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亮
北京市共青林场 北京市 101300
摘要:以北京市共青林场为例,对森林防火存在的火险等级高、火源监测难度大、基础设施薄弱、消防队伍力量不足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述情况,做好森林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在当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工作的力度,也就在实际的控制和全方位的分析过程中,做好专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全方位的控制等,也就在实际的工作上提升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保证森林防火的安全性。
关键字:森林地区;森林防火;问题;分析;对策;
1北京市共青林场概况
1.1北京市共青林场总体情况
北京市共青林场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绿办)直属事业单位,是为治理北京五大风沙源之一的潮白河风沙源而建场,是北京市最大的国有平原型生态公益林场。
北京市共青林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潮白河(顺义区境内)两岸,沿潮白河两侧呈狭长不连接块状,南北纵沿35公里,面积1003.18公顷。
北京市共青林场位于顺义新城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顺义新城的重要生态走廊,是顺义建设绿色宜居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北京市共青林场自然情况
北京市共青林场地处潮白河冲积平原,属潮白河冲积扇下段,地势平坦,总体上呈东北高、西面低,海拔25~35米,属北京地区地质构造活动比较复杂的地区之一。
北京市共青林场内土壤主要是沙质潮土,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仅在个别低洼地区腐殖质较厚,可达3%,土壤PH值在7~8之间。土壤类型因所在地形部位而异,在河漫滩是河漫滩浅色草甸土型,在一级阶地又因地下水位深度有别,分为深位草甸土型和浅位草甸土型;在二级阶地上按有无夹壤分为通体沙型和沙夹壤型。
北京市共青林场所在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5℃,年日照时数2746小时,年相对湿度58%,无霜期19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610毫米。初霜始于10月中旬,终霜至翌年4月初。冬季和初春多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1米/秒。
北京市共青林场所在的潮白河(顺义区境内),大部分河段已经多年断流,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仅在向阳闸桥至苏庄闸桥之间的河段保留有河水。但是,这一有水河段的主要功能是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已经不适宜林场的林木灌溉。
1.3北京市共青林场森林情况
北京市共青林场的人工防护林营造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以锁住潮白河的风沙为目的,栽植的树种主要是杨树,造林时以纯林为主,在后期经营中则以刺槐杨树混交较多。在近年来的造林和原有林分改造中,积极营造混交林,注意了多树种的应用,引入了白蜡、栾树、臭椿、黄栌、连翘、丁香、侧柏、桧柏和油松等,但是混交林面积依然很低。
北京市共青林场经营面积1003.18公顷,有林地面积857.52公顷,森林蓄积113134.1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5%。北京市共青林场森林具体情况详见表1-1和表1-2。
.png)
北京市共青林场有634.9公顷森林于2013年10月建设成为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占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绿地面积的76%。位于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核心区的森林除具有防风固沙林性质外,已经具有了景观生态林性质。
2.北京市共青林场林火现状
2.1进林人员复杂,防火压力大
北京市共青林场有634.9公顷森林于2013年10月建设成为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核心区。该核心区紧邻顺义城区,周边有仁和镇、大型社区东方太阳城和李遂镇。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作为公益性的开放性的大型滨河森林公园,不仅吸引了滨河森林公园周边大量市民前来健身游玩,而且每年吸引了众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前来进行森林绿道健步竞赛、林间轮滑骑行竞赛等文化体育活动。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每年年游客量高达上百万人次。
2.2可燃物易燃,防火任务集中
北京市共青林场防火任务集中春季杨柳树飞絮期,并且杨柳絮极易燃烧。北京市共青林场有杨树面积571.94公顷,杨絮在春季漫天飞舞,林地上空飘舞着白色的杨絮,就好似下了雪一样,林地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片的杨絮,足有五六厘米厚。据大兴消防介绍,杨絮饱含有大量油脂,遇到明火会引起烘燃,且蔓延速度极快。大兴消防支队黄村中队曾经做过实验,消防员将一团杨絮放置在一块空地上,然后用手拿打火机靠近打火,不到2秒钟,杨絮就迅速燃烧起来,火苗团很快就将周围的杨絮都烧成灰烬。
2.3森林防火力量不足
北京市共青林场森林分布较为分散,防火难度大,防火投入较少,各类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难保证大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扑救。防火人力不足,没有半专业扑火队和专业扑火队。火灾预警监测手段单一,以地面巡检为主,不配有防火预警系统和无人机等现代森林防火设备。
2.4森林防火意识薄弱
个别游客由于对满天满地白茫茫的杨絮充满了好奇心,出于好玩心理,用打火机点燃地面上成片的杨絮,造成杨絮燃烧并迅速蔓延。有些游客违反林区禁止吸烟的规定,随意把烟头扔进杨絮堆积层中,有时也会引燃杨絮起火,如果不能及时防控,火势会很快蔓延。周边群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春节、清明等节假日要上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施放孔明灯等活动屡禁不止。
2.5森林防火人员素质偏低
林火扑救工作以林场职工和第三方养护队伍为主,周边群众义务扑救为辅。人员一般身体素质较差,防护装备落后,缺乏专业训练,扑火时一哄而上,灭火后一哄而散,扑火效率低,无法保证扑火人员的安全。
3.北京市共青林场防火探索
3.1坚持强化领导,强化消防责任。
第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观察好周围的形式变化,在领导的有效管理下,形成分片管理的格局,在运行的机制上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工作,做好第一责任人的落实,无论在各方面压力紧张的情况下,都要有一颗防火之心,无论工作有多大困难,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第二,在谁主管、谁负责的情况下落实好权责划分的工作,也就在三级责任的落实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下,纳入安全管理的标准,形成有效的一体化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工作平台。
3.2严格对野外火源的严密管制
做好火源管理的工作,也就在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策略下进行有效的火期控制的工作,依托各个工作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派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干部到主干道上,严查火源火种入林。各地要加强重点时段、重点林区和重点人群的管理,严格检查火情。消防指挥部加强森林防火巡护工作,做到见烟就管、见火就查,发现火情及时扑救,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打击。
3.3加强倡导工作,使森林防火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几年的防火宣传工作,当地居民对森林防火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需要运用各种宣传媒介,继续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在各方面调动和依靠力量,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要大力开展文明祭奠活动,针对“清明节战役”中的重点时段,提倡用献花、植树、网上祭扫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强化自律,依法祭扫,摒弃烧纸钱等祭祀陋习,避免发生火灾。
防火的核心是防人,防人就防住了火。以此为基础,在消防工作的部署中,需要将宣传和教育的工作做好全方位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固定性的分析工作,在实际的宣传上也将警示牌和一系列的常规性工作部署到位。在根据工作的需要做好入户宣传和有效的指导工作,撰写宣传标语,做好分析,营造森林防火氛围。教育方面,本着普及型与重点型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六类人”的教育,也就是对进林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班前教育,对分散到林里的人员进行劝导教育,不能乱丢烟头,也需要进行小事上的控制工作,也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做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与分析。
3.4联防联治期间防火信息及时传递
在联防联治的过程中,需要与周边的当地政府、各项科学组织、各个部门纵向联系,签订《联治协议书》,进一步完善毗邻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主体交叉的联防体系。当发生森林火灾时,要及时与邻近地区取得联系,联防联治单位要配合扑救,尽量减少火灾损失。
3.5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
要将森林草原防火经费纳入预算,想方设法增加森林防火资金投入,提高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森林防火卡、火点建设。要坚持开展消防技能实战演练和各类消防技术培训,不断加强队员体能训练,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扑救科学的森林消防队伍。
3.6健全机制,切实提高扑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气象局提供的长期、中期、短期气象预报,建立科学、有效的火险预警监测系统,适时开展火险形势分析、预警信息发布。贯彻森林防火责任制签定责任状,将防火目标落实到地块,无死角。听指挥,执行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命令,迅速有效地扑灭各类林火。
3.7强化实兵训练,提高森林防火防控能力
做好强化练兵的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严格落实好化解重大风险讲话中的安全控制景深,在火灾等一系列的风险事故的控制工作面前实行多方面的举措控制,也就需要在多方面的灭火工作中进行协同作战和有效分析的工作,在安全保障和有效的控制过程中提升工作的体系化程度,也提升了精准控制的工作水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好林火监控和有效的控制等,在实际的分区控制中,提升了灭火工作的能力,也在演练和全方位的控制中,切实提升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保证森林消防队伍的作战工作能力。
3.8创建混交林以建立生物防火屏障
通过对调查树种、灌木的枯叶、树皮、小枝条等300余个样品的含水量、燃点、灰分、抽提物及热值的测定,对东北林业大学进行了研究。对20个防火树种进行了筛选,包括:水曲柳树、花曲柳、胡桃楸、刺槐、山丁子、朝鲜柳、山杏、毛赤杨(水冬瓜)、黄菠萝、长白落叶松、山槐、糖槭、白榆、青槭、稠李、紫椴、山楂、花盖梨、糠椴、兴安落叶松等;对8个防火灌木进行了筛选,包括沼柳、蒿柳、杞柳、接骨木、龙牙(刺老芽)、暖木条、白丁香、红丁香等。耐火性能好的杨树品种是青杨。可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选择以上几种耐火树种营造混交林,发挥树群的作用,形成自然防火隔离带。
3.9坚持预防为主,提高管理水平。
组成林火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二是火。为此,抓森林防火,重点抓好"两防""三突出"和"四建设"。
“两防”:一是抓场联防;要想做好森林防火,就要走联防的道路,做好群防群治的阻击战,与乡镇、车站、村庄、村组结成新伙伴,筑起牢固的"防火墙"。二是抓场与森警联动。要坚持场半专业消防队与森林警察的联合,密切警民联系,充分发挥森林警察的主体作用。
"三突出":第一,突出重点时段和节假日。重点时段为寒衣节、春节、五一节、清明节等。要集中时间组织干部、森林公安、管护人员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监管,严防死守、严防死守,把路口、站山岗、守坟头。第二,突出重点地区、地段;林缘地区是森林防火的重点地区,也是庙宇坟头地带。在防火期内,配备专职人员实行日巡查、日汇报制度。第三,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对象。对放牧人员和傻子、孩子,要建立档案,实行傻子、孩子监护人责任制,并签订防火责任书。
“四建设”:第一,抓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森林防火值班制度》、《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等制度管理制度;第二,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加强半专业消防队伍建设,不断壮大以村为单位的临时性队伍。加强消防队伍演练,增强部队战斗力。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的消防通讯技术系统,增设望塔、气象站、照相机、无线通讯等监测点,购置新型消防器材,加强林区消防通道建设。第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利用 GPS定坟头定位,建立坟地电子台账及分区定位图,形成防火分区;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建立 QQ、微信交流群,开展防火知识在线宣传,火灾报告和临时消防队伍组建等工作,不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火灾管理和有效的控制工作是整体森林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工作,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在宣传和维护的过程中做好有效的分析与全方位的控制,提升联防联治的工作能力,也就在其有效的管理中设置好隔离带和全方位的消防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提升工作,保护好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贾斌英.辽宁省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以辽宁省6个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10):80-82.
[2]席军强,吕娥娥.关山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分析[J].甘肃林业,2021(03):34-35.
[3]马梅巧.新形势背景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农业,2021(10):41.
[4]董国辉.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及防火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1(09):44-45.
[5]李文全,彭芳.“森林防火”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略[J].四川教育,2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