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非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0
摘 要:在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中包括的单体结构进行明确,再依次明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等,通过一步步进行分类,做好施工组织工作,从而为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文中分别从施工进度、资源需用量、施工场地、人员和车辆等的施工组织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组织;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用量;施工场地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数量增多,而且随着高层建筑功能的增强,在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工程量较大,施工难度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开展施工组织,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由于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难度较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形式、工程量和施工难易程度来划分施工段,并根据不同阶段工期来编制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作为总工期目标的控制依据。同时还要根据总进度计划进行各施工段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并将其作为各施工段工期目标控制的重要依据。针对各施工段进度计划进一步细化,合理安排各工序,有效的控制工期、质量和安全,实现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
针对群体性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部门需要制定严格明确的施工进度管理,针对哪种因素导致工期延误或者进度之后等问题进行分析,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并及时进行工期签证。项目部门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进度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进度与现场施工有序进行。在实际进度控制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保证工程进度始终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之下。另外,还要有效控制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施工计划执行偏差进行纠偏,为总进度计划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障。
2测算资源需求量
完成进度计划编制后,在资源需求量编制时需要以流水段划分和各区段施工进度计划要求作为依据。资源需求量具体包括劳动力需用量、材料需用量和机械需用量。在编制劳动力需求量计划时,需要根据各施工段进度计划要求,针对各主要工种劳动力和辅助工种劳动力的需要量进行测算和编制,确保与施工工期及施工技术要求相符,合理有序的穿插各工序,确保各工种的合理配合。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选择施工队伍时要考虑劳动力需用量与工期和技术要求相符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施工企业管理层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满足项目管理要求。材料需求量计划以形成工程实体的材实计划和非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计划两部分为主。形成工程的实体材料计划编制时,要以总需用量和层间需用量为依据,一旦有设计变更或是签证则需要及时对材料需用量计划进行调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周转材料属于非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具体要以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段进度计划要求编制周转材料需用量计划,确保周转材料使用次数和使用率的合理性,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在实际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场地较小,在场地和施工道路受限的情况下,需要做好机械需用量计划,而且在计划制度时要对材料的垂直和水平运输问题进行考虑,具体要以施工总体部署和进度计划要求进行配备,合理安排运输设备的数量和进场时间。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械设备的配合问题,有效的解决材料水平运输问题,而且在地下主体结构施工过多成后,场地转换后即可以将部分机械逐步进行退场,后续施工时再合理安排进场,以此来控制项目投入。在施工招标过程中,需要注明小型机械要与施工队伍配备,这样项目部不需要再进行配置,可以减少相应的投入。
3制定合理的施工场地计划
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宜制定施工平面布置图,确保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合理摆放,进一步提高施工场地的使用率。由于在群体性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主体占地面积较大,这必然会使操作平台受限,因此管理人员要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物资,同时还要留出相应的活动区域,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1施工场地的规划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受场地限制较大,因此在施工时,需要合理对垂直运输设备的位置进行布置,有效解决材料垂直运输需要。同时还要对材料堆放位置合理安排,避免对施工场区内水平运输带来不利影响,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性。因此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基坑边塔附近设置堆料平台,在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堆料问题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场内材料水平和垂直运输过程的顺畅性。
3.2主体施工阶段的场地规划
通常在人防、车库、主楼和裙楼地下室的施工完成后即可以对主体施工阶段的场地进行规划,实际场地规划时要对施工道路、钢筋加工场地及二次结构的堆料场地等进行综合考虑,规划过程中要保证垂直和水平等的运输要求,并保证投入的合理性,实现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3.2施工场地的转换
为了能够满足主楼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的施工要求,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对施工场地进行转换。场地转换首先要考虑在场地转换过程中施工道路的布置问题,在转换过程中应保证施工场地内的水平运输畅通,满足垂直运输的需要,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地下部分的施工可以采用流水施工,也可以同步整体进行施工。
4施工现场的车辆及人员管理
群体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面积大,每天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和人员很多,人多项目负责,给施工车辆及人员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施工项目的实施中,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车辆人人员进行有序的管理。车辆入场之前必须要按照通行证明或者临时行车证明地等入场。对于临时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要在门卫办理相关地登记手续,在取得临时通行证之后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在车辆离场后要将临时通行证退回。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配套安全帽,如果没有佩戴,则需要向门卫进行借用,缴纳押金,在出场后将安全帽返回。同时,在施工现场长期工作的人员还需要佩戴胸卡,临时出厂办事必须要在门卫进行登记。
5结束语
群体性高层建筑工程相对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因素较多,因此要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施工组织和管理,针对施工进度、资源、施工场地、车辆和人员等合理规划,使整个施工过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确保群体性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全面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帅印.浅谈群体性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J].科技致富向导,2015(05).
[2]李俊.大体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工程管理技术[J].中华建设, 2021(02).
[3]李亚冉.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J].江西建材,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