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通过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吴杰锋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上   作者:吴杰锋
[导读]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起来,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但是随之而来的建筑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家对于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4508021990060***76   吴杰锋     邮编537100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起来,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但是随之而来的建筑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家对于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论文对通过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措施进行说明,从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优化措施
        引言
        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能否满足使用需求。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无论是建筑数量,还是建筑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但其中也不乏劣质工程的存在,不但使人们的经济蒙受损失,严重情况下会造成重大工程事故,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形成威胁。所以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管理的力度,保障工程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1)由于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优化项目管理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各方面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建筑工程中还存在施工方法落后、施工机械难以控制的问题。要想提高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推动建筑业继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建设地点固定、露天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施工工序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投入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环节,实施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的安全。目前,一些建筑单位缺乏安全意识,不重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危险。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穿防护衣,施工工地未设置防护栏和警示牌等,这些细节看起来小,但是却能实实在在地保证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极大地降低施工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管理应该受到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好的安全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2.2建设项目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应严格按照我国工程项目监督体系的标准,明确安排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施工人员,杜绝出现偷工减料等行为。目前,许多企业存在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监督等问题,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2.3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施工管理必须依靠管理人员,如果发现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或者能力不过关,都会影响各种施工管理。一般情况下,在执行施工管理作业时,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专业甚至能力过硬,能够从专业角度对施工现场给予管理,准确指出问题,另一方面要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能够对施工阶段某些问题或者隐患进行发现,从而找出隐患所在,借此提高管控水平。


但现阶段,管理人员普遍都不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要么管理人员缺少对于工程或者施工管理意识,不能把安全意识深刻于脑海;要么在专业能力方面,管理人员不能有效达标。面对该种情形,建筑企业既没有对其系统培训,也没有依据管理人员特点安排相应岗位,导致管理水平日渐下降。
        3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3.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科学设计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保证施工需要的设施齐全。负责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全局角度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控。对当前新出现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理念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条例。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化,比如有没有出台新的政策或新的规范。如果政策发生变化,施工管理制度也应随之及时调整。
        3.2重视原材料的质量
        要保证施工质量,重视原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原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建筑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许多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造成建筑的质量隐患。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原材料的质量。从原材料的购买、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材料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按照相应的制度进行认真的核对以及材料的验收,这样才能真正地保障施工材料问题,并采用预案措施进行解决。
        3.3加强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高能力或者专业素养,这对施工管理起到很大影响,所以,应对管理人员科学培训,改进他们管理水平。特别是作为底层或者中层管理人员,往往他们管理能力体现着企业对于工程的执行能力,所以,要落实好相关培训工作。一般情况下,从两个方面来对管理能力进行判断,一是管理知识;二是管理技能,其中这两方面往往相辅相成,如果缺少某一方面,将很难达到科学管理。因此在培训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予以着手,首先,知识的培养既包含施工技术培养,同时还要对项目情况以及组织机构情况给予了解。其次,能力的培养往往偏重管理方法或者某些管理原则,只有管理人员遵循正确管理原则,对施工现场执行严格监督,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
        3.4完善监督体制
        工程项目监督体制要完善,它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完善的监管体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各相关负责人就应该建立起完善科学的监督体质,施工过程中各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监督体制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工作,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深入到施工项目的各个方面。建筑企业把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保证施工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行业间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把焦点放在了施工质量问题上,这无形中给建筑工程管理者增加了压力。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供方案指导,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要保证管理效果,可以采取监督机制,倒逼人员规范,从而提升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敏.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11):24-25.
[2]宋子青.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1879.
[3]王庆哲.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3):221.
[4]张岭如,剧孟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
[5]卞长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783-7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