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陈天实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上   作者:陈天实
[导读]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切实对焦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身份证号码:3201071992032***30  陈天实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切实对焦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立足长远角度和整体趋势,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么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然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必然对其他领域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人口迁移问题。因此,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导向下,便直接带动了人口的大范围迁移,使人口大量集中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从小范围的人口迁移来看,则主要以当地的省会城市为主,以及当地的发达城市。例如大连市、青岛市等。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和区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性环节。在人口集中的基础上,也必然给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是从我国长久以来的建筑工程发展来看,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技术、轻管理问题,未能够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便是管理问题,要加速自身的管理思维转变,提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并同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保驾护航。
        一、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不到位
        从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针对众多的问题,目前企业和工作人员应当首先关注的还是质量相关的问题,以及质量与管理的连带效应。同时,在针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清晰地体现出了施工准备的重要价值。只有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完善,才能够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的展开提供正确的指导。但是从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来看,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同时针对多项工作任务进行处理,这也给企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展开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般认为,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当分别对焦工程的设计问题、工程的材料问题、工程的设备问题、工程的成本问题、工程的进度问题、工程的人员问题进行处理,还要制定出明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指标。那么首先从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来看,一些企业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没有做好详细的勘察工作,从而导致对工程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把握的不到位。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发挥出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缺少工程设计的审核机制,也导致了很多存在于工程设计中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进而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了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也应当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此外,在则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同样需要针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做好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对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时仍然存在问题。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也加剧了材料选择中的复杂性。或者是因为不合理的材料选择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或者是因为不合理的材料选择导致的成本问题。最后,则是在建筑工程的人员管理中,一些企业往往会出现盲目追求降本增效的问题,从而忽略了针对人员的考核,进而导致了选用的人员不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从而同样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不到位
        从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工程施工准确阶段的问题外,现场施工阶段同样存在着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那么从具体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问题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人员方面、设备方面、施工操作方面等。首先从人员方面来看,目前建筑工程中的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对施工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不到位的。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无法针对施工技术进行灵活性地应用。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高难度的施工作业项目,高级的技工更是不充足。其次,从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我国当前的机械设备数量不能够满足不断兴建的建筑工程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机械设备比较老旧,整体性能不能支持更高效率的建筑工程施工需求。
        二、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一)关注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专业化的人员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要做好人员的优化工作,强化针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构建出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同时,在施工单位针对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也要做好人员的分类。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教育方案,明确不同人员的工作需求和工作重点。同时,针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对工作的流程进行清晰,对工程的标准进行明确,以及同步完善人员的考核制度,加强针对人员的约束,确保人员的一切工作展开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在面对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时,企业也需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一方面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替换企业当前的施工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在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深化人员的理解,帮助人员获取一线能力。
        (二)加速思想意识转变,树立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一般认为,在我国长久的建筑工程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基于此,就需要企业和工作人员首先做好自身思维意识的转变,要树立现代化的工程管理理念,要构建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并清晰地认识到工程施工中高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诸多问题,保证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三)优化与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从宏观角度针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仍难以拘泥于某一个个体,问题的出现更多是整体导向的,是多元化的问题发展趋势,也分为多个方面,需要企业和工作人员从多个角度入手,进一步达到理想中的质量管理效果。同时在具体落实质量管理的期间,企业和工作人员还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材料的价值体现。材料之价值就工程而言,其意义是难以取代的,这就使得一旦出现了材料的质量问题,必然会给工程整体带来质量问题。那么在企业和工作人员进行材料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树立大局观念,落实各个具体环节,包括材料管理的存储环节、材料管理的使用环节等。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企业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市场意识,针对材料的供应商建立起分级管理政策,保证初始环节的材料质量。而在材料存储的过程中,企业和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做好材料存储环境的管理,要控制好材料存储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结合工程当下的实际需求,对材料的存储数量进行控制,避免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出现损坏。最后,则是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企业可实施限额领料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向每一个施工小组分发材料,以此来防止材料浪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问题,现场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等,企业和工作人员应当分别对焦其中的人员要素、理论要素和方法要素,构建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其充分落实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迸发出更大的力量,也迸发出更大的可能性,以此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国家的需要、为人民的需要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年生.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 科技传播, 2010, 000(018):24,17.
[2]梁锋, 刘卓明.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 000(019):1-4.
[3]崔德晓.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 000(010):31-31.
[4]卢卫明, 柴耀林.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 科技资讯, 2017, 15(015):91-91.
[5]张贵林.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 2018, No.513(04):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