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妮
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摘要:目前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人口数量增加,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为此,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应给予精细化管理必要关注。基于此,文章将精细化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V5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以传统管理模式为基础,展开了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的持续化创新,更能够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工程建设的整体发展也更有利。就精细化管理而言,应当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尽量有效减少所占据的物资资源,并借助管理模式,将项目管理成本尽可能地降低。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
1.1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许多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建筑企业管理不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短期经济回报,完全忽略了建筑管理的重要性,致使建筑质量问题频发。为了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效益,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1.2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有待提升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会使用各种专业知识,因此施工管理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对施工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建筑管理领域发展现状来看,一些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不符合要求。另外,部分工程部门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不足,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1]。
1.3监督机制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机制是工程管理的参照物,有效地将监督机制结合到施工企业和建筑商中,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监督主要分为政府监督和监理单位监督,但是在实际监督管理中没有统一监督标准,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效果不一样,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无法将监督机制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中,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只是将工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认为对工程建设的作用不大,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1.4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环节,实施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的安全。目前,一些建筑单位缺乏安全意识,不重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危险。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穿防护衣,施工工地未设置防护栏和警示牌等,这些细节看起来小,但是却能实实在在地保证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极大地降低施工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管理应该受到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好的安全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2]。
2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及其优化
2.1强化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
应对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有足够深的重视度,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基于高校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抓住建设施工质量的所有施工要点,及时地有效地处理到位。涉及工程技术的应用时,应把所有施工工序适配的管理控制技术安排到位,依靠管理措施持续地优化技术管理,让高校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始终能够有比较好的技术支持,实现全程化的施工精细化管理。此外,施工项目管理者在展开施工精细化管理时,需始终尊重及遵循项目管理的要求,从严把握好施工管理技术中的要点,施工管理中把控好施工技术中的技术操控要求以及难点,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做好合理部署,把施工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贯彻于整个过程中。此外,在建设时,应当要建设好建筑施工的建设团队,对其人员展开必要的培训,依靠团队力量来积极地提高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3]。
2.2完善管理和进一步强化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发展高度关注,但是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中存在诸多因施工质量不达标形成的豆腐渣工程,关于这一方面仅是依靠相应市场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当地政府部门必须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必须要严格制定相关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另一方面就需要定期开展工程施工项目调研,安排专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进一步找出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而有效地提高其管理及质量控制效率。
2.3完善监督体制
项目监督体制要完善,它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完善的监管体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各相关负责人就应该建立起完善科学的监督体质,施工过程中各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监督体制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工作,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深入到施工项目的各个方面。建筑企业把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保证施工工作平稳有序进行[4]。
2.4信息的公开化与协同化
要认识到虚假信息的破坏力和公开信息的重要性。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让大家对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更有信心,透明的建设过程更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为了破解预售制、工地封闭管理带来的信任困局,目前应着力推进建筑业透明化,即客户可以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亲临现场或在线的方式了解工程建造的细节和质量,如通过“云监工”的方式了解工程建造的进展。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科学的标准、简单的操作体验质检的重要性,让客户清晰地了解产品的质量,赢得客户信任。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也是信息公开化的体现。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推动建筑业向远程化、线上化发展是重要的方向。除了最近多地推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站式”在线审批,建筑市场建设与之后的监管环节应逐步实现智能化,借助科技平台,通过创新性监管手段加快完善全国建筑服务市场的国家监管、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积极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结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内容、工作形式与要点,系统衡量当前建筑施工现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快建筑施工项目的发展,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但仍需注意的是,建筑施工管理仍存在一定有待完善之处,特别是材料严重浪费、流程监督管理不合理、成本机制有待完善等。在这种情况下,需合理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借助多种形式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品质[5]。
参考文献:
[1]温少锋.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低碳世界,2021,11(05):142-143.
[2]史靓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5):178-179.
[3]苏雁楠.试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节能控制[J].居舍,2021(13):131-132.
[4]李伟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21(04):133-134.
[5]方玉鹏.试论如何强化高校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