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黄现虎
[导读]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向着一个新的趋势发展。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黄现虎 226100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向着一个新的趋势发展。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内容就是造价管理,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但在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由客观因素而引起的问题,所以,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困境分析;改进策略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分析
        1.1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复杂和不安全的因素,这就需要相关监管人员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全层面、多角度地巡视和检查,同时不遗漏任何一个巡视和检查的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顺序、相关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都要进行相应的巡视和检查,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难以做到这一点。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巡视和检查的是施工人员的施工程序是否正确,错误的施工程序会导致重修的情况发生,而这就会直接增加相关施工成本。加之,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尤其是一些特种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
        1.2建筑材料因素
        对于工程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购买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存放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筑材料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若是建筑材料的质量比较好,那么最终建设出来的建筑物的质量也会比较好,不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若是建筑材料是劣质的,那么相应的建筑物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并威胁施工人员和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购买相关建筑材料之前,相关从业人员并没有将有关建筑材料的信息进行全层面地认识和理解,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以及价格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最终,若是实际购买价格严重超预算,就意味着超预决算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使用期间,若是相关施工人员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建筑材料的用量就会增加。加之,从业人员对建筑工程实际使用的建筑材料预设不到位,导致后期又继续购入一部分的建筑材料,这也是超预决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2.1完善限额设计,加强动态管理
        限额设计必须在保证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一味地不顾实际情况进行投资的限额设计。当前建筑设计阶段中技术性因素与经济性因素的融合始终是一个问题,而限额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限额设计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时候注入动态管理就十分必要且重要了。限额设计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本控制太过于被动,大多数的限额设计在初期阶段太过局限于框架,最终丧失了应有的主动性。其次,限额设计也会大大降低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同时,过分强调限额设计,价值的工程原理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价值的工程原理。此外,限额设计只注重于眼前的工程建设,缺乏对于后期管理维护考虑,导致后期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不合理,无法保证后期维护工程的开展。最后,外部环境中市场是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中,建筑材料以及设备需要不断更新,这种价格也会随着市场进行价格的变化与调整。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关注市场变化,及时搜集整理有关的材料数据,为动态管理提高科学的依据与支持。建立计算机动态管理的系统操作平台,使得相关信息和数据能得到及时更新。



        2.2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进行施工时较为常见的一项步骤。建设单位需要统筹好各个方面,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施工人员要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对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等问题严加看管,还要控制好现场签证额外用工。施工中涉及各种预算外费用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现实情况迫使必须进行变更,就要本着先算账后花钱的原则,出现这种变更要及时计算出由此导致的费用的变化数量,将项目的费用额度熟练掌握。施工中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不要一拖再拖,对工程造价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工程是复杂的并且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施工时难免会出现部分超出图纸计划范围的工作,建设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及时记录下来。要尤其注意隐蔽工程记录以及签证工作的处理。
        2.3加强对材料、机械的成本控制
        工程材料的种类繁多,用量也比较大并且它花费的费用占据了工程造价的70%,不仅如此,其变化范围也比较大,所以要严加控制工程材料费用。在预算―计划―采购―签收―领用―使用―监督―回收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要重视材料费用的控制。(1)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材料选购,将成本降至最低。进行采购前仔细研究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还要研究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市场的价格走势熟练掌握,一些大宗材料的采购更要仔细进行多家的对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进行购买,对于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来说,也可以为供应商提供招标的机会。在多方面反复考量,优中选优。(2)工程材料的供应要符合工程进度。做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少材料就为施工现场提供多少材料,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材料是不能积压的,一旦积压就会增加施工成本,造成损失,这些损耗以及保管的费用也是很高的,所以要提供与施工进度相符合的材料数量。(3)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对于材料堆放地点要合理布置,避免造成二次搬运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耗。(4)要将限额领料、定额领料制度贯穿施工全过程。这样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将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4强化竣工结算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属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超出预算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因此也应加强对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该阶段造价控制的具体内容主要为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竣工结算审核两方面。造价部门与审计部门需要事先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而后才能够完成竣工并开展工程结算。在工程造价相关资料的收集上,应全面收集包括相似工程造价资料、工程开展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账目等。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比如利用计算机保存与造价控制相关的数据资料。在今后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能够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竣工结算审核工作,在进行设计变更以及索赔等方面,也需要做好与各个施工单位的沟通,开展有效的审核工作。进行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工程预算价款以及实际结算价款之间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造价控制对策。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企业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需要在工程项目启动后,管理部门需要对各个环节开展造价管理,了解项目建设要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通过科学预防降低项目的经济损耗,以此提升项目造价管控水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20(11):258,260.
[2]刘小红.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95-196.
[3]李琳.项目特征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218-219.
[4]何以莲.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J].居舍,202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