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娇娇
河北华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050006
摘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建筑功能空间随人类进步不断进步,功能和空间的融合利用是建筑的根本,看似复杂实则统一,只有了解并把握好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完美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功能;建筑空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用之。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建筑功能指建筑中某个或某些空间的用途,或建筑物对一部分人或阶段社会的用途与作用。功能空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功能决定了空间的尺度、比例、形式与性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应地制约了功能的划分。
在功能与建筑创作中,功能空间属性,空间组成空间序列是创作形成的重要依据。功能分区可决定建筑体量,例如包豪斯校舍三叶风车的形体量完全由功能决定。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
功能的分类是我们对建筑认知和需求的反应。不同的视角,对建筑功能又不同的分类方式:从思考方面可将建筑分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大类;基于基本显示的需求,可分为基本功能、特定功能、衍生功能等;从建造实际角度,多采用特定活动角度的划分方式,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两大类。
建筑功能分类中物质功能方面主要考虑对自身存在满足的需求,如:坚固、防护等;对内部使用环境需求的满足,如、尺度、保温、防潮等;对特定活动的满足,如居住、教育、交通等;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如气候适应、生态节能等。精神方面主要考虑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如纪念、象征、社会秩序等;对历史文化的影响,如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等;对个体群体心理影响,如领域感、大众审美等。基于需求指定性强弱的分类中基本功能建筑物续存,如承受荷载、防止侵害等;简称环境改善,如调节微气候、改善湿热环境等。特定功能中分为使用功能,如餐饮、交流、展示等;特定社会需求,如信仰、伦理、等需求的满足。特定文化需求,如特定习俗生活方式的实现;特定心里需求,如崇高、安全、温馨等感受的实现;衍生出在设定目标之外各种需求的满足。
从建造时间角度的分类: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如公寓、老年人住宅等;宿舍建筑,如职工宿舍、职工公寓、学生宿舍、学生公寓等。公共建筑包括:教育建筑,如托儿所、中小学等。办公建筑,如各级政府、企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科研建筑,如实验楼、科研楼等。文化建筑,如图书馆、档案管、文化馆等。商业建筑,如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等。服务建筑,如银行、邮电、电信会议中心、殡仪馆等。体育建筑,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医疗建筑,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交通建筑,如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纪念建筑,如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园林建筑,如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综合建筑,如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等。工业建筑按生产性质分为黑色冶金建筑、纺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建筑、化工工业建筑、建材工业建筑、动力工业建筑、轻工业建筑、其他建筑。用途: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附属储藏建筑等。生产状况:热车间、冷车间、恒湿恒温车间等。
建筑功能具有包容性、多样性、可变性。功能布局通过把组成建筑的各功能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程度加以组织,确保建筑功能正常运转。
建筑空间是经过人为限定的、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场所,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建筑空间通过其形状、尺度、比例、组织关系等,实现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空间是建筑设计的核心。
不同时代及地域的文化、哲学、思维方法与心理特征形成不同的空间概念,在建筑历史上,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希格弗莱德。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 。
第一阶段:“有外无内”空间,包括古埃及、苏美尔和古希腊建筑。建筑空间主要体现为外部体量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内部空间尚未出现,建筑空间与雕塑尚未真正分离。
第二阶段:“有内无外”空间,以罗马万神庙为标志,室内形态空间开始被重视,空间通过在实体内挖空而形成。建筑空间在概念上对内部与外部空间进行了区分,但建筑的外部形式与内部空间尚未结合。这一阶段的空间概念一直持续到18世纪晚期。
第三阶段:“内外互动”空间,以1929年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所创造的“流动空间”为标志。建筑内外空间的分隔被打破,室内外空间之间以及不同空间层次之间的互动性,使空间中的运动成为建筑空间设计的重点。
建筑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多种类型。从室内外关系方面可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灰空间;从主次关系方面可分为主要空间、辅助空间、联系空间;从使用特点方面可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对单个空间的构成而言,可分为7种基本限定手法:围合、设立、覆盖、架起、凹、凸、肌理变化。其中,围合、设立属于垂直方向的限定手法,覆盖、架起、凹、凸、肌理变化属于水平方向的限定手法。对多个空间的构成而言,可分为3种基本组织方法:序列空园、并列空间、主从空间。空间组织从不同角度,还可分为院客空间、流动空间组织以及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组织。
建筑空间按照特性可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和灰空间。按照其作用可分为主要使用空间、辅助空间和联系空间。按照使用特点,可划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和半公共私密空间。
空间本身是无限的,是无形态的,由于有了实体的限定,才得以量度大小,进行构成,使其形态化。限定一个空间无非从两个方向来动手。一是水平方向,由于有重力,首先需要有个底面,上面再覆盖一个顶面,便就能限定出空间来,另一个是垂直空间,周圈围合起来也就限定了空间。
用垂直方向的构件限定空间的方法有“围合”和“设立”‘“凸和“肌理变化”间的方法有“覆盖”. “架起”“凹”“凸”和“肌理变化”。
建筑设计实践可中运用多种组织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序列空间组织;并列空间组织;主从空间组织;院落空间组织;流动空间组织;水平空间组织;垂直空间组织等多种方式。
建筑的功能和空间是建筑的精神所在,中只有把握好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才能运筹帷幄、运用精湛的技艺更好的实践,提升设计水平,为我国城乡建设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