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龙小敏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龙小敏
[导读] 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经济稳步增长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直接损害工程项目利益乃至企业利益。
        身份证号码:46000219920201XXXX
        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经济稳步增长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直接损害工程项目利益乃至企业利益。因此,对于直接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安吉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
        1 我国工程招标管理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也越发重视。建筑项目的多元化施工要求与质量保障对投标单位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在发展中具有阶段性,主要以开展市场经济、推行改革开放为主,不同阶段对工程招投标管理需求也明显不同。首先,工程招标管理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是需对工程项目本身了解研究,对具体招标工作施工要求的系统规范,具有一定的设计性。中标单位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稳定、节能、环保等负责。招标方要根据施工进度、完成质量等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并根据合同支付相关资金。其次,我国工程招标管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对招标流程、招标信息、招标机制、招标监督等层面实施透明化、公开化。第一时间公布招标结果,快速提升工程招标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实时性。最后,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分析,传统招标模式与超标理念依然存在,对现代化工程招标管理工作造成制度缺陷、理念滞后、管理不足等影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必然会日益完善工程招标管理模式,全面推动工程招标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2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问题
        2.1 招标风险因素
        招标方方面,工程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不仅是项目本身还是招标决策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项目本身风险,一方面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例如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市场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变化等;同时还有自然灾害因素,比如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性的因素,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的,会给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带来阻碍。另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导致的,例如投标单位的信誉度、建设能力、后期维护服务能力等。招标决策风险,包括了招标方法造成的风险,比如公开招标形式的周期会较长,其中会隐藏很多的风险;还包括了承包方法造成的风险,比如选用总价包干的承包形式,会由于设计变更问题出现一些风险问题。
        2.2 投标风险因素
        针对招投标工作,如果投标单位没有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精确计算,容易发生高估冒算等现象,进而影响招投标环境,同时还可能无法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使预期的建设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并且,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还可能存在陪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破坏了招投标管理秩序,也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3 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在招投标
        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从源头控制投标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风险的管理。在招标前选择资质完善、信用级别高的机构,招投标机构对市场充分了解,可以降低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标成本。同时加强招标管理,加强对投标方资质的审核,充分传达招投标信息,对合同情况进行交流沟通,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在开标和评标过程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评定,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2 在前期进行科学的风险预测
        在正式进行招投标工作前,要落实风险预测工作,风险预测不仅要科学而且要全面,要涵盖对某一风险的预测,还要对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前期的风险预测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工程质量最大化,从而确保工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前,要深化对风险控制的认识,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论证,要立足宏观层面,深度研讨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是风险管控的基础性工作,精细化的可行性研究要根据国家政策、市场环境、技术能力等,多维度进行分析预测,形成全面、翔实的研究报告,进行结合数据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决策,确保项目方案科学,使项目经济收益得到保障。
        3.3 优化建筑市场,规避围标情况发生
        从建筑市场全面优化角度出发,对中标单位等进行监督管理,提升项目工程施工理念与科学方法。(1)进行全面思想教育。通过宣传与组织教育方式,使投标单位明确自身职责、义务,要树立精工意识、工匠精神,将项目建设作为历史性任务,而不是获取经济利益的渠道。通过思想教育、宣传引导使招标单位消除围标想法、围标意识。(2)加强对建筑市场整顿。对各施工单位和参加招标组织进行严格审查,对标书、方案和资料等进行综合评估、系统考核,如发生围标情况应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4 提升工程的准确性
        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通过相关的文件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对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以及综合分析后进行报价。在该过程中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准确性,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勘测,确保核算过程科学、合理。待核算后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对建筑工程进行划分,优化建筑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在保证建筑工程品质的前提下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将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3.5 完善信息化服务
        为了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使其中的风险因素得到全面管控,还应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运用电子招投标系统,构建电子招投标流程和制度,促使电子招投标为工程高质量建设贡献力量,推动实现招投标管理信息化服务。在建立信息化服务的 过程中,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平台的规范建设,从而实现招标公告公布、文件下载、投标方案提交、远程评标、异议处理、定标、中标公布、合同签署等工作的信息化处理,以简化、优化招投标工作,节约招投标工作的资源投入,避免不必要的奔波和压力,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基于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招投投标文件随意篡改,可以进行在线检索、永久实时可追溯,实现平台资源共享和交流,从而为相关监督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公众等提供公开、透明、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招投标参与主体能够从中及时、便捷、精准的获取招投标信息,投标人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商机,投标人可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入的供应渠道,监管部门可以获取必要的信息数据,以更有效地实施监管。
        基于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管理工作,实现了招投标工作在线运行和监督管理,可以更有力的支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剖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有利于工程施工标准化。从目前我国较为复杂多变的招投标环境分析,发现问题与处理问题需采用一种可控方法,而完善优化工程招投标管理,正是对该方法进行诠释的有效手段。通过强化管理体系、提升监督效应,使招投标流程更透明、更公正。
        参考文献:
        [1]王娇娇.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31.
        [2]刘辉,李文斌.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33):118.
        [3]鲍海霞.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4):96-97.
        [4]郭宇飞,李珍洁.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3):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