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成睿
国网鞍山供电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变电站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就成了当前智能化变电站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当然,这也对电网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电网运行稳定可靠,提升电网运行的效率,做好实时监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必将成为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化已经被不断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我国很多智能变电站也应势而生,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故障,因此,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接下来,笔者就“运行维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地探究及讨论,希望能够对一些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有所帮助。
1 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框架主要包括运行管理框架、设备管理框架、信息体系框架这三个部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调度层、变电站层和设备层这三种,在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会形成智能处理核心,在电网形成操作策略后,调度层的调度台会对智能电网发出具体的调度运行的指令,处理核心接收到调度指令后,会将指令分解成独立的操作步骤,在得到调度确认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调度人员的任务就是将操作指令发给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设备管理框架主要包括营理层和智能变电站两部分,其中设备管理方面是运行方式的基础。设备管理中心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后,能完成对辅助决策、动态监测和风险预测这三方面的建模,然后变电设备的各处理模块会自动形成建议,通过审核后就会形成最终的管理建议。管理中心会根据各部门实际需要将这些建议信息提供给需要它的部门和单位。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中心和信息工作站这两部分。设备管理中心是用于处理智能变电站事项的一个平台;信息工作站的运行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操作,它通过对站内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形成局部决策。运行管理框架、设备管理框架和信息体系框架这三方面技术的综合使用,促进了变电站智能化操作的实现。
2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智能设备运行稳定性差
智能系统又很大的信息交换量,必须保证其稳定性,不能因死机造成电站瘫痪,需要大量时间查找故障。因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前提就是各种智能设备的稳定性。在设备选型时一定要选择优质供应商,以及有资质的安装调试企业进行安装试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安全和企业财产。
2.2 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涉及于多学科知识,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十分缺乏此类人才。在复合型人才储备上更无法满足行业运行维护需求。因此、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运行中,维护运行的人才水平不高仍是很大的问题。
2.3 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体制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能源单位,不仅关乎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关乎到民生。作为特殊的行业,进入到市场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企业要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就要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高创新意识。近年来电力企业为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会对各种智能化设计进行维护,并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但是,由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体制不够完善,使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没有实现体制上的创新,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无法适应企业需要系统化展开。
3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运行维护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当前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体系这三个框架内都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在结构应用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将更高。
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智能开关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运行维修技术上的智能化发展。届时,当信息体系框架的运行设备检测到运行障碍和运行事故存在时,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将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示,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就要求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进运维技术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这也就在提高运维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变电站运行效率的提高。
3.2 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程度加强
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能在分析变电站具体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具体的数学建模技术的应用,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解决措施进行数学建模,并将建好的数学模型传输给变电站设备管理的调度层,调度管理层通过对其维修意见进行审核,如果该建议符合设备维修的技术操作要求和标准,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就会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维修。具体来讲,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修的数字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运行维护人员对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对智能化变电站常见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建模,这样就促进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3.3 运行维护技术的程序化程度加强
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技术运行上的欠缺,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智能化运行维修技术也存在较大的程序性故障。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技术,大多还是基于IEC61850协议构建的程序化操作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变,例如,传统的倒闸操作虽然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但由于计算机程序运行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程序化,所以在对操作票进行选择、执行和校验时,对人工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今后的智能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程序化操作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行维修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这将不仅有利于维护技术效率的提高,还能在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真正实现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的程序化。
3.4 应用在线监测装置,促进动态管理的实现
基于智能化变电站在国家电网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加强对变电站的在线监测,实现动态管理也将成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产生相应的物理、电气和化学上的渐进变化。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特性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的数据分析,能实现对运行事故的及早发现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在线监测装置系统的日渐完善,智能化变电站将实现对智能化变电站连续或间断性的在线监测。具体来讲,在对不同类型的在线装置进行维护时,必须综合分析变电器的油色谱监测装置、组合电器的微水装置以及局部放电的监测装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中所使用的维护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信在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对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下,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为我国的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晓轶,吴宏伟.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应用与实施要点[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7):245.
[2]董军.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1):24-25.
[3]刘创辉.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203-204.
[4]何晶金.智能化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