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雄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中心小学
摘要: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在年龄与性格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小学教育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而言,班主任既要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他们的知识教学工作,还要运用良好的沟通手段、适宜的管理技巧,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维护师生间的和谐融洽关系,才能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方法
引言
增强小学班级管理效果要通过基础性的沟通。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针对性的沟通策略,为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基础建设。同时还要结合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创设平等友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公平、民主的环境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
1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角色。而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身心特征等因素使得他们对科学有效的沟通需求较大,班主任需要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高效沟通,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小学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有效打破师生间的隔阂,消除师生间心理上的阻碍,从而真正理解学生所思所想,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班级管理方案,以更容易令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而且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依赖性较强,他们半天基本上都待在学校,远离父母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层面的不适。如果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往往难以发现学生心理层面的变化,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困扰、障碍乃至疾病。另外小学生个性较强,不良习惯可能较多,在相处过程中也较易产生摩擦与矛盾。只有通过有效沟通,班主任才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并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班级团结。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2.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班主任要了解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化,记住不同学生的个性优势,也要掌握他们的不足,这样才能在后续教育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自身的优势,才能卸下防备,与班主任进行良好的沟通。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面带微笑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利用轻声细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友好交谈,而不是用大声喝斥、命令的口吻与学生对峙。当学生出现各类问题时,教师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去指责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勇敢面对问题。若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教师不经意间误会学生,要向学生进行道歉,这样才能与学生间拉近距离,为后续的良好沟通提供契机。
2.2尊重学生,以平等心态进行沟通
小学阶段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已经形成自主意识,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沟通的基础条件便是尊重学生,学会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自身专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在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信心,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尊重学生首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由于小学生未能完全独立,而自尊心特别强,更需要班主任的尊重和科学的引导。
小学班主任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管理方式,以平等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促进提升沟通效果,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细心与责任心,从而达到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目的。另外,尊重学生要以理解学生为基础。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时,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优势、特点,加强鼓励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以自身优势进行拓展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中增强沟通艺术的基础条件是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学生,从而提升沟通效果,强化班级管理质量。
2.3师生共同制定规章制度
班级课堂氛围和谐与否、班级管理是否有效与班主任的沟通艺术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班主任应在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时邀请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只有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使其自觉遵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很有必要与学生沟通,若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由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决定,或由班主任或者是班干部制定,就很难突出全体成员的意志,因此班主任要想学生自觉遵守,就必须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注重沟通的艺术性,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以商量的口吻进行,确保制定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与学生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相符合。班主任可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与学生沟通,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如课堂上专心听课,穿戴整齐,有序退场等等,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促进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公约的理解能力,从而自主践行。
2.4提高班主任的语言技巧与沟通方法
培养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对班主任想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准确的认识。规范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班主任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流畅性与逻辑性。提高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使班主任养成一个良好的表达和沟通习惯。规范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帮助班主任形成一个正确的逻辑思维,班主任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对问题的理解。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教材知识,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过程。在教学中对学生严厉的同时也一定要掌握力度,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批评的时候,过激的语言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厌烦情绪。因此,班主任要在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吸取错误经验的能力等,让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主人。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需要拥有一套适合这些学生的管理方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不能使用过激的态度来批评学生,要使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内心中接受老师的教育。班主任通过改善自身的沟通方法以及提高自身的语言技巧来进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和培养学生的言行举止。
结束语
综上可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唯有如此方能准确掌握学生所思所想和所需,从而充分发挥沟通作用,为班级管理决策与执行提供可靠依据。班主任应当在教学、班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不同方式,尽可能实现高效沟通,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婷.浅析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J].东西南北,2020(04):169.
[2]张雪红.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策略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142.
[3]于海霞.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91.
[4]李贵瑶.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5]梁晖.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