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念下山区公路设计与环境保护 王贞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贞
[导读] 在山区设计建设公路时,必须根据山区公路的整体特点,灵活运用有关技术标准,来科学布设线位。在勘察设计中,尤其需要融进“舒适、环保、和谐、安全”新理念

        十堰市路纬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在山区设计建设公路时,必须根据山区公路的整体特点,灵活运用有关技术标准,来科学布设线位。在勘察设计中,尤其需要融进“舒适、环保、和谐、安全”新理念,并且评估公路工程实施各阶段带给环境的影响,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尽量规避环境污染、生态损失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新理念下,主要探讨了山区公路设计及环保方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保措施;山区公路;新理念


        在国内很多山区,均分布着大量的高原、山岭、丘陵,并且还是河流的源头,存在着相当丰富的水、矿、煤、动植物物种等[1]。在河流两岸沿途的河谷,则集中分布着人类、生物群体。在此,人类活动则会最为严重地影响到生态环境,并且大量索取资源。考虑到山区往往具有很脆弱、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水文环境等,所以人类活动还极易严重损害生态环境[2]。所以,为了打造生态公路、响应可持续发展方针,就应在规划设计山区公路时,注意环保选线,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以降低带给四周环境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公路设计时,便与新理念相结合便显得很有必要。
        一、新理念的内涵
        在设计山区公路时,有关新理念主要表现在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等之类的设计内容上。在设计中,宜高度重视安全性,力争维护公路使用、通行、行人等各方的安全性,并注意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充分融合“安全意识”[3]。基于对道路设计的完善,来确保交通安全性,进而有效规避事故及经济损失。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保护、恢复原有生态地貌,充分协调公路和环境,真正做好环保工作,力争不破坏、最大保护。在公路发挥功能优势的同时,还能够与优美的环境相融合。此外,还应注意提供给乘客舒适的感官与乘车体验。基于对路线平纵线型的优化,来控制道路线条切实流畅连续,并且注意美化道路边坡、丰富人工构造物,令其可以协调四周景观[4]。针对路面,还应适当提高等级水平、平整度,力争避免车辆颠簸,令乘车更加舒适。最后,在设计公路主体时,还应有机融合公路平纵线形、沿线设施、人工构造物等和路线沿途既有的地貌、地形、生态特点,并形成一个整体。基于对沿线景观的统一协调,来实现路和自然、人和环境均得以和谐共处。
        二、山区公路设计带给生态环境的种种影响
        1、主体线路设计带给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设计山区公路时,主体线路一般会从占地上影响生态体系,特别是大面积占用农田。针对山区公路,需要首先考虑对农田保护方针落实、对人多地少占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且降低山区公路从土壤侵蚀上影响生态环境的程度[5]。由于公路设计中规划的主体线路,往往具有坡度要求,加之线路途径的山区地带,往往会出现大幅度起伏的自然地形地貌,所以为了山区新建公路的整体畅通性,就应针对大地表起伏的区段,从主体线路上,采取高填或深挖专业技术。但高填路段,却容易在边坡填方上出现侵蚀土壤现象。而深挖路段则会迫使原有地层经过深挖后,会遭受到削坡滑坡崩塌、重力的不利侵蚀。所以,为了规避土壤侵蚀,便应在设计中严控深挖削坡、边坡结构的稳定度。
        2、动物走廊缺失
        山区公路的存在,除了会经常伤害、致死横穿的动物等以外,还会通过破坏植被、直接阻隔动物原有通道等而引起更为不利的长期影响。另外,选线不科学也会破坏沿线环境,而损害森林植被后,还会污染水质。尤其是改变天然水系统的原有自然流向后,还会令局部区域出现枯竭水资源的情况。
        3、噪音影响
        在设计、修建山区公路时,不免会投入使用大规模的机具、载重车辆。其中存在的大动力、大功率、高噪声,则属于破坏环境敏感点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防护敏感点环境体系噪声的内容。从形成噪声及其大小上,主要经由地面摩擦、行驶速度等,还有公路粗糙度、坡度等来决定。



        三、新理念下常见的山区公路环保设计探讨
        1、设计原则
        首先,及时转变以往仅重视线路平纵指标,却一度忽略和四周地貌地形融合的现状。在设计中宜秉持地形、地质、安全的基本选线原则,合理规划建设规模、选用专业技术指标。在勘察设计中,充分体现新理念。其次,按国家标准、公路勘察现行设计规范标准,令公路可以与自然、人文体系环境保持统一和谐。再次,在设计中注意从整体上协调、尊重自然特征、省地基础原则。最后,还要因地制宜地做到顺“势”而为,尽量与原有旧路相拟合,秉持地区特性。
        2、强化环保措施
        在环保措施方面,要求以防为首,充分结合防治与综合治理。在公路设计中,宜重点防治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栖息地、天然湿地、水土流失区、获批农田保护区等,以达到环保目标或避让环境敏感点等。在公路主体中,宜做好前期工作,科学取舍路线方案、专业技术指标,不可以过分凭借环保措施。
        3、注意事项
        (1)高效使用土地:在设计山区公路时,宜深入调研沿线分布的土地资源情况,融合本地发展建设规划,尽量少占用或不占用优质高产的农田、果园、林区,注意多开发荒岭、荒地等之类的贫瘠地区。
        (2)保护矿产:在公路设计中,宜深入调研沿线分布的铜、石油、铁等重要矿产资源。在具体布线时,宜努力避让地下深埋的高价值、大储量的优质成矿地带。
        (3)保护好水源:注意宜避让或不占用饮用水源、灌溉及水库养殖鱼塘以及旅游保健功用型矿泉温泉等之类的水体。在规划路线时,宜充分保护天然水系,尽可能不要更改水流方向,不可以胡乱阻隔水流、压缩过水断面。针对路线排水体系,为了防止污染四周水土,不可以向公路侧部的土壤或水体排进边沟水。
        (4)做好山区选线工作:在山路选线设计中,宜遵守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美观的基本原则。另外,在公路环保设计中,还要重点控制线路防护、路基标高、筑路材料、线路绿化、土石方废弃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内容。在设计路线的各个阶段,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深入分析路线方案,然后展开论证及比选工作,并以此来确定最理想的路线方案。
        (5)噪声防治:在设计中,宜注意贯彻落实营运期整个道路两侧路界外低于35m的声环境标准要求。针对路线规划方案,宜按照施工位置和四周存在的地貌地形,初步确定下来公路沿途两侧的噪声影响区范围。然后,基于科学的综合分析与准确的计算,来采取声屏障等有效的降噪措施,以便能够达到敏感点地带的声环境要求标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理念下,针对山区公路体系设计和沿线的环保工作而言,最关键的就是应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其中,还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着重维持边坡水土、河床安全与稳定性。在具体的环保设计中,还注意发动有关人员及时增强环保意识,并积极引入环保新技术,设计出优质的生态环保型山区公路,以充分协调公路和沿线环境,令人类得以和自然做到和谐共处、一起发展。

        参考文献:
        [1]娄锐.山区公路设计中勘察设计新理念的实践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268+271.
        [2]叶春娲.山区公路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224-225.
        [3]梁伟恒.山区公路设计的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3):248-249.
        [4]张剑.山区公路设计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9,15(05):67-69.
        [5]马鑫泽.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7):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