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润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 150040
摘要:制造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成本管理,其不仅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基础,也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化的当前,制造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提升内部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对会计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从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制造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都不注重成本管理,将精力过多地放在业绩方面,忽视内部管理,造成制造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不足,给制造企业长远持续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制造企业领导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革新,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在每一个运行环节都注重对成本进行管理。
关键词:制造企业;过程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成本分析是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企业要进行精益的成本管理,必然要求对产品的成本项目进行分析,包括材料成本、加工过程耗费的能源、人工成本、耗用的辅助材料、包装成本等。然后还要对影响每个成本项目的因素进行分析,列出全部成本影响因素,再在此基础上对各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列出关键要素及关键管控点。成本分析是企业获得外部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中,而成本领先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要想获得相对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找出与同行的差别,保持优势,在劣势的环节投入研发及培训力度,将劣势变为优势。
1.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有些企业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全面,造成其他部门员工对成本管理的参与性差,积极性不够,影响整体成本管理效率。传统的管理方法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后期控制,成本管理应该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1.2原材料采购问题,对制造企业来说,采购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一半以上,所以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首先对原材料的采购时间、采购量没有合理的规划,采购计划管理与销售和生产部门脱节,导致原料库存积压严重,占用公司资金成本较高。其次,有些集团分子公司较多,各分子公司自行采购原材料,议价能力较低,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偏高。
1.3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随着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比重逐渐提高,目前大部分企业为了核算简便,所采用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以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作为所有间接制造成本分配依据,常常少计复杂的、低产量的产品成本,而多计高产量产品的成本,所得出的成本核算结果容易失真,间接费用责任不清,严重时会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使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2.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强生产物料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在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确认这些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存在浪费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是制造业成本控制的重要任务之一。为降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对原材料的充分利用,需要制定合理的定额领料制度,依照相关的凭证进行领料,以此保证原材料的使用合理,使原材料的浪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需要做好原材料的盘查清点工作,便于充分了解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原材料存在浪费情况,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其次,需要充分认识到生产技术及人为因素对原材料使用浪费的影响,加强技术研发,做好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便能够对原材料进行有效利用,在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促进制造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2成本管理透明化
成本管理的透明化有利于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重视成本控制。许多企业出于各种原因,把企业的成本管理做得神神秘秘,生怕被人知道了任何一点成本信息,这样不利于各层级尤其是执行层级的员工们理解并落实公司对于公司成本管理的措施。成本管理是全员的成本管理,所以在公司明确战略目标之后,与之同时的成本目标也应快速及时的逐级向员工清晰传递,只有员工了解了管理的目的才能执行好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甚至能激发他们在成本管理上面的创造性。当然,产品的整体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公司的财务机密,这个是作为企业合格员工必须要遵守的条例并不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透明化。成本管理的要点是:公开透明,全员知晓。其一,任何产品的成本组成都不是单一的,而各个不同的成本项目分别分解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每个部门只掌控一部分成本,而大多是制造成本,核心部件的成本,并不被一线人员所知晓;其二,现在许多制造企业,其产品的价格及成本在行业内基本是透明的,竞争优势只是在于哪个企业能从这个透明的海绵里再挤出水来。向客户报价的同时,需向客户提供成本分析表,再与客户协商,供方只赚取双方认同的合理的利润。成本管理透明化还要求达到全员知晓的程度,不能只是一线的管理人员知晓,就连作业人员也必须知晓其所使用和耗费的材料或物品的成本是多少。每个员工都对他所负责的作业范围内的成本负责。在员工的意识中要灌输成本的概念,员工的眼睛里看到的不再是物品,而是“钱”。这就是成本意识。要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认识到成本与自己有关,而且是有很大的关系,形成全员关注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
2.3构建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
为促进成本管理的顺利、便捷的开展,企业须加强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遵照成本效益原则,构建相对完善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各个职能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生产环节将收集的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库。另一方面,各个职能部门可以利用成本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以便实时充分地了解成本精细化核算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此外,企业在构建成本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时,还要重点关注采购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库存管理等模块,这样可以从企业供应链入手进行成本管控,使员工潜能得到发挥,以更好地实现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4加强成本核算的创新力度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国家制定中长期的制造业发展规划,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领域发展。在制造业转型期间,也要通过创新制造公司经营模式,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进而加强产品核算的力度,来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因此,成本的核算人员要学习国内外新型的合作方法,在既定的国家会计准则和纳税政策下,进行创新,以提高公司内部核算的工作效率和核算的精确度;制造公司内部的核算人员,应该根据公司内部产品生产原料的消耗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项目成本管理法等工具,并优化各类成本计算方式;要将公司内部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工作来,控制项目的作业成本和提升项目的作业效率,并将成本控制各项内容融入到各个产品的生产环节,如:产品的采购、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运输、产品销售等过程,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准性,为公司各项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进而降低成本。
3.结语
制造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必须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由于制造企业成本涉及的产品及物料成本的复杂性,本文仅对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而针对行业内制造成本过程管理的实务及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科目的制造成本的性态进行有针对的成本动因分析是降低制造成本实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石志刚.浅谈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纳税,2019(24).
[2]樊英宏.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要点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
[3]李正禄.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J].财会学习,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