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昝清德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昝清德1 瞿世盛2
[导读]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要始终坚持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精细化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并相对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1身份证号:37282419731225XXXX  山东济南  250121 2身份证号:37282419710505XXXX  山东济南  250121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要始终坚持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精细化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并相对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就是把最终目标和发展策略分解开来,对各个环节都进行精细化管理,最后再进行统一的整合,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把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当中,将传统的管理方式深化,提高管理水平,使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得到最大化的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建筑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不了解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无法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在于以下两点:第一,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对重点问题进行优化,例如,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与效率。第二,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保证企业发展理念得到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各企业若是有效应用这一制度开展工作,那么就可以在管理过程中总结出各种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优化分析就可以制定出全新的发展方向,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精细化管理概述
        复杂的管理模型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型,实现了全新的管理概念,强调管理系统的“精确性”和“精细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划分公司职能,以确保每个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先进的管理具有标准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特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质量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复杂的管理模式中,公司利润的最终目标应基于管理系统。例如,员工可以从主观举措入手并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保证所有施工环节的有序施工,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3.1完善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需要优化特定的工作机制,以完善对特定工程项目执行的管理工作。为适应新时期大背景下建设项目的需求,有必要在管理模式和执行方法上采取合理措施。首先,它形成了对精细化管理的正确意识形态的理解。坚持现代建设项目的具体质量要求,有效实施新的管理思想。此后,根据政府制定的施工管理具体规定,完善具体管理机制,对管理要求进行明确,同时规范具体管理流程,建立工作机制,最终使得建筑施工中制定的管理规定更加符合施工要求。
        3.2确定明确的建筑工程施工目标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必须首先明确施工要求,然后根据现有的规模确定符合要求的最终结果,要不然,会对施工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成功的建设项目不仅需要建设团队的持续工作,还需要对该项目的财务基础进行考验,如若资金链发生断裂,想要完成建设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工程施工进行之前就要开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明确资金链的源头的稳定性,人员的专业性等等。当项目进行时,实施人员要根据施工进程来识别施工是不是最终能达到发展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精细的管理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效率,并使建设过程更加专业。
        3.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才是现代业务管理和竞争的主要。在建筑工程精细管理中,主要方向是优化人才配置。详细来说,建设部门和公司要认真审查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人才的选聘过程中做到结合人才自身优势来安排适合的职位,以增加他们的专业价值,最大限度地建立专业的施工团队。

与此同时,公司也需要增加员工的业务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深刻的明白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使得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的专业以及敬业,在公司的内部产生一种良好的习惯。
        各级管理人员也要通过多种渠道逐渐积累自身知识,并认真实施精细化的管理。而负责工程的项目经理需要按时检查施工现场,加深对基层的员工队伍的了解,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公司进行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意味着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需求,不断补充和加强人力资源,协调人才发展计划,以便可以给正常的施工提供需要的支撑。精细的管理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从而在公司内部产生良好的工作环境,巧妙地影响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行为,保证精细化管理出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分。
        3.4合理安排工程进度
        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人员配备。人才分配分为管理人员和劳动人员两部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在施工过程中发挥良好的领导作用,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来避免因施工不当而造成的问题。而劳动人员应选择具有相对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并且要能够及时的进行人员调配。(2)施工设施的配备。优质的施工设施,能够促进施工进程的加快进行,因此,应该合理维护施工现场所需的施工设施。另外,有必要预先计划设施和工程师的到达时间,以避免由于设施和工程师的到达延迟而导致施工时间延迟。(3)材料的配备。应根据当前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时间表正确调整材料,并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以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返工或停工。而且,有必要检查材料量,以免由于材料不足而导致工期延迟。
        3.5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最后,在做到以上要求以后,公司还应该考虑到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在施工工作的初期,施工技术公司需要全面审查所签订的合同,确认无遗漏,并详细解释有争议的规定,然后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公司需要详细的给员工讲解任务的每一部分,项目经理也需要及时跟踪施工进程、质量、人员安排等,以确保各个阶段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公司还需要在建设项目的进行中应用科学的控制方法,例如动态控制方法、整体控制方法和质量统计方法等。
        最终,根据这些需求,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查制度,不断协调和完善施工计划,对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施工管理,尽可能的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设项目的监理部门将根据施工需求增加对隐藏工程的监测,严密控制每个过程,认真发现暴露出的问题,并配合有关部门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处理问题。建设项目完成后,公司需要仔细计算项目资金和物资,综合计算建设成本,向监管机构和业主提交有关数据和信息,并尽量纠正建设缺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精细化管理有着传统管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所以,在当代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要对精细化管理模式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从而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举.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舍,2018(26):160+111.
        [2]王彩萍.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5,(18):112.
        [3]黄靓.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3):141.
        [4]卞玉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巧,08:166.
        [5]罗洋.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3(3):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