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教育中,学校是专业机构,家庭和社区则是非专业单位。但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在政府的引导下,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共育,将会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当代高职院校中存在一定的家校联系危机,化解家校联系危机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维护家校关系的重要保障。
案例综述:
高某,高职院校学生,自入学后通过观察对于集体活动不是很积极,和同学相处不是很融洽。某天自己偷跑在小树 林里,自述身体不舒服,家中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通过该生的母亲交谈后发现父母离异,父亲欠有大量的外债,该同学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已组建新的家庭。
在暑假过后该生自述自己要出去打工,并且想放弃学业,辅导员多次与该生母亲微信、电话联系,劝阻该生能够进行继续学习,建议到相应的机构进行心理检查。经过相关机构检查鉴定后发现,该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想退学,辅导员劝阻进行相关治疗并办理休学手续,不建议放弃学业。
解决思路:
高某的母亲,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身心发展比较重视,无论是辅导员角度还是家长角度都希望从面对面角度解决问题,同样本次案例也是一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想交锋,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辅导员充分谋划部署,积极应对,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解决实施:
一,精准施策:一是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班级管理主体,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在事件中,学生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报告,可见学生对辅导员充满信任,辅导员长期与其家长形成一种和谐的家校关系。二是系里团总支书记的信任是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的坚强后盾,可以在现场应对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决策。三是高某母亲并对于辅导员的信任,有助于更加客观、准确地处理好该事件。
二,抓住要点:信息准确、畅通是家校联系的第一要义。在该事件中要准确掌握家长的信息,了解相关情况,并取得家长的信任。
三,师生协作,层层推进: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凸显对高某身心健康的关心、成长历练的引导,让家长感受到校方对高某的重视与关注。尤其是对入校后的表现、个人喜好、行为习惯等如实回答,排除“临时抱佛脚”的印象。
此外,高某的同班同学参,既是监督,更体现了校方工作的信心,增强了面谈内容的信度与力度。
案例思考:
1、运用互联网+、创新网络育人环境,做好四个以深入。把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网络占地。同时做好“五个一”,利用山东电院魅力管理公众号推出“一师一情”兼职班主任专栏、“一班一品”辅导员专栏,“一团一帜”、“一家一风”、“一生一声”进行宣传。召开关于“我的大学我做主”、“青春正能量”等主题班会,线上视频班会与线下网络思政育人相结合,兼职班主任和辅导员做好基础性思政工作。
对于此次事件,我会对于学生自我定位、自我管理提出意见,针对“我的大学我做主”开设专题讨论会。为了深入了解同学,同时在山东电院魅力管理公众号开设“他/她说”专栏,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享,分阶段经常和同学们谈心谈话了解同学们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生活心理的关怀者、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人生发展的领航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2、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四结合,真正的做到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领航者。
(1)“同心圆”,抓好当代大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利用当代千年宝宝思维活跃等特点,花式查课、花式查寝等方式进行检查。搭建符合当前实际的大学生实践平台,暑期三下乡、假期游学等平台。
(2)为学生建好“承重墙”,助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深入构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利用心理问卷,采集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内心真实感受,开设特设早自习、晚自习、健康心理讲座,育德与育心相结合。
(3)师生共建“快车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网络思政新模式。以党建带团建,真正的为学生做好“上好一堂党课”理论修养有提高,线下做好做好沟通。
3、建立“系-年级-班级-宿舍”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由班级的团支书担任网格长,形成网格化的格局趋势。抓好班干部这个群体,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党建带学风、班风促进学风、宿舍创建学风。定期查宿舍,熟悉每个人的现状、优势特长,真正落实做好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4、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发掘其育人功能。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较强综合素质等重要的作用。开设主题性特色早晚自习活动,活动比赛,比如“叠军被”、“剪窗花”、为学生搭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让同学们参与其中,针对同学们喜欢的方式做好网络思政,净化网络空间。
利用山东电院魅力管理开展“创建文明班级、优秀宿舍、校园之星”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争做四有青年。
5.知行合一,发扬传统儒家文化对于网络思政育人的作用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千年,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儒家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旨在培养“仁人”,“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培养道德高尚,品德善良的公民,具有主人翁低位和品格高尚之人,乃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格素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厚植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当代大学生要有家国情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德才兼备、厚德载物”,不求名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线上给同学们进行相关的课程教育,线下举行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
6、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落实三全育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在每班建立家长微信群,与家长定时间交流分享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分享学校生活做好家校合作。利用社会搭建的时间平台,给予大学生丰富的实践资源。
7、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力量的中坚力量,要用哲学辩证的思维来思考处理问题。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切实肩负起塑造灵魂和生命价值的时代责任。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适合大学生的网络精品,如:推出抖肩舞。发挥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者简介:周芸 1989年生,女,山西长治,汉,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