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李墨
[导读] 针对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
        李墨
        新疆民航通信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针对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安全管理策略。经过分析明确,民航空管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较多,若想实现危险源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必须要强化安全管理力度。在安全管理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2)依托网络技术,构建网络管理系统;3)加强安全预防管理;4)提高紧急处理水平等。现结合具体研究,进行如下分析。
        关键词: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民航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航空事故的发生,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民航运行的安全。航空方面发生了几起重大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球人民的关注。比如737 MAX 8飞机坠毁事故造成157名乘客死亡。基于此,加强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管理任务艰巨。现结合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管理实际,从危险源的角度入手分析,提出强化安全管理的策略。
2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
2.1 危险源分析
从民航运行角度来说,其存在的危险源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危险物差异,主要为影响飞机运行以及飞机安全的事故。具体可以划分以下类型:1)自然灾害。民航空管运行的过程中,穿越的空域不同,各个空域的环境差异,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以及气流问题等,对飞机的运行以及运行安全有着很大的威胁。2)飞机机体的技术问题。飞机处于高空中运行,受到气压和故障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险[1]。
2.2 危险源识别
        从危险源的识别分析角度来说,要做好以下内容的把控:1)识别一般危险源。在具体实践中,要侧重识别安全问题。做好差距的分析,同时观察和分析危险源的状态,进而对飞机飞行状态有着全面的了解。2)划分危险源。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主要包括一般危险源和特定危险源,识别和划分时,要做好构成要素的相应分析。不同的危险源,其诱发因素差异。通过做好诱发因素的深度分析,掌握具体的诱发因素,加深对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排除危险,保证民航空管运行安全。3)预测危险源发生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制定紧急处理方案。在具体分析时,要从发生时间和危险波及范围等方面进行,做好危险源产生后果的评定,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时,作为民航空管员必须要做好危险源各类构成因素对系统运行、功能的实现等的影响分析,具有较强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要具备发现潜在风险的能力,可精准判断危险源产生后的后果。识别危险源时,对所有可能会给飞机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系统描述,比如运行状态和系统边界等。同时要做好天气情况和空中交通情况等的描述,明确各个因素对飞机运行安全的影响。除此之外,要精准描述应急装置的状态,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比如通信报警故障等;描述乘务员和管理体制等因素对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的影响等,精准识别危险源,明确各危险源的权重,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2]。
3 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管理措施总结
3.1 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若想不断提高民航空管运行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管理,必须要注重反思当前管理的不足,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高质量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以通信导航监视岗为例,不断提高运行现场管理水平,进而更好的适应新形势。

新形势下,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新要求,实施主动、前瞻安全管理策略为重点。该运行现场的运行管理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作风建设。注重加强基层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加大运行差错的预防控制力度,通过对一线维护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同时养成优良的工作习惯,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水平,做好民航空管运行安全保障。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科室工作职责和内容,加强通信导航队伍的建设,增强队伍的协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采取平面管理模式。从民航空管运行管理工作实际来说,若想要减少或避免个人失误和差错的发生,进而减少人为因素对运行维护的影响,要注重在基层班组的建设,构建直接责任人的平面管理体系,提升科室内部各个班组带班主管的地位,加强基层班组的建设,增强人员的配合度[3]。3)发挥手册的作用。要求基层运行部门要及时跟进手册的变化情况,了解通信运行手册的新增内容和修订情况等,保证手册使用的时效性以及可操作性,增强一线运行岗位人员用手册的意识。
3.2 提高通导现场的管理水平
从运行安全管理的实际来说,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强化通导现场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通导一线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明确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做好相应的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做好信息的接收和处理等工作。在遇到突发故障问题时需要及时完成信息通报,应急措施处置等工作,增强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2)采取模块化管理模式。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必须要做好细节的把控。在一线运行岗位现场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运行岗位班组建设,按照最小业务单元原则,实行模块化管理,完善工作流程,增强班组人员的协调配合程度,落实纠错制度,加强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和效率目标[4]。在具体实践中,发挥带班主管的作用,优化班组资源的配置,保证规章制度的高质量落实。设置责任人,提升管理和协调以及监督等工作质量和效率。在配置基层班组成员时,要做好维护人员的业务能力评估,从专业能力水平和系统业务掌握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衡量,保证各个时间段内人员配置的合理性,避免大量更换。3)运用奖惩机制,对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培养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
3.3 引入新技术,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随着民航的发展,航班量将会不断增加,尤其是两会或者春运等时段,对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此情况,必须要注重提升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采取系列保障措施,确保运行的安全性[5]。通信导航部门检查传输设备链路保障情况,保证其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结合运行实际情况,针对大流量引发的航班冲突问题,借助相应的技术,地空数据链传输技术等,提高运行的安全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落实各项安全保障工作,提高运行的安全水平。同时不断提高其能力水平,更好的适应此项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有效把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提高通导现场的管理水平;引入新技术,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钟涛,高鹏.民航空管系统从五大方面着力全面支持中小机场空管发展[J].民航管理,2018(09):18.
[2]高俊,郑毅.关于新时代民航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问题[J].民航管理,2018(07):16-19.
[3]何连平.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9):138.
[4]韩以欣.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和处理方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246.
[5]谈俊文.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对策[J].科技传播,2016,8(18):165-166.
[6]商海燕.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J].中国新通信,2016,18(08):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