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娟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城幼儿园
摘要:幼儿是教育的根本,而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品质,关系到幼儿良好秩序感和安全感的形成。
关键词:游戏支架;幼儿一日活动;弹性时间
引言
教师们也许都看到过或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贴在活动室墙上的一日活动时间表中详细规定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孩子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环节的转换,忙得团团转,而教师则屡屡催促,生怕完成不了既定的任务。教师常常感觉时间紧迫、不够用。
1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幼儿园受利益驱动,受家长影响,一日活动内容安排违背教育规律。各种兴趣班、特色活动及幼儿园自行引进的各种教材占据了幼儿在园的大量时间,导致幼儿园正常的活动区活动、游戏活动甚至户外活动时间被挤占。很多幼儿园存在一日生活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幼儿游戏时间少,尤其是自主游戏更少;幼儿户外时间安排不足2小时;幼儿三餐间隔时间不足3个半小时;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幼儿园一天安排了3—4个集体教学活动。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不但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使孩子们失去了童年里最珍贵的游戏和快乐,这种损失是难以逆转和弥补的。
以《指南》为引领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促进幼儿一日生活中真实快乐地学习与发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化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
2游戏支架下幼儿一日活动的弹性时间安排
2.1自然过渡
一日生活活动各个环节应体现稳定性和灵活性,这样既有利于幼儿秩序感的形成,又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好活动间的过渡,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培养幼儿养成自觉的纪律性,让生活常规内化为幼儿的自我约束。
2.2化零为整,促进幼儿的自我管理
我们首先审视了原有的作息制度,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按原有作息安排实施,往往会出现一些状况。以小班为例,每天早晨总有几个来得晚的孩子,他们往往要在别的孩子已开始吃早点时才陆续来园。吃点心后是晨间游戏和晨间谈话,早早吃完了点心的孩子也只好在一旁等待同伴一起进入下一环节。另外,由于晨间锻炼与户外活动之间有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在具体实施时,有一大部分活动时间是浪费在不停地进出活动室、上下楼梯的过程中的。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原有作息安排将活动环节切分得过于细碎了,且每个活动环节留给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对幼儿活动的日常观察,我们仔细分析了原有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之处,将原有作息安排进行了调整,不同年龄段的作息安排可有所不同,同一年龄段不同班级之间时间安排相对统一,但允许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灵活、弹性地进行调整。
2.3弹性实施,分解问题
由于区域内幼儿园之间差异较大,师资水平也各不相同,尤其城乡差异较大,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采用分步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对教师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城镇幼儿园,我们要求一日活动采取板块、弹性的作息安排,把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粗略地分为户外锻炼游戏、集中教学、生活过渡等三大板块,把可融合的几个活动环节融合起来,使活动相对低结构,使幼儿有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交叉进行多项活动,如生活环节和区角活动、生活环节与自主游戏等可以根据个体需要交叉进行。又如,可以把早操和户外活动相对集中安排,减少幼儿在室内外活动交替、上下楼梯等环节上的等待,从而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作息时间的弹性安排有利于教师安排好各项活动,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
板块式、弹性化的作息安排给予教师更大的时空,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城镇幼儿园来说,我们根据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允许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中可以既有统一固定式安排,又有部分板块式弹性安排。有些集体活动及生活活动,如早操、午餐、午睡等可以统一安排。有些活动,如室内外自主游戏则可以弹性安排。这样的作息时间安排有收有放,比较适合幼儿园孩子。一日作息时间表的研究过程是理解、内化、落实《指南》理念的过程。虽然我们做得并不完美,但研究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要关注幼儿个别化的学习与发展,取消一日活动中不适宜的大一统行为。为此,我们尝试改变原来以教师预设为主,较为封闭、高控、整齐划一的组织与实施形式,给教师和幼儿较大的自主权。当然,要实现一日活动“统而不死、活而有序”的目标,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有自己选择、构想、体验、表达的权利,充满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4.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自主性的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的想法,不要把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让幼儿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游戏,自主决定游戏的方法。
3优化一日生活各环节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性
所谓“弹性执行”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想当然地延长或缩短某一项活动的时间,而是说要基于对幼儿、对课程的充分理解,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与幼儿发展以及课程实施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各活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积累有益经验,减少时间、空间以及资源上的浪费。
允许教师“弹性执行”一日活动制度,既给了教师充分的信任,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优化一日活动安排给了教师更多机会去观察和了解幼儿,为随机教育提供了可能。如果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一项一项地走环节、赶进度,是无暇静下心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也无法关注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支持。对一日活动安排的优化,让教师能有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和幼儿交流、互动。允许幼儿“慢慢来”,为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也是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呵护,可以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观察、操作、发现、思考,获得自我成长。
结束语
我们将竭力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日活动流程调整到最优化,实现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当然,要实现一日活动“统而不死、活而有序”的目标,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有自己选择、构想、体验、表达的权利,充满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玲.幼儿园生活常规活动的价值与开展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3):64-65.
[2]宋文霞,王翠霞.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5):135-136.
[3]冯雅静.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3):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