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010319760926XXXX 钦州市钦南区道路运输管理所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安全问题是每个行业都面临的,而且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在道路运输行业亦是如此,通过保障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降低人员损伤、财产损失,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本文将提出一些对策解决来解决道路运输行业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资需求的及时满足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道路运输行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道路运输行业是归属于服务业,服务的群体是面向全社会,涉及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保障该行业的安全、规范,重要性不言而喻。
1.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概述
1.1道路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
道路运输与铁路运输、航海运输、航空运输共同组成我国运输行业立体式交通网络,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引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转型发展,整个社会的安全观正发生转变,构建高效、安全的道路运输通道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1.2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一个小小的隐患就可能造成一场异常严重的事故,因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特别是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主动排查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建立不定期隐患排查机制,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标准,落实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将安全排查隐患与工作考核挂钩,发现隐患、解决隐患、总结经验,切实通过提高隐患排查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期,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和出发点。伴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数量急速增加,司机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超载、超员、违规行驶等现象屡有发生,如果不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势必会导致诸多安全事故发生,造成很多家庭支离破碎、财损人亡,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范道路运输秩序,杜绝无资质的运输公司、无专业能力的运输司机、无路权车辆进入道路运输行业,通过净化行业环境,切实减少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人员和物品的快速运输是现代化道路运输行业的显著特征,但越是在强调时效性的同时,越是要牢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相较于经济收入,安全管理所产生的效益是隐性效益,安全管理重于泰山,只有坚持以安全管理促道路运输行业规范经营,才能为行业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1.3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在道路运输行业中,诸多因素影响其安全管理,例如驾驶员的操作、车辆突发故障、行车道路不合理等。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车辆因长时间不维护,突然刹车出现问题或者轮胎出现问题,对会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在行车过程中,选择的路线不合理,遇到交通混乱的现象,则对运输的安全性会造成巨大影响。
2.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不规范法律制度不健全
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经济红利,但是,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行业中存在很多问题,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还不健全,存在很多恶性竞争的现象。许多道路运输企业钻制度的空子,为了追求过高的经济利润,而以身试法,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出现驾驶员违章等各种危害安全的现象,引发交通事故。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出台更加严厉的交通安全管理法规。而事实上,我国的道路安全管理法规还不完善,在细节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执行力上还需进一步落实,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2.2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到位人员意识低
许多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生产经营,忽略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或者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道路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内容形式化,细节方面规定不详细不全面,导致实际出现道路安全管理问题后没有相关制度可以遵照执行,造成法律纠纷,反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由于人员安全意识低,平时企业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教育,导致驾驶人员违规操作现象频频发生。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明明车辆已经过了有效使用时间,还冒险在使用,并且也不对车辆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造成了巨大的道路安全隐患。
3.改善现状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责任监控强化车辆维修保养
道路安全管理的主体是驾驶员,有时由于长途运输,驾驶员很容易出现疲劳驾驶,24小时的动态监控机制的建立非常必要,通过安排相关人员24小时值班,通过监控系统对驾驶员及车辆实行全天全程全面的动态监督,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问题,进行提醒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为了提高动态监控的有效性,可以安装GPS安全定位系统及行车记录仪等,利用交通管理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车辆安全系数,对于预防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车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制定强制性的维护保养计划,从源头排队安全隐患。如果车辆没有进行维修检测就上路运行,极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进行强制性检测并且检测流程要规范过硬。对车辆的维修保养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大数据,对车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车辆在有一个好的技术状态。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执法力度
完善的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是作好道路安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在企业内部应单独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安全管理部分的责任与权利。其次,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严惩不贷。最后,就是要对安全管理的监督方法进行完善,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动态调整,使道路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安全。在运输管理中,严格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法律素养,同时也就加强相关道路管理部门的执行水平,做到公平公正执法。
3.3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专业水平
道路运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亟需提高。驾驶员是道路运输安全的主体责任人,他们的安全意识水平及专业技术水平是道路安全运输的重要保障。在道路运输行业中,人才的流动频繁,这对企业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强人才的稳定性。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向运输工作人员灌输安全法律知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方法等,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加强对驾驶员上岗前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岗,且后续还要进行继续教育,一旦发现有违规违章行为,要待岗重新培训。对于技术专业水平不高的驾驶员,可以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方法,加强相互的交流学习,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驾驶员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
结束语
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运输企业应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责任监督、加强车辆维护、提高安全意识等有效措施,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在实现经济经营目标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杜晓文.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2820.
[2]种鹏云,尹惠.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44(09):82-85.
[3]张留华.浅析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