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有
福建省晋江市深沪中学 362246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道授业”的方式也都在进行多样化的改变,有传统授课、多媒体授课、还有现在颇为流行的微课授课方式。尤其是初中数学的难度逐渐加深,微课能够清晰呈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成本低、新式多样的特点,方便学生使用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关键字:微课;初中数学;运用
前言: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碎片式”授课方式,将其有效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科学技术与学习知识有机结合,一方面便于教师有效管理教学资源,让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更有效果;另一方面也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初中数学利用微课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一、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既对小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学习高中知识做好铺垫,对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生涯来讲意义重大。利用微课形式来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就要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将其与新课程内容衔接的点来制作微视频。将视频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观看,将之前的旧知识弄明白同时搞好习课程的预习,并了解已有知识与新课程之间的关联之处,以帮助学生做好新课学习的准备。
例如,在学习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旋转对称图形》时,学生总是弄不明白怎么要将图形旋转后重合,尤其是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里,电扇的叶片旋转120°、螺旋桨旋转180°后,都能与自身重合,再举出例子学生可能就会犯难了,因为这考察了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与想象力,一些这方面比较差的学生对于这类问题会有些迷惑。如在教材123页最下面有两个图形,同学有的就产生了疑惑,认为第一个图形不是旋转对称图形,因为它不像电风扇、螺旋桨那样好区分。此时就需要教师用到微课的教学手段,结合之前学生学过的对称图形,来进一步说明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可以用动态的画面来展示出旋转对称图形在旋转时的状态,一些学生马上豁然开朗了起来。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来制作出更多实际生活例子的旋转对称图形,如五角星、雪花、车轮及一些散热装置的风扇等。有良好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的较为主动,教师要在课前把预习微课视频传到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样微课预习形式的带动下,让学生在学习中以主动地姿态去迎接挑战,应对今后数学难题的暴风雨。
二、突破学习中重难点,方便学生的学习与探究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数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既难于理解,又要背很多公式定理,而且教师在教学中的重难点通常只讲一遍,使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继而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以微课助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方法的讲解,并把制作好的数学微视频传到网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点阅查看这些教学资料,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突破。学生还可以利用一些手机、学习机等下载教学资源,以方便自己随时观看研究,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多次反复观看,从而更方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深层次进行学习与探究。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尺规作图》时,学生往往对于如何利用直尺和圆规来作图犯难,通常用手解决了。这样既不科学也不标准,对于今后涉及作图的学习也有一定障碍。教材里面有个问题很经典:我们已经学会用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和圆规等工具方便的画出各种几何图形,如果限定只能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这两种工具作几何图形,你还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吗?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形式来对各种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演示与阐述,可以用亲身演示与动画结合的形式,再进一步学习如何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可以用微课来讲解的。这样的微课可以让学生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这样更方便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学习,在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里,使中学生对于数学不再畏惧。
三、重视课后复习交流,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微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复习,根据微课目标制定与教学安排,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及梳理,因此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将设计重点放在一些典型题型上,这既让学生突破了学习中的重难点,也可以将题型作为理解的重点,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后复习交流的方式,针对个别难懂题型进行探究,取长补短,真正找到自己解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命理、定理及证明》时,学生对这类题型总是分不清楚,普遍觉得很难掌握。自从微课教学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翻看教师做的微课课件。如教师可通过微课来讲授已学过的知识点:(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通过这五条被公认的命题,作为我们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对于本堂课内容教师也应在微课中体现理解定理的概念、理解证明的概念以及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对于以上复习知识的展示教师可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来进行解释与说明,然后在复习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这既使学生对于定理与证明相关题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学生的互动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结论:
微课是互联网下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微课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使教学资源在学生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利用。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的黄金时期,在初中数中运用微课教学方式有重要意义。在微课所创设的氛围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得以延续,使初中生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也营造了全面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蓉蓉.微课在初中数学课中的应用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21(18):55-56.
[2]张建桥.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1):72-73.注: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1年度开放课题 《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KCZ202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