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预制桩基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张江铭1 赵尧娟2
[导读]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是一个重点,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性能质量。
        1身份证号:33062119900417XXXX 2身份证号:33062119871021XXXX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是一个重点,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性能质量。文章以预制桩基为核心,首先介绍了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的特点,然后指出常见的施工问题,最后阐述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
        预制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经常出现施工事故,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相关工作人员的第一项任务是不断完善预制深基础的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桩基施工。通过实际调查统计,现阶段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施工中选用的预制桩基础不适合;二是预制桩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时质量控制不严。三是预制桩由于施工工艺不合格,不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预制桩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构造明显不同,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建筑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
        2.1静力压桩技术。
        静压沉桩的原理是在桩架上施加配重,施加压力使预制桩承受自身重力的反作用力,从而将预制桩压入土中。根据这一特点,静压桩又称挤密桩。整个作业过程是利用液压装置提供动力,“吊桩一桩送桩”的全过程是由液压装置独立完成的。压桩完成后,压桩缸可自行复位,重复整个操作过程,继续静压打桩过程,直至桩体达到预定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压桩过程极易破坏土体结构,造成孔隙形成水压,因此静压桩施工应不间断地继续进行。静压桩具有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成本低、质量好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减少浇注料的投资,降低施工成本。
        2.2钻孔桩技术。
        这项技术先用专业工具将孔内及孔底的渣土、污物排干,然后在孔内预制一个尺寸大致相同的钢筋笼,再向孔柱内灌注混凝土,这项技术与打桩施工有很大区别。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方法是先钻孔后灌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桩身周围的土压力,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阻力,同时要保证桩孔的安全稳定,根据预先确定的方案,科学合理地设置桩间距,实现施工作业。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中,桩孔垂直度的参数非常重要,是该项技术的标志,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桩孔垂直度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出现问题就进行调整。
        2.3人工挖孔技术。
        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实质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只有在打桩过程中才用人工代替机器,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人工挖孔技术不仅保证了灌注桩的高质量和易操作,而且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水流进行扩孔,并预留透水层,在透水层内设置环形钢筋圈,然后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立即开挖和立即浇筑,然后压实。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混凝土强度的调整来保证桩基的安全。
        3建筑预制桩施工控制要点
        3.1沉桩方法的选择。
        首先,应考虑外墙厚度、桩径、桩密度和施工地质环境。其次,静压法选择锤击桩时应考虑施工位置。在选择配重时,应考虑施工地质条件和预制桩基础的设计,所采用的压桩设备应具有压力读数系统,不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的保压方法。
        3.2施工控制与管理。
        首先,只有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时,才能打桩。其次,合理安排打桩顺序。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少周围已完工桩基的破坏力以及打入桩后桩之间的挤压。

第三,选择打桩方法时,要选择合适的桩帽和衬砌,打桩方法需要重锤低击,一开始,下落距离要短,进入土壤一定深度时,桩身相对稳定,然后根据规定的距离做出适当的锤击行程。四是严格桩身竖向控制。桩身应与施工地面垂直,偏差率不大于0.5%。此外,还需要两台经纬仪在打桩机距离内监测控制桩体的垂直度。
        另外,先将桩段打入土中,侧桩,同时观察其垂直度,实时校正,确保垂直。第五,定位控制打桩机。打桩机设备就位后,应调整控制桩底盘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并用水平尺检测水平度。然后用两台J2经纬仪和90°经纬仪控制垂直度° 正交法。六要注意桩位测量的放样。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施工桩的桩位进行一次性的检查和检验,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地核对设计图纸,及时发现设计图纸或放样错误。控制桩端深度和承载力。如果桩端位于地质层勘探孔周围,则可直接观察现有地质剖面,准确了解持力层所在界面的深度,但如果桩端不位于地质层勘探孔周围的桩端,相应的施工人员要在已有地质报告的地层剖面图中标出层高线,这在桩机压力表读数分析中可以有一个初步的确定。第八,控制桩的质量。可采用钢端板焊接法连接桩体,地面顶部约1m处可与桩体连接。在桩连接之前,需要清理桩顶,增加桩基础的支撑板,然后将桩端的顶板放在桩端的底板上连接,并用支撑板连接上、下桩。焊接后,冷却时间应不少于2分钟。完成后,如有可能,可对接头进行防腐处理。注意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不大于0.5cm,桩缝间弯曲度不大于桩尖的0.1%。
        4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4.1桩位偏差超标。
        原因:测量误差或误差;移动定位杆;土壤位移等。预防措施:桩位测量应在现场进行计算和检查;立杆应牢固、准确;如果现场长时间远离人群,应进行检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移动标记位置;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必要时控制压桩速度,减少日压桩量。土方开挖时应合理安排,并注意开挖程序和开挖时间。
        4.2垂直度偏差过大。
        第一节管桩吊入地面时,应随时用长水平尺或两台经纬仪校正其垂直度,垂直度偏差应大于桩长的0.5%,必要时应拔出重新插入,打桩过程中,应将偏差控制在0.5%以内,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应重合。
        4.3突然倾斜和跑动。
        其影响因素有:挤土位移、桩端抗滑等。预防措施:采用开口桩尖;合理安排打桩顺序;设置砂井;钻前土壤;挖掘地面防压沟;限制打桩速度;清除障碍物并重新驾驶。
        4.4断桩。
        原因:桩身进入持力层的长度过长,或遇地质夹层、地质障碍物,导致压力值超过桩身最大承载力;送桩时间太早,间隔时间过长;接头质量不合格。预防措施:当压力表读数显示桩压接近极限承载力时,或桩压受阻时,应及时停压,设计、勘察单位应共同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处理解决问题;过早送桩,桩端距地面应小于1m,接桩动作应连续迅速,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
        4.5桩身开裂,桩头断裂。
        承台与管桩间隙过小,锤击次数过多,弹性垫不够,桩身强度不够。经常检查更换弹性垫;垫层设置在送桩机和桩头之间;重锤是用来打击低;吊桩轻拿轻放,避免碰撞等。
        5结论
        为了有效地保证建筑物桩基的施工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本文对预制桩基础在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只有充分做好施工准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整体质量,才能充分发挥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切实保障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探讨[J].吕耀宗. 工程技术研究.2016(08)
        [2]建筑预制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江杰. 住宅与房地产.2016(18)
        [3]公路桥梁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与质控路径研究[J].问雍. 南方农机.201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