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中填方路基拓宽改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蒋怡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蒋怡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城镇空间逐步向外扩张,公路交通流量日益加大,部分既有公路等级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不匹配,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绵阳市万达建设有限公司  62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城镇空间逐步向外扩张,公路交通流量日益加大,部分既有公路等级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不匹配,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此时,迫切需要对现况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公路等级,加宽公路横断面增加车行道从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缓解路网交通压力,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升级改造;填方路基拓宽改建;施工质量控制。


        导言: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路基拓宽、旧路加铺、旧路路面病害处理及交通工程。本文主要结合某三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中的旧路路基拓宽,对路基拓宽改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作简要说明。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公路原路基宽度为7.5m,路面宽度6.5m,原路基两侧多为耕地覆盖杂填土,路面结构为混凝土路面,改造后路基标准宽度为15m,路面宽度13.5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路基加宽为双侧加宽,加宽示意图如下:

        图1拓宽后路基断面(单位:m)
        2、影响路基稳定关键因素
        1、原地基处理质量:
        新填路基直接填筑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地基表层清表质量、碾压密实度直接影响路基完成后的稳定性。
        2、路基填料质量:
        用于路基填筑填料的类型、粒径及级配直接影响路基施工完成后密实度,路基填料CBR 值直接影响路基施工完成后强度度,综上所述,路基填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形后路基的刚度和强度。
        3、地下水及地表水:
        地下水对路基的危害性很大,它不但是造成路基滑坡,坍塌的主要根源,而且由于地下水破坏路基土结构,使路基失去稳定性,导致沉陷,翻浆等病害。
        地表水对公路路基及边坡的侵蚀和冲刷,会导致公路的路基及边坡出现沉陷,坍塌。
        3、拓宽改建路基重难点
        1、拓宽改建路基与新建路基相比,拓宽改建工程首先应拆除原有排水沟、隔离栅等设施,拓宽部分的基底及老路堤与新路堤交界的坡面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清表,这样有利于新建路基与基底及老路基紧密结合。
        2、拓宽部分的基底还应进行平整压实,老路堤与新路堤交界的面还应按设计要求挖设台阶,台阶横坡内倾,一般为2%~4%,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新旧路基有效搭接,新旧路基形成一个整体。
        3、旧路路基长期承受路面结构传来的荷载,路基及基底的沉降变形均趋于稳定,新建路基在自重及路面结构荷载的作用下,存在一定的工后沉降,特别新旧路基结合部,容易发生差异沉降,导致结合部路基发生纵向裂缝,随之裂缝反射到路面,路面开裂后,雨水下渗侵蚀,路基存在沉陷,坍塌隐患。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加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U形钢筋钉进行固定,填土高度H≤3m时,分别于上、下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H>3m时,除上、下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外,每填高3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技术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新旧路基衔接设计图如下:

        图2新旧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图(单位:m)
        4、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拓宽部分的基底处理:
        (1)耕地路段,路基施工前应先清除地表草皮、植物及性质较差的种植土;
        (2)原地面横坡为1:5~1:2.5 时,原地面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台阶坡度内倾;
        (3)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处理后压实度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要求;
        (4)低路堤应对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



        2、路基填料质量控制:
        (1)填料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级配应注意粗细均匀,以保证路基均匀压实;
        (2)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3)填料CBR 值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要求;
        (4)季节冻土地区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3、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控制:
        (1)路基填料应保证满足最优含水量要求,如含水量过大,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晾晒或掺灰处理;
        (2)路基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分层填筑时,松铺厚度除路床控制在300mm外,其他部位松铺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
        (2)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并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逐层压实;
        (3)路基施工碾压时,应合理确定压实机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主要工艺参数;
        (4)新旧路基结合部,应加强碾压,保证新旧路基及土工格栅紧密形成一个整体,防止路基结合部产生纵向裂缝;
        (5)路基分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设计要求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4、施工期间防排水控制:
        (1)路基拓宽过程中,原老路基不能正常排水,需在新旧路基搭接部位纵向设置拦水梗,横向一定间距设置急流槽,及时把雨水排到路基范围外,防止雨水对老路路基的侵蚀;
        (2)新建路基分层填筑时,每一层完成面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或雨前完成压实,把雨水及时排到路基之外,从而保证新建路基质量。
        5、质量检验及整改:
        路基施工完成后,应先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填方路基应做到分层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不得有明显的碾压轮迹,不得亏坡;
        (2)临时排水系统应满足要求,避免雨水冲刷边坡,路床顶面不得积水;
        (3)路基实测项目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均应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7)相关要求,其中压实度、弯沉值为关键项目,合格率不得低于95%,其余一般项目,合格率不应低于80%。
        经检验,拓宽部分路基个别部位存在压实度不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查阅现场施工资料后,初步分析原因如下:填土松铺厚度不均匀,部分位置松铺厚度过大;碾压不均匀,部分位置的碾压重叠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局部存在漏压现象;路基填料含水量偏大,部分位置路基施工时,遇到雨天,已填筑部分未在雨前完成压实,复工后又未对过湿填料进行晾晒或掺灰处理。针对压实度不满足要求的部位,项目部制定了专门处理方案,经处理后重新检测,全线路基的压实度均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
        5、结语
        (1)本项目施工前先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拓宽改建路基重难点进行分析,后制编制充分合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部分位置经处理后,路基施工质量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本项目经过三年的通车运营,新旧路基结合部及其他部位均未发现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并且路基整体稳定,沉降较均匀。
        (2)本项目出现部分路基压实度不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出现此问题原因分析可为以后路基施工现场工序管理提供参考,路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对填土、碾压、雨期施工防排水等重点工序加强管理。
        (3)本项目为拓宽改建项目,此类项目新旧路基结合部的施工质量尤为关键,该项目采取了新老路堤交界面挖设台阶、路基加设两层或多层土工格栅、结合部位加强碾压等措施,从而保证新老路堤的结合部施工质量,可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T 3610-2019)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7)
        [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