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乐
江苏强荣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公众对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所提出的要求也愈加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加强完善与优化基础设施。通过我国当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布局情况可以明确,在对其安全性进行设计阶段,无论是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还是交通流量等之间的关系都不容忽视,要充分掌握评价指标,使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服务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研究与分析
具体来讲,只有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在满足车辆行驶安全性的同时,从根源降低或者避免产生交通事故,当然,这也能加强提升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服务水平。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工作在开展阶段,首先,需要设计人员自身具备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拟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其次,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更加全面评价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安全性,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提供协助。
1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分析
1.1在设计阶段要确保交通流量与立交线性指标的统一性
众所周知,无论是为车辆安全、快速行驶提供帮助,还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方面,都是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关键服务功能。在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进行设计阶段,应明确交通互换的真实需求,确保立交线性指标与具体设计要求相符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使用阶段所发挥的服务功能。针对明确线性指标来讲,应在注重灵活性原则的同时,将其与匝道各种功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促使立交线形指标和交通流量的统一性,如此一来,不仅能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而且也能从根源避免存在安全隐患,为高速公路互通公交的正常运营提供协助。
1.2在设计阶段要确保行车速度与立交线形指标的统一性
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的优化来讲,一定要实现行车速度与立交线形指标的统一性,促使两者之间更加协调。首先,众所周知,当匝道合流至高速公路主线时,车辆行驶速度会越来越快,因此,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合流及分流端口设计保持更高程度的重视,其主要是为了确保车辆行驶速度在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平顺。其次,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变速行驶理论,以此来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最后,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交通指示系统与匝道线性变化设计也不容忽视,要确保车辆行驶速度能够实现实时调节的目的。
1.3在设计阶段要确保车辆行驶的舒适与立交线性指标的统一性
若想最大程度发挥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使用时的服务功能,则需要在对其安全性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与实际需求。通过我国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当下的应用情况可以明确,高速公路上包含诸多分流端口与合流端口,受到整体线性过于复杂的影响,对于车辆驾驶人员的思考能力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若想进一步提升车辆在行驶阶段的和谐性,通过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能够在强化车辆驾驶人舒适性的同时,也能为人们预留出更加充足的思考时间,从根源避免产生交通事故。
2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要点的分析
2.1更加精准的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
交通流量的预测不仅能为明确互通立交形式与线性指标提供参考,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安全可靠性。对交通流量预测结果进行更加全面且细致的分析,能加强完善与优化立交主匝道、次匝道的布局,对于投资成本也能做出严格把控。加大交通流量的预测力度,高度重视定向匝道、内环匝道、以及单向双车道,加强完善与优化高速公路匝道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其能够使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效果得以提升。除此之外,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立交线形指标与交通流量的协调性与相邻匝道线形指标设置的平衡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车辆行驶的延续性与安全性得以提升。
2.2对线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通过我国当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应用情况可以明确,对线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生交通事故。由此可见,线形设计尤为重要,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阶段,高度重视线形设计,能进一步强化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针对线形设计来讲,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注重匝道端口的合理设计。具体而言,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端口产生交通事故的现象居多,因此,匝道端口的合理设计不容忽视,只有确保车道数的均衡性,结合实际情况,规范设计双车道匝道并增加辅助车道;第二、明确变速车道长度。综合考虑工程造价与立交安全性设计要求,在根据人们的反应速度变化,明确车速车道长度。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精准预算车辆行驶速度在发生变化时变速车道的长度,以此来确保车辆进出交织段长度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第三、在对线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对其造成影响。具体而言,不良因素主要指的是既有地形地物,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立交形式与安全距离,提升立交线形的合理性,当然,也要加强完善与优化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线形安全性方案的设计。
2.3将精细化设计落实到实处
只有将精细化设计落实到实处,才能使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更加规范,当然,对于人们驾驶车辆时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加强提升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安全性设计,精细化设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人们在驾驶阶段的判断力,设置交通标识标线,确保交通组织设计的更加合理,最大程度满足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在使用阶段的视距要求;第二、以人们驾驶车辆的通畅性为基础,对立交平纵、横行设计保持更高程度的重视,加强完善与优化,从根源提升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使用阶段的服务效果;第三、要综合考虑人们在驾驶阶段视觉器官因素,避免车辆在行驶阶段与周边自然环境存在冲突,加强沿线边坡防护效果,通过精细化设计的作用,使得人们在驾车行驶时保持良好的心理舒适度。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在实际设计阶段,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一定要确保交通流量、线形设计、以及人体自然舒适性的统一性,从根源提升我国当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在使用阶段的服务水平,如此一来,不仅与当下城市建设需求相符,而且在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的基础上,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由此可见,对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焱.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研究[J]. 智能城市,2016,2(11):103.
[2]单东辉,李国春,靳媛媛,罗京,马小龙. 基于交通冲突的客货分离式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间距研究[J]. 公路,2017,62(01):152-158.
[3]胡江碧,何禄诚,王荣华.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研究综述[J].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07):17-28.
[4]杨青.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视距设计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注意事项[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9):291-293.
[5]涂圣文,赵振华,姚常伟. 组团型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J]. 公路,2021,66(01):2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