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栋
山东历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加之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进步,逐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整个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水平。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和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目前在质量工程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关控制对策,希望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1]。
关键词:工程管控;质量控制;原则;必要性;对策
引言
近年来,虽然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但在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施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管理理念更新滞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仍广泛存在于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正是本文开展具体研究的主要内容[2]。
1施工质量控制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方主要负责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管理、工程技术指导和参与工程预算,承担上述的工程建设责任。作为工程甲方,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主持审核投资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审定设计单位的全部图纸以及技术设计变更通知文件,负责控制与审核项目建设成本。此外,工程建设方还需要主持审批承建单位给出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进度规划,负责检查并且监督项目承建单位严格遵循图纸与技术规程来进行施工建设过程,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那么建设方需要负责处理质量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管理的原则
2.1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服务原则目标是从事建筑工程服务管理工作所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一个建筑工程师在项目整体施工中往往涉及了多个整体施工服务环节,每个施工环节的整体施工服务质量都与建筑工程师的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具有直接密切关系。同时,为了能够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建筑施工设计质量能够符合标准,必须要具有一套相关的质量标准文件作为设计施工质量依据。而行业标准化管理原则就是将这些建筑施工质量标准有效贯彻落实,避免一些随意性影响施工的现场情况发生,以此方式来保证从根本上有效实现对我国建筑工程的行业规范化质量管理,进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可以达到企业预期的施工目标。
2.2科学合理原则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无论是工程管理人员还是建筑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都一定要严格按照遵循机械科学合理利用原则,依靠一套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法和工程操作管理流程,对建筑施工中所需要涉及的各项机械设备和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有效综合利用,将其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发挥体现出来,以此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项目整体管理效率和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不健全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这一问题对施工质量、效率、安全均会带来严重威胁。表现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建筑工程承建单位存在盲目节省开支的行为,如削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省略管理部门等,由此引发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缺失往往会滋生出身兼数职的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的有序、有效管理在健全的管理体制缺乏下自然难以顺利开展。
3.2管理制度存在欠缺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由主管部门领导、建筑业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但在这类管理制度推广的过程中,很多建筑工程单位未能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管理制度形式化现象较为常见,管理制度仅用于应付上级检查而未落到实处的情况极为普遍。受难以深入、浮于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规范及法规,但相较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现行法律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受此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很容易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层面存在不足。由于建筑工程承建单位未能真正重视管理制度的编制和落实,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自然难以落到实处,相关问题很容易随之出现。
4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4.1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施工人员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核心,同时也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其作用极大。因此,需要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第一,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转变以往传统且单一的管理方法,增强责任意识,在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管理一线施工人员,提升其施工素质与能力,进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第二,需要定期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
4.2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作为工程甲方,质量监督机制的推行与实现要点就是严格约束项目施工操作过程,认真确保项目达到工程质量安全的基本审核标准。现阶段的大型建筑工程包含非常复杂的建筑空间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存在复杂内部结构特征的建筑物进行施工处理时,必须慎重处理隐蔽的建筑空间结构部位,例如室内的卫生间以及厨房墙体管线连接部位等。
4.3强化施工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的全面强化对策就在于完善施工监管体系、增强工程安全管控意识,以及全面引进施工工艺手段。项目甲方有必要监督工程施工人员全面按照工程图纸来完成建筑物的项目施工处理,禁止工程施工人员擅自调整或者更改工程施工图。施工质量控制属于最关键的工程质量控制要素,项目施工过程将会决定建筑物的本体结构质量,因此体现了工程施工企业本身的工程安全保障职责。
4.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就是对高空作业的监督,高空作业的监督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凡是从事高空运输作业的工人必须定期进行必要的医疗和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以及慢性贫血者均不宜长期从事高空运输。其次就是对于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涉及到了各种形式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做好这些施工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同样是至关重要。再次就是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性能的管理,一方面,对于脚手架上的材料,必须注意确保它们的放置稳妥,砍砖时应面朝墙上,避免摔跤和跌倒伤人。另一方面在工作已经完成后,应该要求我们做好必要的垃圾清理和处置,要将脚手架上的灰浆、石渣等都清扫干净,防止脚手架掉下来打砸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建筑企业应认识和意识到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还需要重视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各方协调工作与成本控制,构建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等。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管理质量,在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极大的帮助[3]。
参考文献:
[1]朱承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9):175-176.
[2]陈小彬.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0(17):240-242.
[3]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