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 贺韶辉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贺韶辉
[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钢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管理薄弱、施工技术落后等不良因素,从而影响了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作者经验,对钢筋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供参考。

15263119861******0   贺韶辉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钢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管理薄弱、施工技术落后等不良因素,从而影响了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作者经验,对钢筋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探讨
        1施工过程中加固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业的发展技术和水平将逐步提高,这将继续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业的发展与进步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运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仍然是施工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施工效率相对较低,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整体水平。因此,需要现代化的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环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促进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2钢筋安装工艺
        2.1钢筋安装要求
        钢筋接头按要求绑扎牢固,有焊接要求的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普通焊接、闪光对焊、接触电渣焊等连接方式,按设计要求选用;如设计无特殊规定,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接头一般采用肋片焊接,直径16-25mm的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接触电渣焊焊接,直径小于16mm的钢筋接头采用22? 铁丝网。钢筋的焊接和绑扎应按GB 50204—2002中5.4条的有关规定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对于焊接部位,先清除钢筋表面的污垢,使钢筋直弯,然后进行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应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焊条,保证无夹渣、无气孔、无肉瘤、无咬边、表面光滑,长度和高度符合要求。焊后立即清除焊渣。钢筋安装过程中,钢筋接头位置按规范要求错开:同一截面内,受拉区和受弯区接头不大于25%,受压区接头不大于50%。为有效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底板、维修平台、楼板两层钢筋网纵横间距均为2mΦ 20多个钢架或支架固定;墩墙、边墙钢筋网采用人字形钢筋连接,增强整体性,两侧墙钢筋网每隔2m用支撑铁绑扎,保持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为50mm,与结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相同× 50mm水泥砂浆砌块,间距1m。钢筋安装要求平面钢筋网应平整、排列均匀,钢筋应平直;梁柱配筋应注意节点位置和间距要求,节点配筋关系应正确,端部锚固应合理。安装好的竖向钢筋应用钢管支撑或用风绳捆扎,防止其倾覆。安装人员应熟悉图纸、设计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规程、规范。
        2.2楼板钢筋安装工艺
        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底板测量放线一般在36小时内完成。安装底部钢筋前,在垫层上放出底部分布钢筋的位置,然后放置定位钢筋,用粉笔在定位钢筋上画出分布钢筋的位置,然后布置底部分布钢筋,绑扎底部钢筋网。根据保护层设计要求,垫砂浆垫块,按设计调整底层钢筋面标高,设置底层钢筋网。在面层钢筋网上,画出面层分布筋的位置,布置分布筋,绑扎面层钢筋网。检查钢丝网整体稳定性并加固。
        2.3墙体钢筋安装工艺
        墙体钢筋安装前,先进行墙体位置、尺寸放样,并标出标高。在底板的上下层,取一根作为墙体钢筋单钢筋网的定位钢筋,并对其位置进行校正。定位钢筋应与底板钢筋网点焊固定。安装垂直定位钢筋,若钢筋直径小于Φ 16Φ 16.定位钢筋与底板钢筋网焊接固定。在竖向定位钢筋上划出水平钢筋的位置,绑扎水平钢筋,及时补充竖向钢筋,使钢筋网整体不变形。所有竖向钢筋也可焊接固定。可先安装竖向钢筋,再安装水平钢筋。为了防止倾覆,应使用钢管支架和风绳扎带。全长钢筋应一次安装到顶部。受条件限制时,需要分段绑扎的墙体钢筋接头应按要求错开;如果采用焊接连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接触电渣焊。
        2.4柱钢筋现场绑扎技术
        钢筋焊接或连接后,按间距位置在主筋上拉箍筋,然后逐根绑扎;主筋与箍筋的交点为梅花形,但柱的四角点必须一一绑扎。抗震所需箍筋为135° 吊钩直线部分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0d。



        2.5梁钢筋绑扎技术
        绑扎梁钢筋前,应清除模板内杂物。对于不能清理的小杂物,采用大功率吸尘器进行清理;先在模板上标出主筋位置和箍筋间距,将箍筋放在梁的主筋上,按拉好的位置将主筋和箍筋放好,开始绑扎钢筋。主梁和次梁按同一方法同时施工。在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绑扎钢筋时,注意主筋的上下位置。当梁的主筋为双排钢筋时,可在两排钢筋之间夹一根短钢筋,短钢筋的大小取决于排距。有条件时,梁钢筋绑扎在楼板上后可直接吊入模板。
        3钢筋安装工艺
        3.1钢筋安装要求
        钢筋接头按要求绑扎牢固,有焊接要求的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普通焊接、闪光对焊、接触电渣焊等连接方式,按设计要求选用;如设计无特殊规定,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接头一般采用肋片焊接,直径16-25mm的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接触电渣焊焊接,直径小于16mm的钢筋接头采用22? 铁丝网。钢筋的焊接和绑扎应按GB 50204—2002中5.4条的有关规定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对于焊接部位,先清除钢筋表面的污垢,使钢筋直弯,然后进行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应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焊条,保证无夹渣、无气孔、无肉瘤、无咬边、表面光滑,长度和高度符合要求。焊后立即清除焊渣。钢筋安装过程中,钢筋接头位置按规范要求错开:同一截面内,受拉区和受弯区接头不大于25%,受压区接头不大于50%。为有效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底板、维修平台、楼板两层钢筋网纵横间距均为2mΦ 20多个钢架或支架固定;墩墙、边墙钢筋网采用人字形钢筋连接,增强整体性,两侧墙钢筋网每隔2m用支撑铁绑扎,保持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为50mm,与结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相同× 50mm水泥砂浆砌块,间距1m。钢筋安装要求平面钢筋网应平整、排列均匀,钢筋应平直;梁柱配筋应注意节点位置和间距要求,节点配筋关系应正确,端部锚固应合理。安装好的竖向钢筋应用钢管支撑或用风绳捆扎,防止其倾覆。安装人员应熟悉图纸、设计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规程、规范。
        3.2楼板钢筋安装工艺
        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底板测量放线一般在36小时内完成。安装底部钢筋前,在垫层上放出底部分布钢筋的位置,然后放置定位钢筋,用粉笔在定位钢筋上画出分布钢筋的位置,然后布置底部分布钢筋,绑扎底部钢筋网。根据保护层设计要求,垫砂浆垫块,按设计调整底层钢筋面标高,设置底层钢筋网。在面层钢筋网上,画出面层分布筋的位置,布置分布筋,绑扎面层钢筋网。检查钢丝网整体稳定性并加固。
        3.3墙体钢筋安装工艺
        墙体钢筋安装前,先进行墙体位置、尺寸放样,并标出标高。在底板的上下层,取一根作为墙体钢筋单钢筋网的定位钢筋,并对其位置进行校正。定位钢筋应与底板钢筋网点焊固定。安装垂直定位钢筋,若钢筋直径小于Φ 16Φ 16.定位钢筋与底板钢筋网焊接固定。在竖向定位钢筋上划出水平钢筋的位置,绑扎水平钢筋,及时补充竖向钢筋,使钢筋网整体不变形。所有竖向钢筋也可焊接固定。可先安装竖向钢筋,再安装水平钢筋。为了防止倾覆,应使用钢管支架和风绳扎带。全长钢筋应一次安装到顶部。受条件限制时,需要分段绑扎的墙体钢筋接头应按要求错开;如果采用焊接连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接触电渣焊。
        3.4柱钢筋现场绑扎技术
        钢筋焊接或连接后,按间距位置在主筋上拉箍筋,然后逐根绑扎;主筋与箍筋的交点为梅花形,但柱的四角点必须一一绑扎。抗震所需箍筋为135° 吊钩直线部分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0d。
        3.5梁钢筋绑扎技术
        绑扎梁钢筋前,应清除模板内杂物。对于不能清理的小杂物,采用大功率吸尘器进行清理;先在模板上标出主筋位置和箍筋间距,将箍筋放在梁的主筋上,按拉好的位置将主筋和箍筋放好,开始绑扎钢筋。主梁和次梁按同一方法同时施工。在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绑扎钢筋时,注意主筋的上下位置。当梁的主筋为双排钢筋时,可在两排钢筋之间夹一根短钢筋,短钢筋的大小取决于排距。有条件时,梁钢筋绑扎在楼板上后可直接吊入模板。
参考文献:
[1]侯道静.浅析土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J].门窗,2017,(01):92.
[2]徐飞鸿,论建筑施工钢筋技术,[J],江西建材,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