,准确判断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发生位置,对供热设备的运行原理和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熟练掌握,即使是供热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不常见的突发事故,也能采取针对性的应急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另外,在供热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提前调集相应设备的数据和参数,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算,从而掌握设备系统的实际运行原始状态,能够大大提升供热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维护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3 制定设备管理标准
        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供热设备的自身特点以及实际运行状态,促使各项设备的维护操作以及检修过程更加完善,并制定体系化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推进各类考核管理工作的实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供热设备检修维护工作,让供热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迈入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可在供热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当中设立激励机制,有效提升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让维护人员积极的投入到供热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当中,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检修仪器,让维护工作更加现代化和便捷化。
        5丰富检修维护经验
        当每完成一项故障检修以及零部件维护工作后,就会为供热设备检修工作人员丰富一下检修经验。为了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维护水平,让供热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保障,就要不断对检修维护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扩宽检修人员的知识面。检修记录工作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要开始了。故障发生具体原因,故障发生位置判断,检修维护手段选择到最后的检修完毕,一系列过程都要得到详细的数据记录,其涉及到的电路图,具体参数以及应用到的各类软件都要得到记载。对其中的错误分析和错误故障排除方法,也要探明其原因。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故障问题排除的过程中,找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和课题,并深入探讨和分析,从而提升检修工作的效率和价值。
        6总结
        供热设备关乎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现代化的设备在日常应用的过程中,故障问题发生较为频繁,并且对于现代化工业设备的检修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相关检修人员对供热设备的故障进行精准判定和综合性检修,不但要降低供热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还要保障其实际运行效率,提升供热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供热设备的检修维护经验,扩充其检修维护理论知识,提升其自身的检修技术水平,明确自身的职责,而供热企业要转变传统的供热设备检修维护模式,采取预防性的检修维护体系,设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保障设备检修维护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减小供电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率。
        参考文献
        [1]骆伟.曲面网架结构安全性鉴定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04):60+70.
        [2]郭辉.供热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8):38-39.
        [3]高平平.不同结构房屋在整体抗变形能力上的表现差异[J].住宅科技,2021,41(04):77-79.
        [4]刘棣,李超,马艳红,洪杰.柔性转子动力学特性及支承结构安全性设计[J].航空发动机,2021,47(02):45-51.
        [5]李广涿.砖混结构高延性混凝土抗震加固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1(04):40-41.
        [6]尹文刚.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J].砖瓦,2021(04):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