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及创新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9期   作者:· 聂潇
[导读] 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作
        聂潇
        四川思极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作用。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提升群众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也是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的前提。文章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路径,以供借鉴。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特点;创新
1基层群众文化概述
基层群众文化,是指基层人民群众自娱自乐自我参与的社会性文化,该文化脱胎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丰富人民群众精        神生活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特征:一方面,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具备鲜明的文化特色,大多数的基层群众文化都是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延伸,是民族文化的具象化和娱乐化。另一方面,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具备良好的大众性,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脱胎于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有较深的群众基础,很容易被基层民众接受和喜爱。此外,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还具备较好的发展性。发展性是指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和演变,能够根据时代的特色和环境的变化,在继承上传播、创新,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口味。
2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
2.1具有广泛性
        群众文化以群众活动为主体,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群众文化工作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也是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群体的文化。力求提升每一位群众的生活品质。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工作得广泛性。
2.2具有政治性
        目前,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实现我国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能够互相协调发展。以此来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共同发展。一个国家的能够长期发展下去,它的竞争力就在于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一个提升。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用科学的文化知识体系来武装人民群众,使他们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2.3具有多样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待基层群众文化开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这对于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来说,无异于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但要满足人们日益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多变。以此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就目前情况而言,各地政府均积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也各有地方特色。各地政府所开展的文化工作种类繁多,例如小品、歌舞等受众面广泛的文化活动。除了政府机构主办的文艺演出活动,各地群众也由城乡街道办组织一并参与其中。艺术与生活往往密不可分,在文化推广上,人民群众更能体现出基层的文化需求。
3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路径
3.1树立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当前社会进步和发展较快,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多重需求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逐步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同时对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想法和要求,从过去单纯的唱、跳,逐步转向更高、更深、更有品位的文化层次方向发展,目前是吃不愁喝不愁文化也要脱贫走。

针对这些情况,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工作方向和信念,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宗旨,多创作来源于生活,反应社会正能量的作品,向如何丰富全民精神生活、提高文化活动品质、创新活动内容等转变,基层文化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3.2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
        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创新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进行丰富,从而保障基层群众文化长久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而对基层群众文化的丰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因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存在意义和目的就是娱乐大众,本质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喜好,根据不同地区基层人民群众的不同情况,制定创新的基层群众文化内容。其次,要注意结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基层群众文化就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谁都无法离开彼此,所以在进行内容丰富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信奉共产主义思想,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内容丰富的过程中,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立足当前工作实际,采取多元化工作方式
        受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很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习惯于延续原有的工作方式。但是随着当前形势的变化,其工作方式也应当有所改变。当前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文化娱乐方面也有着更大的需求,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形式以及内容也应当随之改变。
首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了解其内心需求,从群众的角度来思考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流程,从群众的兴趣爱好以及大众文化发展趋势出发,选择合适的文娱活动内容。其次,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走到人们的面前。基层群众文化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步伐,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特点优势并实现与自身工作的结合,促使自身工作朝着技术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应当构建线上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化服务。另外,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积极在当地组织开展一些文娱性主题活动。例如,文化馆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以及风土人情举行一些文化旅游节活动;也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时装走秀、书法以及歌唱等群众文艺表演活动,为大众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
3.4实现资源调配,培养文化工作人员
        目前国家对于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员以及资金包括政策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工作人员培养是当务之急。及时维修老旧的文化活动室,尽可能创建多种类活动场所,及时更新图书馆藏书等,将对后期开展文化工作打好基础。大型活动资金不足时,及时与地方企业沟通,协商资金以及活动对企业的广告宣传,实现双赢。文化工作开展需要人才,人才关系到文化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取得良好的群众效果。政府可以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同时在社区寻找、选取一批能够从事文化工作的人群,进行系统培养。对于贫困地区,应解决基本的物质需求,只有物质得到保障,文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来繁荣群众文化,不断提升全综合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于小燕.简述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及发展[J].文化月刊,2021,(03):100-102.
[2]林晓飞.简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管理研究[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05):28-29.
[3]高娟,王越.浅谈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中国文艺家,2021,(01):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