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鹏鹏
河南天锦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园林绿化树木的修剪养护效果关系着树木的健康生长和绿化美观效果。只有掌握正确的修剪养护技术要点,才能调整园林树木的生长机制,防治病虫害,达到园林绿化的美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木修剪;养护管理
1园林绿化树木修剪养护的重要性
1.1塑造美观的园林造型
植物一般都会向阳生长,因而很容易生长不均衡,造成阴阳面生长不一,向阳面树木枝叶繁茂,但另一面由于没有充足的光照,树枝长势较弱,严重影响树木整体的美观性。而如果能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就能有效规避这种生长情况。科学合理的修剪能够保证树木获得充足的光照,利于树木的均衡健康生长,能够促使树木枝繁叶茂,也能提高园林造型整体的美观度。
1.2减少病虫害
树木的质量会影响病虫害的出现频率,只有增强了树体的抗性,才能有效抵御病虫害的入侵。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修剪、养护,能够增强树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给树木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生长环境,让树木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除此之外,在园林绿化中对树木进行修剪和养护,也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以及传播。
1.3延长树木开花期和结果期
修剪和养护工作对树木的生长十分必要,可使树木长期枝繁叶茂,进而促使树木将体内的养分均匀分到每一个部位,以满足树体各部位对养分的需求,使树木生长更加旺盛。在这样的生长状态下,树木的开花期和结果期会逐渐延长,使城市园林景观更添美丽和芬芳。而且,对开花期和结果期的树木进行养护,也能促使树木养分均匀分配,提升花果质量,进而显著提升整个园林的绿化成效。
2园林绿化树木修剪方法
2.1疏枝修剪
树木的疏枝修剪是为了对树木枝条的调整,通过剪枝对枝条的分布状态有所改善,调整枝条分布的疏密情况,使枝条的分散更合理科学,保证树木能获取足够的营养光照和汲取充足的营养成分,以及满足树木一定的通风效果。首先,树木枝条修剪要均匀,分布要均匀,才能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避免病虫害的侵害。其次,控制疏枝的修剪时间,注意修剪的阶段性。通常而言,壮龄阶段树枝修剪是最佳时间,因为这一阶段的树木生长速度较快,枝叶繁盛,枝条过多影响了树木的整体透光性,且阻碍了周边供电线路的建设。再次,树木的修剪养护要具顺序性和流程化,遵循修剪原则和顺序。修病枝、腐枝、下落枝的修剪是首要的修剪工作,串膛枝和短截徒生枝的修剪通常在其次进行,最后,在不违背原则性修剪的前提下,考虑树木生长的协调性、美观性,对枝条做适当的调整修剪,过密的枝条需要修剪。
2.2更新树冠
更新树冠主要指的是截除分枝点以上所有树冠,让它可以重新长出新枝,获得生机。该种方法通常针对于于树冠衰老,存在严重病虫害的树木,以及虽然树木受到其他损伤但其树干依旧健壮的树木。一般适用于榆树,糖槭柳树等具有较强萌生能力的树种。
2.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指的是采用人工方式来短截、疏剪、保留或编扎、盘扎枝条,以让树形更为美观与丰富多彩,增加树木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不仅如此,通过该种方法还能够对树木的透光与通风起到改善作用,进而提高其生命力。由于树木类型不同,所需整形造型亦有所差别,通常情况下,行道树造型主要可分为杯状行修剪,开心形修剪以及自然式冠形修剪三类。
其中,第一类造型基本是在苗圃中造成,栽植后5~6年内完成整形。在实际修剪时应当重视短截或疏剪其过长枝条。第二类修剪通常是在顶芽自剪或是无中央主轴自剪,在定植过程中应当截留三米主干。当春季发芽后,选留3~5个不同方位,且短截均匀分布的侧枝,让其形成主枝。而一般情况下树木生长空间较大,且不会对城市交通及其他市政设施造成影响情况下采用的是第三类修剪方法。
3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措施
3.1把握时机进行水肥供给
没有充足的养分,树木就不能茁壮生长,因而要适期施肥。施肥时应注意,不同季节,树木所需肥料不同。以临沂地区为例,春夏时节,一般要补充氮肥,而秋季则需要补充磷钾肥,冬季气候寒冷,气温低,主要预防冻害,则需要供给有机肥。同时,施肥也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通常雨后为最佳施肥时机,此时土壤湿润,易于吸收肥料。另外,树木生长过程中,冬春时节天气过于干燥时,应适当浇水。树木的灌溉可以分成3阶段,即定根水、生长期浇水、休眠期浇水。浇水与施肥一样,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而冬季则可以在中午浇水。
3.2病虫害防护管理
做好病虫害防护工作,是园林树木生长充分汲取养分的保障,并对树木生长有重要的意义。在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护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以下的内容:第一,考虑抑制病虫害的化学药物的负面影响,优先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药物,禁止使用毒性强的、影响环境、与环境物质易发生反应的化学药物;第二,病虫害的防护管理还应重视预防措施,对园林防虫防灾需要合理的规划、科学布置,针对园林树木的受病虫害情况程度制定科学的病虫害控制措施,种植环境区域需提前规划好,抑制病虫害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
3.3灌溉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树木的生长也同样需要足够的水源的支持,对于植物的灌水工作是保障树木生长活力的基础,尤其是在分季节的灌水工作中要根据其生长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工作。在夏季对于植物的灌水工作加强力度,因为在夏季气温高的情况下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流失的水分相对较多。多数植物在冬季休养生息并不需要过多的水分,在入冬之前的储水工作也十分的重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漫长的冬季容易使植物死亡,但是在开春的干旱死亡现象更为常见,因为此时树木的需水量比较大,但是却缺乏及时的灌水的工作。树木的生长分为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灌水工作的进行也要根据生长周期的变化进行。为了避免干旱现象的出现,根部灌水工作的水量和时间控制都要具有科学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适应性的工作。灌水工作的量要进行一定的控制,灌水量较多会造成根据缺氧而造成根部腐烂,另外在雨水天气中也要做好控制工作。
3.4枯枝、残株、杂生植物处理
植物病虫害和生长周期的交替工作会产生落叶等自然的现象,另外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损伤直接死亡。对于此部分的植物要进行更换和调整的工作,及时的修剪等不仅可以提升整体园林的美观程度,也可以减少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损失。中耕工作也是其中重要的工作,主要是通过除草和松土工作来实现的。松动土壤表层的工作可以将板结的土壤进行透气性的增加,有利于在后期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呼吸。增加土壤孔隙度的工作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工作,尤其是在园林绿地中因为城市人口密集,人为的踩踏的工作会使得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中耕的深度要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工作,树木的种类、树龄等都有所影响,一般情况下为5cm以上,在晴天进行比较适宜。另外除草工作的进行可以与施肥工作配合进行,将土壤中的杂质清理干净,使得植物生长的环境更加优良。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成为城市的守护者。因此,必须做好园林绿化树木的修剪和养护工作,在养护中,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同时也要把握好时机进行水肥供给,从而保证树木的绿化质量,为城市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浅析[J].陈晨.南方农业.2020(03)
[2]加强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J].马艳.花卉.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