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房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李建华
[导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项目的建设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也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四川省商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李建华  61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项目的建设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也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1建筑工程房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机械设施因素
        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提升,各类高新的机械施工设施层出叠见,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滋生了一些隐患。例如,机械设施选用不恰当,其作用就无法全面展现,继而对项目质量产生不利干扰。此外,部分建设企业只注重对于设施的使用,而不注重设施维保,使得部分设施出现带“病”运转的状况,不仅作业精度下降,影响施工品质,甚而可能会诱发安全问题。
        1.2施工工艺因素
        在房建项目中,需要运用各种工艺,如地基基础工艺、混凝土工艺等。对于这些工艺的运用,会影响房建项目的施工品质,如果某些工艺的运用出现偏差,或者未遵循相应的流程来完成作业,都会对施工品质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1.3建设材质因素
        在房建项目中,如果建材的品质与相应的要求不符,那么其投入使用后便会产生较大的隐患。通过对以往出现过品质问题的房建项目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项目均存在建材品质问题,如在钢筋建材存储期间未实行相应的防护,继而被雨水侵蚀,而锈蚀的建材仍旧被使用,便会诱发房建项目品质问题。
        1.4工作人员因素
        影响房建项目施工品质的人员要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管控人员。如果管控人员的技能素养较低、责任意念较差或者经验不足,就会在实行施工品质监管期间,易诱发众多问题。另一方面是作业人员。在房建项目中,大多数作业人员都不是科班毕业,总体素养相对较差,如果在施工活动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则会增加品质隐患产生的概率。所以,建设企业开展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时,一定重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2.1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作用是指导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但是施工方案是在具体施工之前,根据经验和项目情况而制定的,在实际施工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需要施工中及时反馈问题,完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另外,施工中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若忽视图纸中的问题,而直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自行调整,必然会造成想当然的错误,从而导致施工工艺与工程施工之间发生矛盾,不仅会影响工期,还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设方和施工方,一定要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有深刻的认知,并且要借助现代化施工管理技术和模式,大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且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对于陈旧设备或者设施,要及时更换,提高新配备和新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贡献作用,发挥现代化技术优势。最后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对于施工方案中所要求的材料和设备,要在进场之前详细检查,出具合格报告等,并且将记录的数据妥善保管。同时还要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工序认真检查和监督,保证当前施工工艺不会影响到下一步工序,并且能做到无缝衔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或标准中要求建筑工程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一旦发现了质量问题,则要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采取科学合理地应对措施或解决对策。



        2.2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追求进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2.3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2.4加强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施工工序,具有交叉与重叠部分,为了避免出现重复施工问题,要求加强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不彻底的现象。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图纸设计情况,并与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结合在一起。结合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促进施工作业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施工技术的正确性。同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考虑到人力、物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之间的协调配合,据此严格按照相关的作业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对工程建设施工建立相关的作业施工组织计划,并促使作业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5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与联系
        由于建筑施工环节涉及的部门及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各单位的施工过程会存在交叉作业的情况,如果不能合理协调各部门的施工顺序,则有可能导致工期延误问题的发生。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定期组织例会,强化施工部门间的交流;此外,还需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协调,以防止因此引发的冲突问题;最后,对各工种灌输协同作业思想,使其了解到工程项目的建设并不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只有不断加强各部门的协同作业,才能徐进项目的按质按期顺利完成。
        2.6做好施工环境的调研和优化工作
        施工环境必然会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造成影响。因此,要在选择施工工艺以及绘制施工图纸之前,就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如针对高层建筑,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研,在设计施工图纸时,要考虑当地是否位于地震多发区域,针对性的选择抗震性能更高的施工工艺。同时,在考虑必须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可以提前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施工环境的优化。比如针对交通极度不便的施工环境,可以提起铺设一条用于材料设备运输的道路,降低工程材料和设备运输难度。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相关施工企业要不断强化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涉及诸多内容和环节,管理人员要重视细节,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落实各项职责,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意识,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方法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光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居舍,2019(11):144.
[2]徐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2):61-63.
[3]章和平.分析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J].低碳世界,2019,9(07):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