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臻臻
身份证号码:37150219870903****
摘要: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予以防洪保护,还能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多推动力,因此,社会各界对水利水电施工越发看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属于基础环节,如果在此环节出现技术问题,工程质量就会失去相应保证。基于此,本文明确指出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意义,继而深化分析灌浆技术在具体施工中应用的相关重点,以及水利水电领域如何在施工阶段合理应用灌浆技术,希望水利水电可以得到更多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灌浆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延长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应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不断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立健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体系,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益最大化。
1水利水电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意义
社会大众与地方部门之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是因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提高民生发展速度,通过水利水电项目既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水源,帮助农民实现快速灌溉以外,还能对洪涝起到调整效果,因此,自从我国整体条件有所提高后,各地区都开始加快水利水电项目的落实速度。但水利水电并不属于一项简单工程,对于施工单位与技术工艺都有着相关标准,稍有不慎就容易在其中遗留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数年之前建设的水利水电项目,非常容易在运行中出现老化趋势,如果其中还存有大量隐患,很可能在各种影响中形成事故。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灌浆技术才开始被水利水电工程注意,灌浆技术主要是指根据地基状况进行钻孔,再调制浆液灌入其中,当浆液在钻孔内完全凝固以后,便可对地基起到加固效果,在地基原有基础上强化整体性能,促使水利水电的运转状况更加持续。由此可知,将其应用在数年之前建设的水利水电项目之中,便可深入其中排除之前施工遗留的各种隐患,解决地基强度下降、裂缝等问题;将其应用在新建水利水电施工之中,能够强化地基整体性能,提前避免水利水电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全方位加强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1选择灌浆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灌浆施工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关系着施工质量的关键。所以,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参与施工的单位和人员必须要依据设计方案来加强对材料质量的审核把关,重点做好水泥、添加剂、粉煤灰等主要材料质量的把关。在具体的材料加工制作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方案明确的数据来进行配比,并对材料的质量性能进行认真的检查,以确保各类材料的质量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另外,应当在浆液中添加适当的减水剂和膨胀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干缩现象,而且还能够有效增强浆液的流动性,为提升灌浆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对坝体进行浇筑时,接缝灌浆也是关键环节,有助于提升坝体整体性。灌浆管路系统的布置对其施工效果有直接影响,主要有骑缝式、盒式以及重复式灌浆等类别,需根据大坝浇筑特点加以选择。首先,骑缝式的优势在于灌浆效率较高,在大坝块缝中也能实现平均升浆,而且堵塞问题几率小;其次,重复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重复灌浆,管路系统利用率高;最后,盒式可达较高的灌浆质量,而且也不易发生阻塞问题,较多应用于纵缝灌浆,然而整体耗材高,灌浆成本大。考虑其隐蔽工程属性,更要重视接缝灌浆工艺控制,这关系着大坝整体质量。在实际进行接缝灌浆操作时,应注意坝体分块的变形情况,以免因此造成接缝变化,若其实际张开度偏离设计值,出现变窄、闭合等情况,会改变其内部应力分布,如不加以关注,接缝灌浆部位可能出现拉裂等问题。
要注意灌浆顺序的选择,应当结合坝体受力,更多情况下是横缝为先,而若坝块对侧向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则要以纵缝灌浆为先,但要注意的是横、纵缝的灌注操作必须要错开,以免相互间产生影响。
2.3优化钻孔技术
钻孔作业是灌浆施工活动的第一个流程环节。该项作业活动的质量主要有钻孔顺序、钻孔直径等指标的操作控制效果来决定。在具体的作业实践中,钻孔的方向必须要始终朝下,孔壁要保持均匀顺直的标准,以防止产生孔斜过大的现象,导致施工效果的不合格。为了强化灌浆施工的质量保证,必须要严格按照顺利开展钻孔作业,一般而言,钻孔顺序要与灌浆施工顺序保持一致,首先将用于灌浆的钻孔划为第一顺序,其他的钻孔一词进行排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防止出现排序上的偏差。
3水利水电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途径
3.1加强图纸审核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对灌浆施工质量的管控,首要任务便是要做好图纸的审核把关工作,必须要最大程度的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此,在此项施工具体开始之前,参与施工建设的单位要共同对施工设计图纸的内容进行审核,结合工程的用途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图纸设计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从而为后续的施工开展提供科学明确的依据和指导,为该项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参与图纸审核的各单位必须要全面结合施工实际来开展研究与审核,在此基础上编制作为优化的设计方案,确保钻孔布局、数量等信息数据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为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3.2重视施工设计
考虑水利施工复杂性,科学的施工设计是其基本要求,关系着水利施工有序性。但要想做好水利施工设计工作,还应关注如下问题:一是对于施工设计人员而言,不仅要有水利设计理论及经验的积累,还要有科学缜密的分析,明确水利施工设计思路,尤其是要结合水利地理条件,减少施工设计与环境的冲突,这样不仅可提升水利施工效率,还能规避设计改动及返工问题,有着明显的设计效益优势。二是待初步完成水利水电施工设计后,出于稳妥考虑,还应交由专业设计院加以审批,可有效减少水利施工设计失误,而且在共同论证下,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将更为高效。
3.3挑选适宜方式
可以通过灌浆方式解决漏水问题,每种灌浆方式在施工环节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解决漏水状况的灌浆方式便是模袋灌浆,简单来讲,便是在正常灌浆基础上,将水泥浆液灌入模袋之中,模袋自身本就具备耐磨、抗压等特性,这样在完成灌浆后水泥浆液不会出现任何泄露。而且所有模袋在狭小空间处于拥挤状态时,可以将水泥浆液中的多余水分排出,这样水泥浆液的整体结构就会更加坚固,地基结构的抗震、防水以及稳定等性能都会随之大幅增长,从根本将漏水状况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实际危害降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本就属于隐性工程,如果质量缺少有力保障,必然会在投入运营后产生各种问题,稍有不慎还可能对周围居民的个人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当相关单位开展水利水电施工时,最好及时注意灌浆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要点,如:应用流程、钻孔处理、材料准备以及灌浆方式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阶段的整体质量。此外,为了避免工程完工之后出现质量状况,可以在应用灌浆技术时做好准备工作,并及时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参考文献
[1]厍海鹏.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策略分析.农家参谋,2020(17):205.
[2]陈涛,丁晶晶.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智能城市,2021,7(5):151-152.
[3]吴程昊.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居舍,2020(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