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采矿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与对策 陈文华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陈文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带动矿山开采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金属矿山开采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金属矿山开采工程自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了确保采矿工程施工活动能安全、顺利开展,需要把施工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消除,从而为金属采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身份证号码:52018119890819XXXX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带动矿山开采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金属矿山开采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金属矿山开采工程自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了确保采矿工程施工活动能安全、顺利开展,需要把施工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消除,从而为金属采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有色金属;采矿;不安全技术
        引言
        经济的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有色金属矿山通常处于地质复杂环境之内,开采过程难度高,容易出现冒顶、坍塌等安全风险,导致人员伤亡。所以,需要对开采过程安全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保证矿山开采安全。
        1有色金属采矿施工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巷道施工方面因素
        我国有色金属类型矿山通常在地下建设无轨运输工程项目,使用无轨运输方式,要求平硐≥1.2m,无轨运输设备、支护间距≥0.6m,才可保证安全。还可使用有轨运输方式,此类运输巷道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单线巷道;其二为双线巷道。要求运输设备、支护间隙≥0.3m才能满足安全要求。有色金属采矿掘进施工期间,利用单向轨道具有如下优势:第一,降低掘进施工量;第二,能够满足矿山运输需求;第三,施工周期较短;第四,造价更加低廉。由于上述优势的存在,使得大部分矿山企业热衷于此巷道开采模式。但是,以安全视角分析,使用单线巷道可能导致运输期间出现道路拥堵现象,造成现场运输不畅,极易出现人员伤亡或者车辆倾翻等安全风险。与此同时,部分单线巷道取率相对过小,运输期间可能导致轮胎被快速磨损,影响运输安全。除此之外,如果地质结构产生破碎问题,支护巷道施工期间,由于局部施工可能导致周围岩体受到扰动,自巷道顶部出现大量落石,对于人员安全十分不利。
        1.2工作面施工方面因素
        大部分有色金属矿山开采是处于矿房内部进行,先开拓巷道,后进入矿房,利用有效采矿方式展开作业,可保证采矿工序顺利完成。矿房内部,工作面的施工质量和矿山开采安全性有直接关联。比如:切割作业完成情况;切割之后顶板外露面积;利用爆破方法时炮孔施工方面的质量等,上述工作面施工问题都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工艺运用、方法选择以及参数设置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漏洞,使作业面稳定性不足,围岩强度削弱,难以满足矿山实际开采需求,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较高。
        1.3开采设备方面因素
        有色金属的矿山项目施工期间,井下各类开采设备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使用频率高,加之日常维保工作落实不彻底,极易导致设备存在各类安全隐患,导致施工风险。比如:开采过程,设备如果出现漏电问题,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伤亡;设备出现故障难以应用在施工当中,还会对开采进度造成影响。
        1.4施工管理方面因素
        部分有色金属矿山开采过程,由于人员缺乏高度安全意识。并且,开采作业大部分工作属于体力劳动,从事此类工作基层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上岗之前没有展开全面的安全培训。虽然部分人员具备丰富的开采经验,但是由于整体安全意识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开采施工过程重点关注开采技术的应用,未能从矿井安全方向整体考虑,可能由于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


        2有色金属采矿施工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问题解决措施
        2.1优化井巷位置施工流程
        为防止采矿企业利用无轨巷道进行运输,导致井巷施工存在安全问题,采矿企业可适当制定单线运输或者双线运输等施工方案,结合井巷施工对于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完成运输方案的制定。如果设计使用单线运输方案,可适当增设“双线错车”的运输车道,确保金属矿井内部车场能够处于安全状态下有序运行,使运送工作能够满足开采需求,顺利完成开采任务。在运输轨道的曲率半径计算环节,应该结合运输车辆相关参数,合理控制半径大小。比如:当运输车辆质量为7吨,此时,应该将曲线的曲率半径控制在12m~15m这一范围之内;若运输车辆质量低于7t,那么应该将道路曲线的曲率半径设定为9m。通过上述方式,对于曲率半径合理控制,能够提高运输期间安全性。除此之外,针对井巷内部破碎区的地质结构,为防止影响人员安全,应该在施工之前做好勘探工作,对于结构不稳定的位置,及时使用支护工艺,比如:利用喷射混凝土或者锚固支护等方式,都可提高顶板位置结构的稳定性,还能稳定围岩,有效提高井巷施工作业安全性。
        2.2落实作业面的施工安全管理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期间,应该严格按照作业面施工特点,对于安全问题成因分析,规范技术应用,以提高施工过程安全性。从矿山企业角度分析,应该结合矿井开采的实际情况,及时利用安全的施工技术,对于作业面施工方案加以优化,为其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有色金属在矿山开采过程,地下工程施工期间,若使用单向施工模式,通常会将矿柱保留,以便为后续开采作业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在作业面开挖之前,应该对钻孔数量和位置精准定位,并且明确开挖施工长度,保证作业面的拓宽能够和开采施工顺利衔接,保证开采顺利进行,并提高矿山建设效率。施工过程,还须结合作业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由安全人员利用技术措施,合理对出矿距离进行确认。当工作面的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存在不良地质问题,可对局部不稳定位置采取支护技术,支护与开采同步进行。切忌为了节约成本,忽视作业面不良地质的管理,如果施工期间开采面突然出现危险情况,应该及时组织开采人员从现场撤离,以人员安全为首要管理目标。
        2.3预防设备安全隐患。针对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由于设
        备问题导致的安全风险,需要定期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按照开采过程对于安全管理实际需求,做好更新换代相关工作。当前,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对于有色金属材料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矿山开采效率更高,才能满足市场对于有色金属需求量。但是,因为设备老化或者维修不及时等因素,导致其使用过程出现故障或者漏电问题,形成安全隐患。所以,应该对于采矿设备落实日程检修和保养,制定维保计划,针对老旧设备,应该使用功能先进的设备进行替换,比如:利用高度自动化设备或者带有紧急制动功能的设备进行替换。
        2.4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将采矿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转化为培训资源,并结合实际案例提高施工人员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要制定完善的风险预案,向施工人员揭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集中环节、教授其风险应对措施等,以提升施工人员应对安全风险、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除此之外,要将安全施工目标细化并分流到各个施工环节、施工岗位及施工人员,在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将施工安全与施工人员的薪酬等挂钩,倒逼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防范安全风险。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采矿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稳定的因素都是客观的,施工肯定会受到影响,工人的安全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因此,每个矿山都必须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对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结合具体的施工状况,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促使矿业可以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强.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J].石化技术,2020,27(09):192,36.
        [2]侯欣欣.探究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20(17):98-99.
        [3]张林.基于地下开采技术分析与安全开采的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