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化学课程建设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张娟
[导读]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张娟
        滨州实验中学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化学的应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化学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着非常重要作用。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重视,针对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高中化学课程建设,本文结合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程建设

        在高中各门学科中,高中化学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化学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比较抽象,却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同时,高中化学讲求化学方法与化学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新课改的推进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特质,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不断的优化、创新高中化学课堂建设,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人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化学也有了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但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大多数教师认知里盘根错节,高中化学教学仍然难以摆脱程式化、模式化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大多数高中学校化学课程建设不够丰富。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构建化学学科思维和科学思维,提升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以教制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味的照本宣科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部分,通常也是教师示范,学生模拟,这样以教为主的理念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也割裂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化学知识,导致学习浓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而不出效果。
        (二)教学内容不科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教材内容的延展性,与现实生活实践割裂开来,学生往往学得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对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以及信心。同时,以教材知识为主、化学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不但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得学生不能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三)评价模式不科学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应试为准,教师过度注重学生的分数,与之相对的学生的分数也成为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参考标准。这一现象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考试内容的教学,学生也陷入了题海战术中无法形成自助探究的科学思维。高中化学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公式,熟悉做题步骤等。这导致课堂教学活跃度不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课程建设策略
(一)设定分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在课程上应该按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水平都不尽相同,教师如果一味地按照教材进度去教学,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来说就会很吃力,甚至感觉到学习的压力而出现厌烦情绪。而对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又觉得过于简单,没有新意,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设立课程之前,提前对学生进行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摸底,了解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再结合教材知识,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去对一知识点进行更一层的探究,教师加以总结分析,让学习能力低一点的学生就以掌握当前知识点为主,教师加以辅导。设立合适的分层教学课程,针对性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熟练地掌握化学知识。


(二)设立多样化课程
        高中时期的学生,由于面临着从初中到高中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学习思维的不同,学习环境的不同,容易导致学习心理不稳定。学习心理不稳定就容易在课堂出现走神的情况,不能在整节课堂上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立多样化的课程,让整节课丰富多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每节课结束后,留一个下节课的预告,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课程知识点的事物。在下节课一上课,就先让学生报告自己的观察到的事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课程中通过熟悉掌握知识点来验证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延续学生注意力,最后教师在逐一分析总结。多样化的课程让教学课堂上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实验,保持课堂气氛活跃、有节奏的进行。同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立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具有贴切性、真实性、拓展性的特点,能够丰富和完善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够保障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立贴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更有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例如:在讲金属腐蚀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中的自行车、煤气管道、铝合金等金属物品生锈的情况,然后通过课堂知识学习及实验,区分是因为气体腐蚀、液体腐蚀、还是电解腐蚀等。恰当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构建相应的化学学科思维,塑造自身的核心素养。
        (四)课堂教学科学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教具。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实验已经不是巩固加深化学知识的唯一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动画、ppt、视频播放等功能来向学生展示。例如:在讲述原电池原理这一知识点时,通常都是通过学习拿日常使用的干电池然后通过导线连接两极,组成原电池的简单实验来学习。这样的实验虽然能让学生明白原理,但是不能清楚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上多媒体的播放功能,通过动画形式就能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接受度,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增加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里的师生互动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与学生进行交流,一起探讨,一起学习,建立民主、和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更轻松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三、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评价
        通过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学成果是非常片面的。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及肯定的心理状态特点,合理的全面性评价才能促进学生进步。教学需要通过平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评价,阶段性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学习过程中是否进步,再结合成绩结果性评价。这样合理全面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逐一去改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
        四、结束语
        高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化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课程之。它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与生活、社会、科技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程建设,丰富课堂环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韦永华. 围绕核心素养目标 优化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建设[C]// 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 2019.
        [2]黄岁平.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特征及其功能探讨[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4):135-136.
        [3]杜军刚. 高中化学生活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1):0072-0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