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翀
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小学
[摘要]:沟通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与传统型说教式沟通不同,“共情”沟通,教师以同理、一致、真诚、关爱与支持的态度,让学生觉得被了解、重视、关心,是师生关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构筑学生美好人生的关键。本文就“共情”技术在师生谈话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师生关系;共情;沟通;
青少年群体是祖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备受关注,而学生健康的成长与老师密切相关。老师想要帮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合理运用“共情”能使师生间的沟通更有效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运用“共情”与学生智慧沟通具体做法如下:
(一)关注学生不良情绪
成人在有不良情绪时往往会主动找人诉说,一吐为快;或者看场电影,逛逛公园,爬爬山,找到自我排泄的途径。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不良情绪时往往需要成人主动关注,给予帮助。这里所指的关注不是简单的关注学生日常动态,而是从关注学生日常入手关注他的情绪的变化,分辨出他情绪上的喜怒哀乐。
L疫情复课后的表现不尽如人,课堂上经常发呆,作业书写马虎,课后不主动与同学聊天脸上带着一种“愁闷”的感觉。这时候我主动和他聊天。“L,好久没和你聊天了,今年的寒假你有没有与我一样觉得很特别?”我关注到他的情绪变化,以轻松的话题为切入点让他愿意停留在我身旁,自然的开展沟通分享活动。
(二)促使学生乐于分享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倾诉者愿意与老师分享心里的真实感受(内在感受)且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外在原因)才能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倾听是共情常用方法之一。倾听时,一要多听。不仅听分享者语言上的表达的内容还要注意动作、表情等非语言的行为。二要少问。做好倾听者而不是提问者,问题会给分享者带来压力使他不敢说,因为很多时候分享者也不知到问题在哪。三要回应。通过回应让分享者了解自己被理解,对方愿意倾听。
在L分享的过程中我只是一个倾听者,此时我的倾听是去批判性的,对L的分享不做价值的判断,并对他表示尊重,尊重它的隐私,尊重他的想法、行为。让L真切感受到我的真诚与真心,这样他才会敞开心胸地与我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分享过程中我先随便问了问假期情况,然后就说“ 最近遇到什么事情吗? 如果你想与我分享,我会尊重并保护你的隐私。”学生 L“对近期上课开小差,自暴自弃的状态感到很抱歉,心情很低落”,就这样L慢慢讲起家长每天都早出晚归,自己每天与家长在一块的时间很短,在这很短的时间里家长几乎都在跟他讲要努力学习,在期间我一直认真倾听,不时给予点头、微笑等肢体或语言的回应,让L慢慢敞开心扉,诉说着自己的苦恼和迷茫。
通过分享发现L的负面情绪主要来自三各方面:第一,父母不理解自己。第二,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第三,早恋问题。概括起来L的负面情绪主要源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因为敏感而产生的紧张、害怕、不安的“焦虑”个案。
(三)肯定学生自身情绪
笔者认为肯定是共情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做到了关注,也做了分享,但是没有做好肯定,只是说:“你只要努力就行了。”共情到这就戛然而止,沟通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这里的肯定是肯定什么呢?是不是说,“父母是担心你的学习才会每天提醒你要你努力学习,你要理解他们。”这样的来肯定答案呢?很显然这是不恰当的。从L的角度,他可能会觉得谁又来理解我呢?所以用共情常用的方法“换位思考”让老师以放弃自己的立场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全然置身于倾诉者的生活中和事件中去体验他们的处境从倾诉者的角度为倾诉者的言行寻找合理性,理解倾诉者的感受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肯定的是他的情绪逻辑,尊重他情绪上的感受,而不是去肯定他的对与错,他才愿意与你进一步沟通。L不开心的原因主要是“心中有很多疑虑却不知道该如何让处置。”这时,知道了情绪的外在原因,这样说,“祝贺你,很有上进心!会主动思考。”L因为得到笔者的肯定,打开了话匣子更主动的倾诉。所以这个肯定,只是肯定他的情绪,而不是是非对错。
(四)启发学生自我解忧
在师生关系中,很多传统型的老师往往是高高在上,与学生沟通时喜欢以长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说教,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共情中的自我暴露技术,也可以称为自我揭示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引导,将自己的情感、想法和不想为外人知道的类似经历主动与学生分享,这是一种自愿的、有意的分享,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正视自己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遇到的事情是可以调节或解决的。学生 L在表达中充满矛盾和焦虑情绪,笔者表示非常同情,并告诉他当年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喜欢班里一个同学 每天如果看不到心仪的同学就会觉得难过,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情感是什么时候消失、怎么消失的都忘记了。通过自我暴露技术将自己过往类似经历与学生一起分享,这种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有利于和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同时教师在回想过往的经历,更有利于自己换位思考,体验学生此时此刻的心情。自我暴露技术让学生感同身受,明白原来老师也曾与我一样,原来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在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老师由倾听者向启发者转变。“根据你平时的表现,我相信你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来我们谈谈可以怎样做。”对学生先肯定再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被肯定、被信任的感觉,会给学生无限的能量,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启发学生关注未来,关注解决方向。
共情是一粒和谐的种子,它在老师、学生心间生根发芽,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联结起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沟通的效果的智慧之匙。
参考文献:
[1]何蕾蕾.“共情”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作用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2017(12):20-23.
[2]宋亚杰.共情——师生沟通的润滑剂[J].教学与管理,2010(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