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工程逐渐在建筑行业中也日益兴起。近几年,环保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其目的就是节能降耗,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建筑行业在发展中,不仅追求功能和居住方面,对节能降耗也有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将绿色技术应用到其中,以此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本文就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节能降耗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因此,对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重视绿色节水节能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技术设计改进措施,实现节能。
1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具体应用
1.1雨水渗透技术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应用的时候,雨水渗透技术相对较为常用,主要是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以此将其用于绿化、浇洒、景观等方面,以此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雨水渗透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主要是在生态学、工程学、物理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降雨量构构建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这样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以此提升雨水的使用效率。另外,雨水渗透技术将自然系统作为主要的支撑,形成建筑给排水系统,这样主要是避免水资源受到污染,保证居民用水的水质。
1.2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而且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中水回用是指回收污染程度较低的生活污水或杂排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绿化灌溉、洗车、道路冲洗等非饮用水要求的生活用水。污染程度较低的生活污水是指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空调冷凝水、游泳池排水等;杂排水指建筑中除粪便污水外的各种排水。在住宅中,中水回收再利用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小区统一收集污水,统一处理后,再统一规划再利用;一种形式是住户分户自行进行中水回收和再利用。目前中水回用系统技术完善,运行维护成本低,系统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不会影响工程建设投资。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水回用势必将成为建筑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1.3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效果。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的时候,首先,需要构建污水处理箱,并且需要选用不锈钢、玻璃等不生锈的材料,或者在金属处理箱表面设置一层防腐的保护层,这样主要是延长其使用寿命;其次,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对污水信息检测,并且将其分离。同时,在分离后,根据分离的情况进行分类储存,并且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以此保证水质质量;最后,在净化水质处理完成以后,需要与绿化系统、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1.4分质供排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某些地区,充分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缺水问题的方式也包括有效利用降水和海水。 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生活和生产用水量也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随着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集中式给排水系统已经跟不上绿色建筑的要求,分质供排水系统是适应绿色建筑节水要求的新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的目的,按水质的质量划分的供水一般分为三种:优质饮用水,市政供水和中水(中水和雨水)。因此,建立相应的给排水系统进行分质排水分类,主要包括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污水等三种,以达到收集,再生和排放的目的,节约水资源。
2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措施
2.1加强绿色建筑设施投入
节能减排是施工的重点工作,因此要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加大前期投入,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降低水资源和能源损耗,提高增量效益。加大研发投入,结合传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更要探索一条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的合理路径。比如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消防水池(箱)的超期储水,这样既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也能避免消防供水水质恶化。为了增强建筑的舒适性,可以加大雨水花园的投入建设,各溢水口形成联动调蓄作用,改善建筑无组织排水状态。过去居民洗车往往要用从楼上接水管,造成较大的浪费,如果采用雨水花园系统,在小区内可以设置洗车的设备,按照流量计费,减少资源浪费。为了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绿色建筑应该全面采用资源计费的方式,无论是住户内,还是小区内,都可以采用资源计费的方式,给居民提供便利的利用条件,同时还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能源消耗。
2.2利用太阳能节能技术手段
太阳能的出现,更好帮助能源额使用,而且太阳能资源的再生性强,对环境没有任何的污染,社会对其的使用越来越多。人们利用太能进行热水的供应,比如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帮助人们的生活。使用太阳能的形式,一般采用的是热管和真空管式,都能够很好的储存热量,在进行太阳能收集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力的使用,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个方面的问题,对于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和探析,对收集热量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测评,对于其承受的压力和收集的能力作出分析。还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冬季寒冷的天气应该采取御寒的措施,学会灵活地使用太阳能资源,帮助为人们更好的服务,提供便捷的方式。
2.3利用市政供水压力,实行分区供水
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管网末端压力应得到有效利用,其压力值为0.3~0.4 MPa。在绿色建筑中,市政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的方式应在低层或多层建筑的供水系统广泛应用。而在绿色高层建筑的低层,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应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管网余压供水。合理划分供水系统分区,是节约能源消耗,即节能的有效方式之一。绿色建筑里技术员可以通过给水压力设备进行分区,一套压力设备往往设置一个分区。理论上,设置的分区越多,节能效果越好。但是,很难在泵房内达到过大的压力。此外,管道和设备的投资将会增加,维护和管理成本将会很高。供水压力设备是绿色建筑中主要的能耗设备,其中,水泵是用到的最多的设备。供水系统的节能效果主要取决于水泵的选择。变频泵具有依据水量自动调整转速的优点,这样就能方便地改变流量、扬程和功率。而变频设备应该优先应用于给水设备中。
结语
给排水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传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引发各种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消耗。因此,基于此,建筑工程为例实现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将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利用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如雨水渗透技术、热水节能技术、新型节能材料以及设备、污水处理技术等,以此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实现良好的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效果,促使建筑工程朝着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世利.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J].工程技术研究 ,2020,5(04): 35-36.
[2]郑栋.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20,36(02): 262-263.
[3]于宙平.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 [J].地产 ,2019(24): 164.
[4]李新波.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 [J].绿色环保建材 , 2019(12): 29+32.
[5]梁松.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分析 [J].科技经济导刊 ,2019,27(20):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