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尧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的大量使用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建筑效率和建筑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导致其自身发展在特定环境下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具体的讨论。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情况
引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长期以来饱受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下,对于环境保护不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而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施工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和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在这种建筑方式的使用情况上较为之后且使用时间较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不足,因此如何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就是当下必须重视的首要任务。
一、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的含义及优势
(1)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结构系统,外围防护系统,内部设备与管线的配置系统和内装系统等各部分共同组成的采用预制部分生产的集成式建筑。施工时在通过运输将提前预制好的部件运送到施工工地进行现场装配。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在质量上,由于其属于构件预制,所以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可以摆脱由于天气情况等造成的不必要的施工干扰,在质量上更加放心。在环保方面,它的生产方式可以有效的对资源达到节约。能够极大地减少由于自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在物料方面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现场出现扬尘和噪音等施工污染的概率。在人力资源的节约上,由于其可以采用工厂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极大地降低了对于人力的需求,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相关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和安全施工的水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采用构件的预制生产,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缩短施工的项目工期,有效的做到施工前进行构件的预制环节。在施工时可以做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装配,减少大部分施工程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进度,相较传统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速度。
二、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的难点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我国传统建筑行业改革的一个转折点,尤其是我国住建部明确的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影响下,全国各地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进行了广泛而多元的探索,并且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依托当地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装配式结构的不同形式,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不同结构方式进行多种多样的建筑施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我国在装配式结构的具体应用上起步晚于其他的一些国家导致在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相关施工成本上及在实际管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急需解决。
(1)相关标准不明确,施工体系不配套。
首先在装配式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标准的制定上一直困扰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推广。在实际的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设计标准长期低与实际要求。进而导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也影响着后期房屋的质量和房屋的寿命。同时由于相关标准不够完善,不够具体,导致装配式建筑在项目设计到生产环节进入施工最终再到后期的维护管理,都没有一个具体完善的联系,而且这各个环节之间不能够进行一个有效的衔接,导致在标准化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中根本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例如由于我国在现行的pc构件标准图集的制定还处于初创阶段,相关质量认证的行业标准没有具体出炉,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和标准化生产。
(2)施工具体环节中出现较多不必要问题
首先在设计上,由于传统的现浇式混凝土建筑方式能够在五大专业上做到相对独立的设计,在出现施工问题后,可以及时的将问题上报给监理,再由监理联系相关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深化。而装配式建筑在管理时会将项目重点放在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忽略了相关构件设计到最终使用的多个环节因素,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工程的效率。其次,在构件的生产上由于在装配式构件生产加工过程中,相关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及施工图纸不够完善和具体,导致在施工时清模,装模,预留预埋等环节出现问题。例如,由于在灌浆时对填充物的填充没有充分。使得在后期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节点套管连接和线路对接上出现对接不上或者对接不准的问题,进而导致施工暂停,极大的限制了施工项目,总体进程的推进。最后,在项目施工现场,由于装配式的施工方式起步较晚,对于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也较为缺乏。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专业问题例如起重混凝土建筑,焊接对接等各种专业性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必须依托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管理[2]进行有序的施工。
(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的社会认知不足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在我国公领域起步较晚,导致大部分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于企业施工形式和施工优势认识不够到位,一部分建筑行业企业仍对于传统的现浇式施工方式情有独钟。而且在具体的居住者,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预制式的建筑认知过于狭隘,且由于其自身仍存在向隔音。效果,保温效果低,抗震性不如现浇式建筑的高等各种弊端,使得消费者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青睐程度不够高。
三、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工程发展的应用措施
(1)加快落实行业标准的制定,助推建筑施工体系的形成。
针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出现的在标准制定方面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联合相关施工单位及企业以实际的发展需求,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部件尺寸,质量,外观大小等形式进行统一的标准限制,并出台相应的施工标准。同时还应结合相关发达国家在预制品生产方面的领先优势,以我国实际特点为总的出发点对于现行的预制件及预制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完善,以提高在生产过程中关于装配式部件的质量。对于施工环节中在人员方面的要求[3],要提高相关用人单位的标准,以引进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为基础,依托相关专业性人才来提高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再结合相关施工技术上面的不断创新,进而达到对于施工成本和设计成本等各方要素的降低帮助装配式建筑更好发展。
(2)政府助力,企业发力
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落地,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一支持不仅包括政府在顶层政策上的倾斜。还必须坚持在相关政策上进行扶持,在为企业进行政策帮助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于相关技术的投入以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在企业审核的各个方面及施工的各个方面,要主动的为相关施工企业开辟绿灯,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技术倾斜,对于预制建筑的施工企业要做到项目上的支持。同时企业自身也要进行个人发力,针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要不断创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死守质量红线,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为消费者做出保证。
四、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符合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节约施工周期和提高质量保证的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对于环境做到保护,是未来其建筑行业升级的不二选择,但是由于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的起步较晚,在相关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可能起到阻碍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行业携手发力,助推装配式施工方式的不断进步,最终服务我国在建筑行业上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丁东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130-131.
[2]朱浦宁.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23+133.
[3]王鹏里.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发展问题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