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炎
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增强,社会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佳的便利。轨道交通因其具备舒适、快捷、安全等特征,十分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正在不断拓展轨道线路,在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间,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对管理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可以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机电设备管理
通常情况下,轨道往往从建设到运营大致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运营部门往往在其正式开通的两年前就会成立。运营部门是日后轨道机电设备的管理者与维护者,运营筹备期间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轨道后续运行情况,但因为追赶工程进度或者组织框架模糊等因素,导致此环节在轨道建设过程中常常被人们忽视。如何在运营筹备期间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究。
1.轨道交通特征
轨道目前是全世界公认的污染较低、耗能较少的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其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现象,保证城市建设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且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往往是在自己独有的轨道之中,与外界交通工具之间毫无任何接触点,不受外界干扰,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低。与其他交通形式相比,轨道交通因其所处特殊的轨道位置,完全不会受到其他事物的任何干扰,因此运行速度较快,列车停站等候的时长较短,乘客无论是上下车还是换乘皆十分方便,极大地降低交通时间,保证出行的快捷[1]。轨道交通车辆中配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车站换乘导向指示牌十分清晰、站内设置自动与人工两种售票窗口,可以为乘客的出行极大程度地提供了便利,不会出现任何堵塞现象,具有极高的准点率,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交通工具。
2.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机电设备管理策略
2.1从源头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掌控
因为运营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自身经验十分丰富,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维修特征都十分熟悉。建设部门通常情况下会对轨道交通的设计、工程进度、工程造价以及设备的性能等进行深入全面地掌控,但是却对机电设备的运营与管理情况了解较少。因此,运营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提前介入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其需要对投标技术文件、合同谈判、设备选择与验收等环节充分进行了解,并及时提供带有针对性的建议,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机电设备,避免机电设备自身功能不足。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如若只让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参与到机电设备制造环节,将会加大日后将权力移交给运营部门时的难度,甚至因为成本以及土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权力无法顺利转移,加大轨道交通运营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运营部门可以在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就提出应在屏蔽门的下方建设防护板,从而避免乘客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因为屏蔽门关闭而出现轨道列车突然开动的情况,避免乘客出现伤亡,此种建议只有运营部门人员工作多年才可以提出。如若运营部门工作人员有参与到轨道交通设计或制造环节的热情与意愿,公司必须从组织结构以及政策上大力支持,促使运营工作人员可以对轨道交通的设计、图纸提出科学建议,从而保证良好的工作效果。
在对机电设备进行采购时,工作人员必须保证设备质量,选取的机电设备应符合轨道运行的实际要求,并且要满足国家质量规定,具有合格的检定报告。在选购机电设备时,轨道交通企业必须与供货商之间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且要对采购回的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质量合格的机电设备被投入使用。在正式施工之前,轨道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明确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增强工作人员能力,保证工程质量[2]。
2.2做好上岗培训工作
在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间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因素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因此,只要对人进行妥善管理,就可以有效管理机电设备。通常情况下,在轨道交通筹备期间,机电设备皆是由运营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的。如今运用部门工作人员较为年轻,在新的轨道设计过程中会出现十分复杂的机电设备,这对于工作经验较为薄弱的年轻人而言,其不敢前去操作或维护。因此,轨道交通企业必须打造一支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工作团队,在工作人员入职前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具有深入了解,可以及时发现机电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上岗前培训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愈发适应自身工作岗位,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工作人员自信心,推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正常开展,保证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轨道交通企业在对运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不用操之过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涉及的专业众多,如若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面培训既不现实教学成效也不好,最好可以依据工作人员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培训。
2.3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从本质上而言在轨道交通运用筹备期间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也就是对进度、成本以及质量尽心管理。从轨道交通运营角度思考,质量是工作人员最为看重的环节,如若质量偏低,则会导致轨道交通在正式运营过程中会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从而造成后续成本提高。但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间不同部门所关心的侧重点不同,像财务部会更加注重成本问题、总工室会更加注重安装进度、设备部会更加注重机电设备的设计、安装等,因此,如若轨道交通企业自身并没有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管理制度,无法保证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进行监督与管理,将会导致工作效率严重下降[3]。从运营筹备期机电设备管理开始,企业自身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交流沟通、指挥机制,并且还要制定一套问题反馈与解决制度,此类制度的建设应越早越好。与此同时,在验收环节也应加入运营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参加,保证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机电设备功效。
2.4有效应用法规
轨道交通的建设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期发展十分快速,参建方自身不仅具有完善的建设体系还具备大量的建设经验。在对工作进行总结后可以明显发现,在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很多环节工作人员都不遵从标准规范进行施工,仅仅凭借自身经验施工,此种情况将导致最终工程严重偏离标准化发展。因此,轨道交通企业自身必须充分重视国家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标准判定机电设备质量。只有工作人员全面掌握机电设备标准与规范,才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经验,提高其自信心,为日后机电设备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在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间对其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漫长的工作,只有轨道交通企业建设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员工积极性与自信心才可以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的质量与效率,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国全. 浅谈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机电设备管理[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5):165-167.
[2] 许江涛,杨立彪. 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机电设备管理[J]. 魅力中国,2019(51):473.
[3] 董立伟. 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J]. 商品与质量,2017(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