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0319660714xxxx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路运输体系逐步完善,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都对施工建筑中的混凝土质量有着影响,如建筑工艺、环境、建筑材料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因此,要大力发展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让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发展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受混凝土自身特性、施工工艺、荷载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道路桥梁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所以,道路桥梁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混凝土裂缝。
1混凝土应用优势
首先是耐久性,不产生裂缝是混凝土主要的优势与评价标准之一。裂缝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为的混凝土裂缝,另一种是由于时间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即老化效应。人工效应是指受到人工材料的人为冲击和腐蚀,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严重的裂缝、坍塌等现象,这些都是影响混凝土寿命的主要原因。人们很难控制自然衰老,因为自然因素的影响是正常的现象。但为了尽量减少后期养护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就需要对人为损坏采取措施,尽量保护混凝土表面,并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更持久,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不仅大大改善结构,而且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投入使用后,可以节省钢筋用量,对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其次是经济性,混凝土的使用对于建筑成本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似乎更加关注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实际用途而不再是只关注成本问题了。的确,高性能的混凝土的确在成本上要比普通的混凝土高出很多,但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发掘混凝土的优势所在,用它建筑出来的道路桥梁更加结实耐用,具有更好的弹性形变,强度也是远远超过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巨大提升也就意味着能够很好地减轻道路的自重,节约钢筋的使用量。所以说,高性能的混凝土对于道路寿命的延长具有显著意义,建筑用料上也更加经济可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经济效益,在未来发展上也有着重要作用。最后,坍落度在性能的衡量上也作为主要标准之一,高性能的混凝土在硬度、弹性上远远强于普通混凝土,因而在坍落度的衡量上也更具有优势,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在最初配置的融合上粘合度比较好,水泥体骨料之间能够很好地结合,对于骨料的下沉也是有着明显的减缓作用,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振捣时间内,混凝土的混合更为均匀,在以后的使用中也就无形之中减少了断裂的情况。
2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控制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受混凝土配比的直接影响,需切实做好管控工作。首先,要结合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混凝土坍落度、水灰比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需按照90-100mm的标准控制坍落度,这样泌水问题的发生几率将会显著降低。同时,按照8h左右的标准对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控制,含气量则保持在1.8%左右。其次,依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尽量将硅酸盐类型水泥运用过来。通常将颜色统一、强度较高的碎石作为混凝土骨料,保证其含泥量不超过1%。骨料粒径保持在5-30mm之间,及时清理掉骨料中的杂质,保证与相关标准要求所符合。要合理选择减水剂,除性能要求符合标准外,还需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外加剂渗入量。要配套选用减水剂和水泥,避免对混凝土坍落度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混凝土掺合料,通常将矿物掺合料运用过来,以便促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改良。一方面,混凝土活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填充混凝土,进而提升混凝土内部密实性。
2.2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
在混凝土拌和中合理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混合料的搅拌时间,最长拌和时间不得超过2min;在拌和中适量增加减水剂和塑化剂,保证混凝土塌落度达到设计要求;在拌和中要保证拌和均匀,对加水量进行控制,出厂前检测混凝土的各项指标,保证混凝土和易性达到设计要求。
2.3混凝土浇筑的有效应用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要求,最重要的要求是:无色差、良好的平整度、无渗漏等。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改进振捣技术的质量,振动必须按照均匀性和紧凑性的原则进行,以避免振动不足的问题。混凝土结构本身通常是振动的插入方法使用。振捣时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就可以认定振动合格。由于各种各样路桥施工类型不同,浇筑方式越高,浇筑混凝土高度越不好控制。
2.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初凝与完成凝结之间存在着较长的时间间隔,如果不能够科学养护,将会降低混凝土质量,甚至还需要返工处理。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首先要对混凝土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如振捣环节内没有及时消灭气泡,或泌水率与规范标准不相适应等。模板拆除掉后,作业人员要对混凝土仔细检查,保证混凝土质量与标准所符合。如有问题出现,则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修整修复措施。如有开裂问题出现于混凝土部分位置,作业人员可在开裂位置粘贴纤维布,对开裂部位进行填充和修复。其次,作业人员要将现场环境条件纳入考虑范围,采取浇水、覆盖、涂抹养护剂等养护措施,养护工作要在拆除模板后的12个小时内进行。如果于冬季开展混凝土施工活动,更是要养护管理混凝土。若环境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需将暖棚法运用过来,科学处理25mm以上直径的钢筋。且对混凝土灌注温度严格控制,尽量不要低于5摄氏度。细薄截面灌注时,则要保持1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施工过程中,要分层持续开展混凝土灌注工作,按照20mm以上标准控制混凝土厚度。
2.5使用流程化管理方法
流程管理方法有三种类型:操作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措施、可验证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和流程工作质量管理措施。由针对施工环节复杂、施工工艺难度大、工期长的特点,采取可操作的质量管理措施要避免施工困难带来的不利影响,试验工作流程可以使施工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持续实施动态循环,简化管理流程和模式,优化质量管理过程。过程的方法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已建立的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施工过程的具体程序,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基础过程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是必要的,要制定明确的责任制,使员工了解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混凝土裂缝应对方案,强化对混凝土拌和、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等各个关键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段宏艳.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产业科技创新,2019(14):79-80.
[2]张晶.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四川水泥,2020(11):271-272.
[3]沈惠惠.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20(26):157-158.
[4]徐怀渊.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建筑与装饰,2020(33):89-89.
[5]白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