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汪琴
[导读] 幼儿的生活环境中离不开游戏形式的各种活动,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才能释放出天然的真性情,刺激幼儿的大脑皮层,让其能够感知现实社会的温度,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汪琴
        杭州市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的生活环境中离不开游戏形式的各种活动,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才能释放出天然的真性情,刺激幼儿的大脑皮层,让其能够感知现实社会的温度,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年龄、心智等各方面的原因,幼儿在成长中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情况。运用游戏教育的方式,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牵动幼儿的兴趣点,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此,需要幼儿教师深入研究如何将游戏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幼儿教育;策略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幼儿事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很多幼儿园就将游戏加入幼儿园的教学中。在与传统的教学对比中,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幼儿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生的教学,由于幼儿年纪小难以控制,因此有中小学教育中都没有的难度,幼儿教学法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偏重于“玩”幼儿们难以学到东西,而偏重于“学”幼儿们则没有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合理使用“游戏教学法”需要一定的策略。

2 当前幼儿教育中游戏与教学整合的现状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与游戏整合的重要教学理念,但是一些幼儿园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幼儿教师所设计的教育游戏并没有与其他领域进行有机联系,独立性过强,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失去了课程整合的意义和效果。其次,幼儿教师并没有注重对教学与游戏整合这一教学的深入挖掘,没有意识到整合课程的重要教学价值。此类幼儿教师一般倾向于设计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即过于注重娱乐性而忽略了发展性,所开展的教育游戏并不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最后,教师所采用的游戏元素比较零散地穿插在教育游戏中,所发挥的作用只是昙花一现,很难将游戏与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幼儿园教师探索出游戏和教学整合的有效措施非常重要。
3在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游戏教学法缺乏创新性
        在刚开始实施游戏教学的时候,学生和老师的兴趣都非常高,很多老师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这个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完全融入在欢快的气氛中,并且能够学到很多新知识,游戏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可用的游戏方法越来越少,老师对游戏教学缺乏创新性,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些老师每次教学都应用一种游戏方法,也不会随着知识的变化而变换游戏教学方法,不管教什么知识都应用同一种游戏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十分无趣,进而使学习积极性下降,导致整体教学质量降低。另外还有一些老师不注重知识与游戏教学的适应性,不管这部分知识合不合适应用游戏教学都强行使用,这样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原本作用,不但不能发挥其效果,而且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降低教学效果。
3.2 缺少游戏教学的意识
        在幼儿园里,部分教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性不足,课堂氛围缺少乐趣,使得学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许多教师习惯于采取严肃认真的方法开展教学,将游戏活动单独安排在某一时间段。这会导致幼儿在学习时就对之后要进行的游戏产生想象,在该进行学习的时间段走神,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只有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游戏娱乐结合在一起,在游戏中渗透教育内容,才能对幼儿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导,让学生能够在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游戏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并且用好奇心带动其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能够从游戏实践中明白更多的基本道理和知识。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产生学习兴趣的起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幼儿最初的学习成长,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过分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逼迫幼儿进行学习教育,很有可能给幼儿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在未来的道路上一直无法接受教育学习,对学习产生排斥。
4 幼儿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4.1 重视集体游戏的应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还处于成长初期,不论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成长和合理地培养,才能够使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从幼儿教育的角度去说,教师可以利用集体游戏去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在集体游戏中,幼儿免不了要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和沟通,而这两者,正是构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去做:以《蚂蚁搬家》这个游戏为例。教师要依据幼儿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等因素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三人。其中,一名幼儿站立着扮演蚂蚁的头,一名幼儿弯腰抱住前一名幼儿的腰扮演蚂蚁的胸,最后一名幼儿弯腰抱住第二名幼儿的腰,扮演蚂蚁的腹,如此一来,一只“小蚂蚁”便“拼接”完成了。通过该游戏,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这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教师要利用游戏的资源
        游戏发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存在于生活很多地方。幼儿园应该在建设的时候就注重这一点,环境要符合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原则。比如,老师在规划活动区的时候,要留出一块空地,在里面放一些比较轻的泡沫材质的建筑物。以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想象的环境,让他们有创造力的发展。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提高自主游戏的能力。一个成熟的幼儿老师,往往能够充分地利用游戏的资源。老师还可以请家长参与进来,这样不仅会丰富游戏,还可以促进教学。比如,老师为了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运动能力,可以开展一个踢足球的活动,就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如在小操场内进行踢纸球的活动,用平时幼儿们用剩下的纸或者是不用的东西做材料,从而制作一个纸球给幼儿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分为两个部分,自己规定画圆圈,谁能踢进圈内,谁就算是胜利。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使幼儿很容易的就在自己身边展开游戏,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4.3把握好游戏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从小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而如果幼儿从小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在之后的素质教育中只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烈的排斥感和厌恶感。由于幼儿的心思比较敏感,较明显的心理引导可能会对儿童产生反作用,因此幼儿园中的游戏教育不能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然而,教育目的性较弱的游戏也无法完整发挥游戏教育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把控,尽量让游戏结合教育开展得自然顺利,不要过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要过分突出游戏的娱乐性,防止学生出现过分沉迷于游戏之中而对教育教学一味抵制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戏活动时,要格外注重游戏环节的心理暗示,关注幼儿在游戏期间发生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游戏的目的性和趣味性,让幼儿能够在健康向上的游戏中得到教育发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当中,借助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的丰富幼儿的体验,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表达与理解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生理、年龄以及心理等层面上做好游戏设计,突出自主参与意识,丰富游戏趣味性与教育价值,从而实现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因此,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游戏教学的认识,并基于此,积极钻研游戏教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美婷.游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8(02):130.
[2]金凡.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25.
[3]张敬荣.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和融合[J]. 中国新通信, 2020,
[4宋梅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138
[5]吴玉梅.基于“有效融合”的幼儿数学教学与游戏[J].教师,20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