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旦旦
国家电投陕西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简明阐述了陆上风电运维具有的自主运维、委托运维以及独立运维三个特点,并分析现阶段开展陆上风电运维管理工作期间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健全安全监管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运维人员技能培训等措施,以实现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
前言: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发展,风力发电越发被重视,风能有着清洁、安全且无污染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能源之一。因陆上风电的发展时间相对来说较长,进而已被广泛应用于陆上发电作业中,但在发展过程中,有关于安全问题也被显现出来,对此,需重视风力发电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陆上风电运维模式与特点
(一)开发商自主运维
当风电机组过了质保期时,就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在科学运维技术的支持下,对其进行维护,该项工作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风电场在社会中聘用专业的运维人员,开展运维工作,另一种则由风电开发单位建设专业负责风电机组运维的子公司,再由该公司完成该项工作。上述两种运维方式都能够促使风电开发单位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并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为设备良好作业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利润。
( 二)委托制造商运维
风电开发单位与风电机组的制造商签订设备的运维合同,且运维工作由制造商负责。因制造商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极大程度地保障了设备的良好运作,但这种运维模式所需的成本较高,且制造商在使用技术手段开展运维作业时,一些独有的运维技术不能做到公开性,致使风电开发单位的运维人员不能掌握先进的运维技术,达不到技术要求水准,这一模式无法促进工作人员检修能力的提高[1]。
(三)独立第三方运维
企业与专业的运维公司签订风电机组的运维合同,接手设备的运维工作。第三方运维模式最大的优势是所需的运维成本较低,且能够对该项工作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为风电场的良好运作提供保障。但第三方运维公司对设备无法做到更深入的了解,且运维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当设备发生运行故障时,不能在第一时间给出针对性的运维方案,甚至会因不科学的运维方式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
二、风电运维安全面临的问题
陆上风电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随着风电运维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其可以同时对多个风电场实施监管。但由于陆上风电场常被建于偏远地区,导致其分布较为分散,增大了风电场之间的距离。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风电企业在开展风电运维工作时,有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作业内容不能被科学、有效的落实到各个风电场中,无法在第一时间对运维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增加了运维安全风险。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方式,有关于该方面的安全监管体系被建设,并不断完善,但现阶段大多数的风电企业不具备完善的风电安全监管体系,且运维团队的成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以及运维经验,为安全管理作业增大了难度。
陆上风力发电形式也越来越完善,其中产生电力的风电机组运作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对于一些建设在较为恶劣环境如台风多发区或寒冷地区的风电场,会严重威胁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极易出现停机、待机的问题。
不仅缩短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年限,还会因恶劣环境的影响增加安全运行风险。风电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类型的安全事故,如火灾、倒塔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为了避免相似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就需加大风电机组的运维力度,保证其运行安全,在供电的同时达到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的目的[2]。
三、实现陆上风险安全管理措施
(一)抓好风险管控工作
在风电运维期间,主要的安全风险来自于触电、高处坠落、火灾等。对此,需构建专业且极具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数据库,结合数据信息找出运维过程中存在的作业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对风险管控的目的。开展运维作业前,应综合考虑工作票的填写、使用与执行情况,以此为基础,落实风险与管控方面的工作。再针对不同性质的运维工作如机舱作业、塔基作业等,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制定预防与管控措施,以实现作业风险可控、在控的目的。
(二)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由于陆上风电发布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但企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往往会受到能力以及数量等多方面的影响,无法全面落实风电场的管控工作,尤其是同时对多个风电场进行检修与运维作业时,极易出现作业不全面的问题。对此,陆上风电场需打造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为了发挥体系保障安全生产作业的作用,则需重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任务,聘用兼职作业人员并将其分别投入到运维部门、班组以及外委运维团队中,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此促使各层级运维人员以及安全监管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在相互沟通与合作下,为陆上风电安全、平稳运维提供保障[3]。
(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在建设陆上风电场时,所选的建设区域通常远离城市,一般情况下,以较为偏远的山区、乡村场所为主,如若在运作期间发生故障或突发安全事故,风电企业、应急物资以及相关的作业人员都无法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此外,风电场在响应、控制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不足,且整体救援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进程,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甚至会加剧事态发展。对此,风电开发单位应构建完善且具有可执行性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评估,确保评估工作覆盖到风电场的各个工作环节中,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保障,应急预案的设立能够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应急物资可以在第一时间送至现场,并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协同下完成事故的处理。此外,运维作业人员也需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参与运维实践,并掌握多种事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明确风电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及方法,促使应急处置能力得以提升。
(四)加强运维人员培训
陆上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兴行业,当前陆上风电运维团队的成立时间较短,一些运维手段以及运维技术还达不到成熟,尤其在使用自主运维模式开展运维工作时,相关作业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的模式运维经验,且风电开发企业未认识到对于运维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致使运维团队的整体水平达不到岗位所要求的技能水平。部分运维人员缺乏对运维安全的认识,增加了陆上风电安全运行与维护的难度。对此,作为风电安全生产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风电开发企业则需加强运维人员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促使其能够了解并熟练掌握陆上风电运维的基本知识,并明确风力发电机组的内、外部结构及各部件在运作时所具有的性能,尤其是对于风电场中控制系统以及液压系统的作业原理需做到熟练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两个子系统的控制与调节的作用。同时,风电开发单位在对运维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进一步强化其对陆上风电安全运维与管理的意识,并为从事该方面的工作人员讲解运维技能相关内容,以此提高运维队伍整体运维能力及水平,以保证陆上风电运作安全。
结论:现阶段的风电运维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运维安全的主要矛盾,建设健全的监管体系,还需重视运维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此最大程度地发挥运维人员的价值,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前,便做好预防与应急方案,以保证陆上风电运维安全。
参考文献
[1]吕鑫.提高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电力设备管理,2021(03):106-107+134.
[2]孔梓豪,胥勤力.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20,22(07):73-75.
[3]崔东岭,摆念宗.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差异性分析(下)[J].风能,2019(0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