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期(上)   作者:戚肖雨
[导读] 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项目案例,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戚肖雨
        昆明滇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 650000
        【摘要】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项目案例,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深入研究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进度提升,避免不必要的拆改错漏,对实际工程项目提供践行参考。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施工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逐渐规范化、系统化、规模化,建筑行业给排水设计技术、施工工艺不断提高,各项目实际运行中出现设计、施工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整个建筑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明显。该系统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对整个项目影响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给排水中常见问题分析
案例1:排水管立管噪音影响
         某住宅楼,29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2203.12平方米。
         分析:平面布局中该建筑为2梯4户,两个边户为三室两卫,中户为三室一卫。边户的主卫和客卫是背靠背设计,共用一根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设计师设计时只考虑到主卫与主卧室一侧墙体有一段剪力墙突起,于是就是把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放到突起旁边的凹槽里面。但是未考虑排水立管紧邻主卧室一侧墙体,对主卧室会加大了噪音和漏水风险。
             

案例2:排水横干管布置影响夹层空间使用
         某住宅楼,30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8255.175平方米。
         分析:平面布局中该建筑为2梯2户,四室两卫,夹层为赠送空间。上层卫生间、厨房排水立管排至夹层转横管出户。夹层主卫对应位置是地下车库的通风井道。主卫排水横干管为避让风井沿着夹层主卧室一侧墙体从下层庭院排至室外,造成夹层整个主卧室空间无法使用。业主验房时提起投诉。
案例3:排水立管并管时未考虑支管接入问题
         某住宅楼,30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8255.175平方米。
         分析:平面布局中该建筑为2梯2户,四室两卫。首层入户大堂上层位置为二层的生活阳台,洗衣机排水立管排至首层后沿梁底转入一墙之隔的另一根洗衣机废水立管合并出户,以避免入户大堂整体效果受到破坏。而现场实施时,由于两户的洗衣机排水立管仅一墙之隔,操作空间有限,二层的洗衣机单独排水支管无法接入。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第4.4.11条第2款当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由于两根排水立管相隔较近,之间的连接横管仅不足0.5米,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案例4:镂空屋顶喷淋管无法吊装
         某商业办公楼,裙楼2层主楼22层,总建筑面积24889.37平方米。
         分析:裙楼一层、二层业态为商业,二层中厅部分无顶。建筑方案设计时并未考虑水、电、通风专业的管道铺设问题。致使该部分管道无法铺设。
    
案例5:卫生间干湿区降板不一致,致使排水管安装影响室内效果
         某住宅楼,24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9384.56平方米。
         分析:平面布局为2梯6户,端户3室两卫,中户2室1卫。中户卫生间采用干湿分离设计,湿区结构板进行了降板处理,降来了400mm,而干区没有降,干湿区中间设置了一段小梁,干湿区共用一根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干区洗手池排水管无法接入卫生间。
            
案例6:厨房燃气热水器插座位置与燃气立管之间的安全净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某住宅楼,30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0297.72平方米。
         分析:平面布局为2梯3户,没有独立的生活阳台,燃气立管、燃气热水器均安装在厨房内。建筑设计时预留的燃气热水器插座安装位置与后期燃气设计时燃气立管的安全净距不满足15cm。由于插座安装墙体是剪力墙,致使后期插座位置移位时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较大。
二、建筑工程给排水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建议
         案例1:针对这种背靠背卫生间的户型设计,排水立管建议也放置在两个卫生间隔墙处,方便接管,排水立管采用螺旋消音管,同时也能照顾敏感型业主的心理感受。在同类型产品中可能更易于胜出。
         案例2:夹层作为管道的转换层,同时也为了提高夹层的利用价值,作为首层业主的利用空间进行赠送。管道排布时应充分考虑业主的需求,尽量减少对于空间的占用。该案例中只要将一层主卫排出管和排水立管改变一下排水方向从客厅位置贴着墙体排出即可解决大量空间占用的问题。由于次改造是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改造,存在剪力墙开洞以及洞口封堵防水等一系列问题,改造费用较高。
       
         案例3:在住宅建筑中此类问题较为常见,特别是入户大堂上层为住户的情况,排水管通常不可避免。为确保入户大堂的装修效果,尽量将排水管转接出去。
         针对该案例的情况,排水管合并后造成二层单独排水管施工困难,特别是遇到技术薄弱的施工技术人,为了方便施工就直接接到转接的排水管上,后期使用过程中二层容易出现返水现象,对业主生活使用带来不便。所以该案例的调整建议是入户大堂上层的排水管不转接,直接从入户大堂的阴角排到夹层后再转接到排水横干管上,然后排出室外。
         案例4:商业建筑方案考虑商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设计时,通常会将中庭部分做成中空形式。对于设备专业管线布置时没有很好地理解建筑方案布局,容易穿越该区域。该案例由于规划方案及面积已经确定,无法调整。设备管线只能布置在商铺内部,穿越商户隔墙布置。对于后期维护和商家入驻多有不便。
         如果前期建筑方案设计时,多专业进行方案交圈,针对该问题可以很好地避免或解决。
         案例5:住宅建筑中卫生间为方便检修,通常设置降板同层排水。而为了合理利用空间,通常按干湿分离进行设计。降板时忽略了干区洗脸盆的下水管,致使该部分管线无法隐藏铺设。若采用板下排水,就违背了同层排水的设计初衷。最终干区采用板上排水穿隔墙后接入湿区排水管内。板上横管部分由精装单位按照假梁形式进行包饰。
         若施工图前期,建筑、结构、水电专业之间进行方案会审,是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
         案例6:针对没有独立生活阳台的户型,设计电气、给排水点位时应充分结合实际设施、设备安装的要求进行精细排布。否则就会出现安装位置不够,或预留的点位无法使用。
三、总结
         以上五个案例仅为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常见问题其中的一部分。结合这五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前期方案中各相关专业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力度不够,辅助专业对于建筑方案理解不到位,前期对于方案审核时没有认真、细致地复核管线的路由和铺设要求。建筑专业作为一个项目的龙头专业,对于建筑方案没有与其他辅助专业进行方案理念、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交底。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
3、 [1]高克生.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 世界家苑 (2012).
4、[1]阮立秋. 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 2007, 000(021):58-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